高中地理 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 鲁教必修3.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1341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 鲁教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 鲁教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 鲁教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 鲁教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 鲁教必修3.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简要说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2简要说明人类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3简要说明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4简要说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三种人地关系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判断力。2以具体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理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自己的生活中注意环保节约。【教学重点】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

2、景2人类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3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教学难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教具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天然橡胶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种植区师:为什么天然橡胶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可以种植?生1:该地气候适宜。师:很好,西双版纳局部小气候条件优越,全年高温多雨,适宜天然橡胶生长。生2:橡胶品种的改良。师:正确。这一案例,对我们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启迪?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但并非都是决定性的。师:是的,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可是人类对地理环境

3、的认识却经历了好几个不同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板书)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推进(新知识传授)师:大家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地理环境?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而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就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师: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在古希腊时代,人类逐渐萌生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这是人地关系理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观点。(板书)一、地理环境决定论1、产生原因师:其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4、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板书)2、核心思想师: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板书)3、评价师: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大家看知识窗: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拉采尔(1)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人类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地理环境决定论形成与传播的代表性人物,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进入地理科学领域,一般认为自拉采尔开始。(2)主要思想:拉采尔所处的时代,是欧洲文化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强烈冲击的时代,他把达尔文的进

5、化论思想机械地应用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中。因此在他的人类地理学一书中,把人说成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人的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环境的严格限制,地理环境从多方面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他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直接的生理影响;心理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支配人类迁徙和最后分配的影响。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拉采尔。师: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因此受到了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运而生。(板书)二、人类中心论 1、产生原因 师: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

6、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板书)2、内容师:大家可以举例说明。生:杀鸡取卵生:竭泽而渔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生: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师:大家举的例子都很好。人类中心论一味地从人类自身需求出发,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结果是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人地关系越来越紧张,造成了国际上悲观派与乐观派的大论战。大家阅读增长的极限与没有极限的增长,并针对上述两种观点,说说你的看法。生:(略)师:(总结)两方观点都有失偏颇。悲观派过分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

7、约作用,而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与之相反,乐观派则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两种观点又都具有可取之处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势必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减少、污染规模的扩大和污染程度的提高,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源、资源的消耗不断降低,新能源、新资源不断出现,随着环保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将可能被减轻,甚至消除。但是也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因此既不可以限制经济的增长,也不可以让经济无限制的增长,应该让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在地理环境的许可范围内,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板书)三、人地伙伴论 1、产生原因师:面对日益严峻

8、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类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逐步构建了人与地理环境的新型伙伴关系。(板书)2、核心思想师: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这样的思想会给人地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生:该理论倡导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师:很好!其实中国古代早已有这种思想的产生,大家阅读知识窗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板

9、书):3、评价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强调天(自然)与人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其基本内涵包括自然与人类的“相类、相通、相应和相统一”。即人是天地所生,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故而人的行为准则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相通的。但自然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根据人的不同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必须实现天人相协调、相统一。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一些观点和认识。其“天人相应”的思想在现在看来,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活动与探究】活动或探究课题的题目:过度捕捞和伏季休渔活动或探究的内容:我国一些海区曾因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濒临枯竭。近些年来,

10、采取伏季休渔措施后,渔业资源得以恢复,鱼产量又出现了持续增长的趋势。1两种不同的捕鱼观念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有何不同?对我们有哪些启示?2在我们的家乡,哪些做法符合“人地伙伴论”的思想?举例说明这一思想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活动或探究的办法、过程:讨论、分析活动或探究的结果:课上交流 【课堂练习】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人类对环境认识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采猎文明时期,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是强大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趋于和缓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使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增加ABCD2若丙处植被受到破坏,对其合理开发的整治措施是

11、A修筑梯田,种植水稻B营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种植苹果树、梨树等经济作物D建草山、草坡、放牧三河马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有资料表明,伴随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在1998年达到2500万人,第一次超过“战争难民”的人数。根据上述材料完成35题。3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不合理地开垦荒地B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C气候变化D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4在目前状况下,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方法是A减少浪费和污染B加强海水淡化C发展生态农业D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5最有可能因水资源危机出现大量“

12、环境难民”的地区是A西亚和北非B中亚和南亚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D澳大利亚下图为世界主要城市用水价格比较,根据下图判断610题。6图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城市是A东京B北京C悉尼D罗马7水资源是否丰富与降水量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六城市中降水年内分配较均匀的城市有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城市中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的是A悉尼B罗马C巴黎D东京9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的主体是A河流水B浅层地下水C冰川水D淡水湖泊水102001年我国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A增加国家税收B与国际水价接轨C倡导节约用水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答案:1C2B3D4A5C6B7B8B9D10C【板书设计】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