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出土的唐代琉璃舍利棺.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04621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3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门寺出土的唐代琉璃舍利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门寺出土的唐代琉璃舍利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门寺出土的唐代琉璃舍利棺.docx(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门寺出土的唐代琉璃舍利棺陕西扶风县博物馆收藏有一具堪称唐代釉陶产品代表作的琉璃舍利棺。此琉璃舍利棺1970年出土于法门寺。通高74厘米,长78厘米,上宽24厘米,下宽38.8厘米。棺前视类梯形,上有弧圆形盖,前端略高,盖与棺以子母口相扣合。棺身两侧饰有堆塑粘接的仰莲瓣纹和4个抬棺力士。力士深目隆鼻,衣衫斜搭,赤膊,头向外倾,显示出用力负重的神态。盖上饰人面鸟身、临空飞翔的伽陵频迦飞天形象,生动传神。棺身前后有模印的朱色大门,棺座上有堆贴的朱雀图案和模印的栏杆和桃形壶门。棺体表面大部分施淡绿色铅釉,棺内未施釉,露出砖红色陶胎。从棺内底看应为分段制作:盖为模制,棺身为上下分别制作,然后整体粘接施

2、釉烧制,使用了堆塑、粘接、模印等多种装饰工艺。棺内尚保留有厚约2厘米的僧人骨殖。这件器物因造型独特,形制巨大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曾赴日参加“大唐文明展”文物外展。佛教教义中,“舍利”为梵语Sarira的音译,也译作“舍利罗”,意为身骨,指死者火化后残余骨烬。通常,“舍利”指释迦牟尼火化后的一种骨质结晶物,后泛指得道高僧圆寂后的骨质遗留。史载释迦牟尼佛骨舍利在中国曾有19所佛塔供奉。随着佛教在中国的盛行,对舍利的供奉需求使其概念的外延扩大,金银、琉璃、玻璃、珠玉甚至沙石、草木、竹根都成为舍利的替代品。在全国各地很多佛寺基址都曾发现以石英质卵石、马牙化石等作为舍利崇拜的现象,所以舍利棺中遗留的骨殖也应该是骨舍利的崇拜形式。扶风县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舍利棺外形与江苏连云港海清寺阿育塔地宫出土的石函以及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供养释迦牟尼指骨舍利的白玉棺、水晶棺外形相似,具有明显的唐代风格,它作为大型釉陶制品,不仅反映出唐代釉陶的精湛制作工艺,而且为我们了解当时上自皇室贵族下到庶民百姓崇佛之风盛行的社会史实提供了重要资料。责编耕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