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加热》说课稿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77571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加热》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给水加热》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给水加热》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给水加热》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水加热》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加热》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水加热说课稿各位老师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首师大版第五册第2课给水加热。我是按着这样的流程进行说课的。本次说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因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构建主义思想,要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概念的建构是在学生充分观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相应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观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本课主

2、要以学生持续给水加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坐标数据、投影、白屏等相关资源,把观察到的水的各种现象以及温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全班同学发现的共同的特征来构建沸腾的概念。 下面我对教学背景加以分析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在课标中的位置 是属于物质世界领域中物质与物质之下的物质的变化部分。“给水加热”是首师大版科学第五册教学内容,属于“变化的水”单元。“给水加热”前有水到哪里去了一课蒸发作为知识基础,后有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凝结、冰云、雾和雨作为后续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奠定基础。本课是遵从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观察及实验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形成概念这

3、一探究过程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课的实验记录改为这两个实验记录表,这样修改使学生实验观察时目的更明确,分析数据时思路更清晰。我所面对的五年级学生 学情是这样的:在知识上: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蒸发的概念,对“沸腾”这个词并不陌生,但不能用准确语言表述,对沸腾的准确概念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尤其是在给给水持续加热时,温度的变化情况,很多学生认为温度是不断上升。在能力上:学生学习了正确使用酒精灯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给物体加热,能够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实验仪器,组装装置进行研究;能够对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并对数据、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在认知特点上:五年级学生处于

4、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发展的时期。他们已经理解、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能够初步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基于以上分析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在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下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主要通过 观察实验 绘制折线图 的方法开展教学,充分发挥折线图开展交流讨论,从而构建沸腾的概念。为了使现以下教学目标我准备了这些材料设备根据教材分析以及学生实际情况 我订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制定如下(一)知识目标建立沸腾的概念:即当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再继续加热时,并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这种现象叫做沸腾。(二)能力目标1、初步

5、具有在实验中边观察边记录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分析图表的能力,2、初步具有利用曲线图分析水温的变化过程。3、在分析气泡、“白气”、水量等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给水加热过程中温度、气泡、“白气”、水量等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初步感受“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的科学观点。【教学重点】观察沸腾现象,通过分析曲线图知道沸腾过程中水温度不变。【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实验中各组出现的不同情况,加深对沸腾的认识。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请看,这是我本课设计的教学流程图下面开始说我本课的教学过

6、程: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教师谈话:(用手指着讲台桌上正在烧水的水壶)同学们进来的时候不知是否注意到讲台上正在烧水得水壶,烧水这一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以你的经验想一想,给水加热时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可能会从水温、水量、“白气”、气泡这几个方面来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试试引导加以追问:例如:“白气发生什么变化?”、“气泡会怎样变化?”等。像水量、白气、气泡等现象都是通过直观可以看到的现象,后面教学环节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这些现象从而验证,而水温的变化是无法直观地,所以本课确定“水的温度到底是怎样变化”为研究问题,由此进入引发学生猜想与假设在这里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你认为水的温度到底是怎样

7、变化的呢?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在这张坐标系上给大家表示出来呢?利用学生小组合作开展讨论,并把结果绘制成折线图,老师再组治学生分组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想法,用不同颜色的笔绘制在一张统计表中。【这里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不断追问,挖掘学生对水在持续加热时,温度的变化、气泡的变化、“白气”的变化以及水量的变化的前认知,为后面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时出现的现象做好铺垫。】第二环节:观察实验 验证猜想1、通过教师谈话:真的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吗?这些现象都会发生吗?我们今天就亲自给水加热来看一看水的变化过程。在烧水之前,请同学们先来想一想,在实验室,我们要做这个实验需要用到哪些实验仪器呢?这些仪器有什么作用?引发学生提出

8、实验所需实验仪器,如果学生提出的实验仪器不完全,老师适当引导。例如:若学生没有提到温度计,教师引导: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温度的变化呢?需要什么材料?(温度计)在这里还要引导学生说出使用这些仪器的安全注意事项。例如:酒精灯的使用(外焰加热、灯帽灭火、准备的湿抹布等)以及为了顺利地完成实验,证明我们的想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例如:注意用火安全、小组分工合作)2、学生小组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以及绘制温度变化折线图,验证本组的猜想。【这里的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并利用折线图把水的温度变化直观化,使学生很容易发现水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趋势。】第三环节:汇报总结 形成概念

9、1、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在给水持续加热时,看到的现象给大家汇报一下。(实物投影展示)老师边听边板书完善沸腾概念:100左右 持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内部产生大量气泡、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小结: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发现这两个小组的很多发现都是和我们开始时的想法是一样的,如有气泡,而且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内部产生,“白气”也是越来越多,水量确实减少了。 2、建立概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再继续加热时,并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这种现象叫做沸腾。【这里的设计意图是:利用学生记录的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温度的变化趋势,结合学生前认知

10、以及板书,不断的完善、构建沸腾概念。】第四环节:引发思考 提出新问题通过谈话: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什么问题?看到了什么现象?例如:杯壁上出现了小水珠,杯口上方的“白气”是怎样形成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来继续研究。【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激发学生课后研究兴趣,为后面学习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做好铺垫。】本课我设计了两种评价:一种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如评价表所示开展自评及小组评价,通过这个评价表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种是学习目标评价:我设计的是一道选择题,根据这道题可以检测学生对沸腾概念的掌握情况。我本课设计的教学特色是:1、烧热水情景导入,给学生的猜想做好铺垫2、修改实验记录表,使实验记录更清晰重视数据3、重视数据,促进科学概念的形成4、利用多种手段搭建“脚手架”,如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的引导语、提示语、教学材料等谢谢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