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追求水滴石穿.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63606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著追求水滴石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执著追求水滴石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执著追求水滴石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著追求水滴石穿.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执著追求水滴石穿音乐专题为爱而歌在2007年度中国广播文艺节目专家评析中获得十佳音乐主持人奖,这是淄博电台自参与此项目评选以来首次获此殊荣并取得的最好成绩。下面,笔者结合这件作品,就做好音乐专题节目谈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捕捉生动细节,筛选典型事例在创优节目中,细节的运用十分重要。在一个节目播出后,留在大家记忆中的往往是一些细节:一个眼神,一个场景,一句话等等,所以细节有时就是节目成功的关键。为爱而歌的主人翁是“军旅黄莺”淄博籍的青年演员郭春梅,这个节目通过郭春梅为战士,为农民工、为华侨演唱的三个小故事串起一个“为爱而歌”的主题,具体、生动地展示了郭春梅对艺术对观众的虔诚是她成功的所在。钱钟书

2、先生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痕有味。”就是说,你想要在诗中表达的这个“理”,就像融化在水中的盐和蜂蜜那样,虽然看不见,却在水中无处不在,没有痕迹,但有味道。一个人的闪光点,不是用抽象的概念,而要用活生生的事实、用动人的细节,用他身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去表现,结论最好由听众听后自己得出。对于人物介绍类音乐节目来说,就是要明确这个人的什么是重要的。在确定采访郭春梅后,我就思考怎么介绍这位军旅歌手呢?一般这类节目的基本模式是:人物履历表+人物采访录音+其创作的作品。写她哪年入的伍。哪年获了奖,哪一年又正式进入总政,唱了些什么歌,出版发行了多少张个人专辑,获得了什么荣誉,等等。这是比

3、较偷懒的办法,可以少动脑子,也不用深入生活。但这样的节目缺乏生动的细节,缺乏个性特色,缺乏鲜活的东西,让人听后留不下什么印象,更不能打动人。我就上网搜出了她所有的歌曲来听,几乎她的每一首歌都不放过,听过后再从众多介绍她的资料中找寻我认为感兴趣的事情。在阅读了她的大量资料对她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后,就需要进一步走近她的生活。几番周折,我打听到她父母家里的电话,预约了采访。在和她父母的交谈中我知道了春梅在西藏的故事,深切感受到了父母对她的牵挂,对她的爱,知道了东莞演唱会的感人情景。春梅父母几乎是哭着给我讲述这些的,采访中,我也是数次被感动的落泪。在采访回来的路上,一个较为清晰的主题就不断闪现,我想这些

4、故事本身就是一组很好的节目,与其谈她的成长经历不如“放大抓小”,就从她的这些故事说起。在确定要把这一个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的时候,我想总不能把它们一个个罗列在那里就可以了吧,总要有一根线把它们都串起来吧。而这根“筋”又该是什么呢?我想这些故事看起来各自独立,不成章节,但每一个故事都在给我们传达着一个词“关爱”,关爱战友、关爱民工、关爱华侨。因为这些关爱,我们感动。于是,我就决定以“爱”为线,捕捉生动细节、筛选典型事例串起这些有代表性的故事来介绍“为爱而歌”的郭春梅。第一个选取的典型事例是“为战友而歌”:在1995年9月郭春梅随团赴西藏慰问演出。由于高山反应,许多演员体力不支。在演出结束后她得知在位

5、于海拔6000多米的乃堆拉高地还有一名战士,因为驻守站岗而不能看演出时,就主动要求去为这只有一个战士的哨所去演唱。第二个选取的典型事例是“为华侨而歌”:郭春梅代表国家赴澳大利亚参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的一台专场的大型音乐会,本来她准备的一首歌是黄梅戏女驸马中的一段。但在后台化妆的时候,有一位年轻的观众走到后台请求她演唱一下郭兰英老师的我的祖国。第三个选取的典型事例是“为民工而歌”:演出现场来了一万多民工,他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专为他们演出的郭春梅,晚会也请到了春梅的父母亲临现场,这一个母亲代表了天下所有的母亲,当春梅走下台把一束鲜花献给妈妈后,全场发出了一片片的唏嘘声通过选取的这三个典

6、型事例,郭春梅作为一个军旅青年歌手的形象逐渐丰满高大起来,跃然眼前。音乐是音乐专题节目的第二语言广播音乐专题创作能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文字素材与音乐素材的关系。具体地说,要以音乐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用音乐来“说话”。为爱而歌是1小时的直播节目,不仅文字素材丰富,搜集到的音乐素材也非常多,既有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音乐资料,也有现场版的演唱会等资料。如何取舍?如何搭配?什么音乐的选择才能表达主题,发挥言语所发挥不了的作用,给人以审美享受和艺术感染力,是需要反复琢磨的。最后在郭春梅几十首歌曲中选择了最能代表和反映主题的六首歌,在节目开始,先出歌曲山东老乡把听众带到春梅的歌声中,在大家有

7、一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在歌曲的背景中迎接老乡的到来,听起来亲切、自然,春梅的话娓娓道来。之后随着情绪的蔓延。望星空、我的祖国、追春、妈妈、祝愿等歌曲贯穿在主题表达之中,在30分钟剪辑后的节目里,让听众充分聆听到了郭春梅的音乐作品和她高尚的艺术魅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音乐专题中,音乐素材不应该成为文字的陪衬,而是构成专题节目的独立成分。要让音乐素材自己来演绎,让音乐在演绎中表现节目主题。音乐运用的充分、恰到好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为一个人的哨所演唱时,因为海拔高且严重缺氧,郭春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动情地说:那个小战士一口四川话,看上去很单薄。我当时就问他:“战友,你喜欢听什么

8、歌,我是专门为你演唱的”。小战士眨巴了一下眼,也不敢看她,直到随行的战友说“她是专门上来为你一个人演唱的,你再不说,她就要走了”,这时小战友才小声说:“想听望星空”。当郭春梅唱到“我望见了你呀,你可望见了我”的时候,她和小战士的眼光不自觉地交织在一起,就是那一瞬间碰撞,她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这时,望星空把人们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很好地烘托起故事的氛围,又艺术地表现了节目主题。还有一处音乐就是郭春梅在澳大利亚“为华侨而歌”时,当她唱到“我和我伟大的祖国”在场的华侨都站起来了。大家用长时间的掌声和她一起完成这首作品。就在春梅给我们说这个故事的时候,直播间里的她情绪还是那么激动。我想如果能有当时澳大

9、利亚现场的录音一定能真实还原当时的情景。于是,我马上打电话给春梅让她把演唱会的DVD邮寄给我,但因为当时是中央电视台录制的音响资料,她那里也没有保存,只能辗转从中央电视台找寻。几经周折,总算把这段珍贵的清唱现场版的我的祖国带给了听众,可能音响效果不是太好,但绝对真实,一下子就把听众带到当时的情景中,和听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选择运用好能凸显主旋律的感人的音乐作品的同时,还要充分运用多 种广播表现手段,包括各种声音要素、人物的采访录音实况、富于想象力的形象语言和生活化的音响等,为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服务。例如在做这组节目之前,我专门采访了春梅的父母亲和她高中的老师,录下他们的语言。回来精剪后在采访

10、中穿插着放给春梅听,不时给她带来意外的惊喜,取得波澜迭起的效果。当春梅在直播间里突然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听到他们几乎是泣不成声地诉说对她的牵挂和思念时,直播间里的她哽咽了,就连在导播问等候她的姐姐也因为爸爸妈妈的话在擦眼泪。因为爸爸妈妈平时只把最坚强的一面展示给她们,姐妹俩都是第一次听到爸妈的心里话,知道她们坚强的外表下那颗牵挂她们的心。妈妈说:“每次她走,我都不敢送她,我怕会哭。我不让她们担心,我告诉孩子说妈妈都好,你不要惦记。”此时,音乐响起,是春梅演唱的“妈妈”,所有在做节目和听节目的人顷刻被感染,整个节目到达高潮。选择有鲜明地域特色富有情韵与文化底蕴的选题广播音乐节目更要注重以情感人,

11、能动人心弦的莫过于真挚的情感。要做“个性化节目”、充满人情味的节目,作品的可听性和欣赏性是节目与观众情感的粘合剂。听众在选择节目时,往往会在一种潜意识的支配下,去选择与自己生活相近、有亲切感的节目收听,他们想听到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情。因此,广播音乐节目在节目内容、主题选择上,以平民化、人文化为贯穿节目创作始终的灵魂,做可信、可亲、可听的广播节目。在选择一个选题满意与否的时候,首先想想能不能打动自己,能不能引发共鸣,尽量挖掘那些有着浓郁情韵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选题。为爱而歌就是既有情点又有亮点的一组节目。在“军旅黄莺”淄博籍的青年歌手郭春梅回家间隙采访到她,有地域特色,有独一性和亲切感。让淄

12、博的听众一听就感觉很亲切很熟悉,想一步了解她的现状和她的生活,想探究这个歌手此行的目的,想听听她的歌。从这一点上来说。音乐广播的好题材,其内容应该是与音乐相关的,首先要有好作品,有众多精彩的音乐作为节目的支撑点。同时,还得具有可以被深入开掘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有可供提炼的丰富素材。当然,强调地域性并不是一味地“排外”,相反地,我们可以立足本地、放眼埠外,以地方特色扩大影响力。“精工出细活,感己才感人。”一个音乐精品节目如果不能打动听众,感动听众就不能称它是精品。一个广播音乐节目要能打动听众感动听众,创作者首先要感动,要有真情,有激情。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一个感人的节目往往要反覆打磨很多遍,设计多套策划文案。有时一个节目因为素材不得当甚至要筹划好几年,才会有灵感。偶尔,我也质疑自己这样做是否值得:难道就是为拿一个奖吗?但当我终于把为爱而歌等作品呈献给广大听众的时候,我知道通过又一次的参评,自己又前进了一小步,不仅在业务上,还在思想上、意志上都得到磨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