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58847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包含30小题,共计60分)1.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 世界地图B. 中国地图C. 湖南地图D. 邵东地图【答案】D【解析】【详解】图幅大小相等,实际范围越小,则所示内容越详细,实际范围越大,则所示内容越简略,邵东实际范围最小,因此内容最详细。故选D。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着陆。该盆地的主要成因可能是()A. 流水侵蚀B. 陨星撞击C. 板块挤压D. 风力侵蚀【答案】B【解析】【详解】艾特肯盆地是月球背面一座巨大的

2、撞击陨石坑。月球没有大气层,因此没有风力侵蚀作用;板块挤压是地球的岩石圈运动形成;月球上是有水的,不过水的形态多以固体为主,不存在流水侵蚀作用。故选B。2019年4月3日05时35分,在拉特群岛(北纬52.25度,东经178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完成下列各题。3. 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A. 地壳中B. 上地幔中C. 下地幔中D. 地核中4. 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A.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B. 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C.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D.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答案】3. A 4.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

3、部圈层和地震波的相关知识。【3题详解】地壳厚度不均,陆地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应该位于地壳中。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4题详解】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均可在地壳中传播,所以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先感觉到纵波上下颠簸,然后横波传来,水平晃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一种能互补性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智能化“风光路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 下列城市中利用智能化“风光路灯”效果最佳的是()A. 贵阳B. 重庆C. 呼和浩特D. 杭州6. 7月12日7月30日世界杯在巴西举行,在世界杯举办期间,下列哪个城市的白昼最长(

4、)A. 北京B. 哈尔滨C. 上海D. 广州7. 本届世界杯揭幕战在北京时间的 23 时开始,此时莫斯科区时(东三区)为( )A. 18 时B. 19 时C. 20 时D. 21 时【答案】5. C 6. B 7. A【解析】分析】本题以风光路灯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太阳能以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阳市夏季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较为贫乏,因此A错误;重庆是有名的雾都太阳能资源较为贫乏,因此B错误;呼和浩特冬季风较为强劲,其气候较为干燥,多晴朗天气,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可知该地利用智能化“风光路灯”效果最佳,因此C

5、正确;杭州夏季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夏季较为贫乏,因此D错误。【6题详解】世界杯举办期间,北半球是夏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北京、 哈尔滨、上海、 广州四地,哈尔滨的纬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可知ACD错误。因此,B正确。【7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处在东八区,莫斯科处在北京的西边,与莫斯科相差五个小时,比北京晚五个小时,因此本届世界杯揭幕战在北京时间的 23 时开始,此时莫斯科区时(东三区)为23-5=18时,可知BCD错误,因此A正确。【点睛】第1题对选项中所给的四个地方进行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的比较,然后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掌握区时计算的相关

6、知识。瓦罕走廊的谷地海拔高4900多米,宽度往往可达数公里,谷底平坦,河流蜿蜒,与我国的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形成鲜明对比。下图示意阿富汗瓦罕走廊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瓦罕走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流水堆积B. 流水侵蚀C. 冰川侵蚀D. 风力侵蚀9. 当地牧民每年到瓦罕走廊放牧的时间,主要集中于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8. C 9. B【解析】【分析】考查外力作用。【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瓦罕走廊的谷地海拔高4900多米,海拔高,与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形成鲜明对比,横渡山区因为地势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而该地四周高山环绕,受地形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干旱少雨,

7、因此不可能是流水侵蚀,从图中可以看出,瓦罕河谷位于帕米尔高原,地质时期冰川广布,谷底平坦,容易侵蚀形成U型谷,随着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形成宽谷。风力侵蚀难以形成宽谷,宽度更难以达到数公里,与材料不符合,风力沉积难以形成河流,因此ABD错误,选C。【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瓦罕走廊的谷地海拔高4900多米,该地位于内陆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植被以荒漠为主;夏季(68月)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草类茂盛,适合放牧,因此正确答案选B。冬季气温都比较低,春季受海拔较高的影响,气温回升较慢,温度也较低,秋季气温开始降低,同时植被枯萎,不适合放牧,因此ACD错误。【点睛】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气候会

8、影响植被,以及外力作用,从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内陆高原地区决定了温度低,以冰川作用为主。目前,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迁移人口的结构也出现新特点。下图示意2010年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百分比(图甲)和接受教育状况百分比(图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影响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的主导因素是()A. 文化教育B. 自然环境C. 移民政策D. 经济水平11. 迁入日本的移民主要从事()A. 高端制造业B. 电子商务业C. 低端服务业D. 教育培训业【答案】10. D 11. C【解析】试题分析:【10题详解】经济因素是当今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日本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11

9、题详解】迁入日本的人口中,以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比重最大,所以,迁入人口主要从事对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的低端服务业。考点:人口迁移。读广东省历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12. 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A.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 少年儿童比重下降最大C. 劳动力严重不足D. 人口年龄结构不断优化13. 该省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 较高的人口出生率C. 生态环境改善D. 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答案】12. B 13. D【解析】试题分析:【1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少年儿童比例由1964年的41.5%下降到2010年的16.

10、87%,比例下降最大,而其他两个年龄段的的人口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至2010年广东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还不突出,故答案选B。【13题详解】由于广东省实行改革开放,吸引大量劳动力指向型外商企业落户该省,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引起15-64岁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使该省15-64岁人口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故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下图1和图2是我国某大城市的城区略图及城区的人口密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 该城市的形态是()A. 带状B. 棋盘状C. 星状D. 组团状15. 形成图中该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河流阻隔B. 地形平坦C. 交通便利D. 人口增长【答案】

11、14. D 15. A【解析】试题分析:【14题详解】城市形态是指每个城市总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由该地区人口密度等线图可以看出该城区存在三个人口密度高值区,说明这三个高值区为城市的三个发展中心,城市用比较分散,城市有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属于组团状的城市形态。选D项。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丘陵山区,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的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表现为组团式;【15题详解】结合左图与右图,三个城市的发展中心,分别位于城区中河流分割的三个区域,因此河道的阻隔,使城市用地受到限制,形成分散的组团状,选A项。考点:城市的空间形态及影响因素。城市集聚效应

12、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下图示意城市集聚效应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 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A. 逐渐增强B. 逐渐减弱C. 先增强后减弱D. 先减弱后增强17. 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将可能出现()A. 逆城市化现象B. 工业化水平下降C. 城市规模萎缩D. 农业人口增加【答案】16. C 17. A【解析】试题分析:【16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先增强后减弱。故选C。【17题详解】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工业水平继续增加;

13、城市集聚效应开始减弱,城市规模增加速度放缓;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但不是城市人口转为农业人口,故选A。【考点定位】城市化发展及表示【名师点睛】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 城市化的本质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 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14、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782008年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图,图中虚线圈为该城市的中心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 据图中信息推测,甲、乙、丙、丁四地中,工厂的密度相对较大的可能是()A. 甲B. 乙C. 丙D. 丁19.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某些城市中心区气温下降,而中心区外围地带气温却逐渐升高,形成“冷岛现象”,下列原因中与这种现象形成无关的是()A. 中心区绿地面积的增加B. 中心区常住居民

15、的人口密度降低C. 中心区商业网点的减少D. 热污染工业逐渐向外围地带搬迁【答案】18. C 19. C【解析】【18题详解】工厂密度越大的地方排放的温室气体越多,气温越高。据图并结合图例分析可知,丙处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最高,有可能工业密度最大。故选C。【19题详解】城市中心区形成“冷岛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心区绿地面积增加,调节市区温差,中心区常住居民外迁,人口密度降低,工业外迁,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但是中心区仍然是商业区,商业网点不会减少。故选C。读某城市工业布局和规模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0. 图中城市环境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可能为()A. 阶段B. 阶段C. 阶段D. 阶段21.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工业布局符合图示阶段中的()A. 阶段B. 阶段C. 阶段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