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定时练习神经调节.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1337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定时练习神经调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二轮定时练习神经调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定时练习神经调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定时练习神经调节.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定时练习:神经调节一、选择题1(2011南通九校联考)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解析: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b为兴奋部位,a、c为未兴奋部位。答案:C2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

2、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是单向传递的,所以依图可确定A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端与效应器相连接,传导方向从A端到B端。刺激E点,兴奋不能传到D点,若再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答案:B3如下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的膜外的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了一个完

3、整的反射弧,其兴奋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细胞D细胞C细胞B细胞AB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就一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该图中共有四个突触,神经细胞D和神经细胞C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消耗ATPD相同体积的细胞D和细胞E,后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量通常小于前者答案:D4某人因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也只能依靠“鼻饲”,人工往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答案:A5如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共同构成突触B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作用于,只能使突触后膜

4、产生兴奋D由于只能由释放作用于,所以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答案:C6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解析: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内,其余三项所述活动均涉及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答案:C7如下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处和c处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B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a处引起兴奋C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

5、信号电信号答案:D8(2011南京模拟)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BC D答案:A9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解析: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后,扩散通过突

6、触间隙到达后膜,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导致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一次刺激只能引起一次兴奋是因为递质到达后膜后,立刻被分解。如果递质不分解,则会造成后膜不断兴奋。这种药剂使递质的分解过程受阻,则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不断兴奋。答案:B10如下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兴奋可以在A、B神经元之间和B、C神经元之间传导BC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只能接受B细胞产生的递质C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若abbd,则兴奋在ab段和bd段的传导速度相等解析:AC之间不构成突触,递质的化学本质有乙酰胆碱等,兴奋通过突触时

7、,存在时间上的延搁。答案:A11下列结构中可以存在突触的是()一个神经元内脊髓大脑皮层树突轴突轴突树突轴突细胞体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内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A BC D解析: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结构。答案:A12(2011江苏南通二模)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解析: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但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答案:A13(2011广州二测)下图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以下说法错

8、误的是()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参与突触形成的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神经递质的作用C兴奋时,其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使肌细胞兴奋解析:分泌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肌细胞膜的面积增大有利于更好地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是外负内正;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答案:D二、非选择题14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图乙是图甲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缩手反

9、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3)图丙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共有突触_个。(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融合,通过A细胞的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解析:在反射弧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与其相连接的为感受器。递质的释放是由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以外排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答案:(1)感受器d细胞体

10、膜或树突膜(2)递质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中枢a、c、d、e3(4)高尔基体突触前膜胞吐(5)兴奋或抑制15(2011全国卷)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中,神经中枢位于_中。(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所决定的。(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

11、缩活动,该活动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第(1)小题中,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和粘膜中,神经中枢主要是脑和脊髓,结合题意,本小题的答案为:皮肤,脊髓。第(2)小题中,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突触的结构所决定的。第(3)小题中,刺激A端,兴奋可以传到效应器,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但是该活动的进行,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不符合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生物体对内外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不能称为反射;刺激B端,兴奋无法传到效应器,不能引起左后肢的

12、收缩。答案:(1)皮肤脊髓(2)突触的结构(3)能不能不能该活动不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进行的16(实验探究)(2011金华质检)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细胞为_,处的激素名称为_,作用为_(用“”和“”表示)。(2)若图乙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A代表反射弧的_,刺激图中的_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_。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_次和_次。已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发现电流表发生偏转,而效应器无反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的。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是_。解析:下丘脑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依神经节所在位置确定B是感受器,A是效应器,兴奋从B到A单向传导。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