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备课资料人民必修3.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24577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5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备课资料人民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备课资料人民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备课资料人民必修3.docx(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家争鸣教材百家1.孔子的“礼”及其实现方式孔子讲“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它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仪礼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

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主流版本教材对相关内容的处理关于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各版本教材均以儒、道、墨、法四家为重点进行阐述。就相同点而言,各版本均讲述了孔子的政治和教育思想、孟子和荀子的政治主张、道家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法家韩非和墨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就不同点而言,人民版教材增述了春秋时期和战国前期的法家思想及其实践、墨家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贡献,岳麓版和人教版详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孟

3、子和荀子的伦理观、墨家的“兼爱”思想等内容。关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历史背景,人民版教材没有予以专门论述,但岳麓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其中,前者以课文引言的形式进行说明,后者则以单独的子目进行分析。至于百家争鸣的重大意义,人民版教材仅仅在课前提示部分进行了简略说明,人教版教材从基本性质和历史地位的角度进行了点拨,岳麓版教材则在第2课中专门辟出一段文字进行了阐释和说明。资料卡片1.战国末期韩非的法治理论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韩非子五蠹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

4、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韩非子有度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韩非子忠孝2.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墨子兼爱上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