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78)(含解析)

上传人:byq****87 文档编号:129244905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78)(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78)(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78)(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78)(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78)(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78)(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78)(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天阅 读 100 天第79天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古诗词阅读 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注释】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可以看出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答案】绿树、山鸟、晴风、落花, 明媚 【解析】第一、二句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间绿树间交加着鸟儿的啼叫鸣欢,万里晴空下款款的春风将落下的花瓣吹拂的四处飞舞。用对偶的手法铺写了绿树,山鸟,晴风,落花,形象的描绘出春日景色,突出了其明媚的特点

2、。2、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怎样? 【答案】拟人(或夸张)。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歌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活泼迷人、充满生机等;或者: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解析】这是一道诗歌词语赏析题,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诗句的精妙。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解析】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二、文言文阅读(甲)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

3、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 (乙)宋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近,乃经县城官舍民居略尽悉卷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 (武城旋风沈括)4、理解加点字的含义。(1) 患其塔动 (2) 匠师

4、如其言 (3) 官舍民居略尽 (4):&z#zstep.c不可胜计 【答案】担心 遵照 完全 尽、完【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略”在这里是完全的意思。5、下面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贻以金钗 可以为师矣 B盖钉板上下弥束 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C乃以瓦布之 遂移今县 D钱帅登之 望之插天如羊角 【答案】C【解析】C项两个词语都是于是、就的意思。A项两个“以”意思分别是用、凭借;B项两个“盖”意思分别是因为、原来;D项两个“之”意思分别是代词、不译。7、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乃经县城官舍民居略尽悉卷入云中【答

5、案】乃经县城/官舍民居略尽/悉卷入云中【解析】这句话意思是:(龙卷风)渐渐靠近,经过县城,官府的房屋民房都被吹走,都被风卷入云中。可根据句子主语的变化来停顿。8、翻译句子。(4分)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 【答案】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塔)就不会晃动了。县城完全成为一片废墟,于是县城就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解析】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如:“讫”“悉”。三、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世界上最好的手如果可以,我愿意承担你生命中所有的苦难;如果不可以,我愿意教会你去如何承担苦难,为此,我将自己降

6、到和你一样的位置,这样的爱,你感受到了吗?我和父亲一起旅游,记得是一个中午,到了一个山间小镇,我们走进一个小食店。我们买好了就端着盘子找桌子。看到一张桌上只坐了一个年轻的母亲,打扮得很利索,短发,抱着孩子。我走过去问:“我们可以坐这儿吗?”她微笑着点点头。我们就坐下吃起来。那位母亲在照顾着她的孩子,喂他吃饭。她哄着孩子,-边笑,一边喂。他大大的眼睛,可能一岁多一点,很可爱,张大嘴巴等着妈妈的勺子,一口一口地吃。我感觉到有点什么不对,是那个母亲的动作。她把孩子放在右腿上,双手抱着,然后用嘴咬着勺子的一端,很熟练地低头在她的盘子里舀菜、拨拉、再喂到孩子的嘴里。开始我以为她在逗孩子玩,但她那麻利的动

7、作,告诉我有别的原因,可她的双手好像没有问题啊!我们慢慢攀谈起来,她问我们从哪儿来,去哪儿玩。突然,我吃惊地发现:没有看到孩子的两只小手!对,只有手臂,两只袖子是空的。我偷偷拉拉父亲的衣角。她大概感觉到了,继续那样喂着孩子,平静地说:“是个意外。”她也没有说什么意外,我们也不好问。大概几个月前的事。反正后来就截肢了。右手只有上臂,左手好一点,但小手也是没有了。我顿时感到很痛心,很难过。她对我父亲说,孩子的爸爸已经离开了家乡,去浙江打工。为的是赶快存点钱,要为孩子装一双“世界上最好的假手”。“要世界上最好的。”她又喃喃地重复了一遍。后来,我把心中的一个疑惑问了出来:“那么,你为什么要用嘴喂孩子吃

8、饭呢?”她解释道:“孩子失去双手时,还不记事。他还不知道将来的痛苦。但是他这一辈子注定了要用假肢,要用嘴和双脚来代替自己的双手。我是他妈妈,我不能让他现在就感到痛苦。我要让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地开心。”“所以,我要让他知道,妈妈也是用嘴做事的。开始我不熟练,慢慢地我就会了。你知道吗?孩子天天跟我在一起,看着我,很会模仿的,学得比我还快。他可以用嘴做好多好多的事了。所以,只要我在孩子面前,我就尽量用嘴做事。”她很自豪地说,就好像一名普通的母亲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考了第一名。“我要好好保护他的牙齿。”她一面说着,一面开始收拾。我看着她熟练地用两手抱着孩子,轻轻地放进一个小车里,然后用嘴收拾着桌子,把一些

9、杂物放进一个开口的包里,用牙一拉带子,把头挎了进去,包就到了肩上。她跟孩子说:“和爷爷和阿姨说拜拜。”孩子就摇晃着小脑袋,咿呀着说:“拜拜。”然后她继续和孩子说着话,转身出了店门。看着母子俩快乐的背影,我在想,一个很普通的母亲,竟会如此伟大!(作者:绿叶)9、文章开头直接抒情,结合全文的内容,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文章开头直抒胸臆,总领全文,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句子作用的理解能力。文章的开头直接抒情,总结了全文的恩荣,彰显中心。从这几个角度做大即可。10、从对母亲的动作描写中看出了这位母亲怎样的特点? 【答案】看出母亲的简洁干净、果

10、断干脆、充满乐观、饱含爱心(意近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描写手法的理解能力找出描写母亲衣着打扮和动作描写的句子,来分析母亲的而性格特点。概括要到位准确。11、从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无形中受到母亲开朗乐观开朗性格的影响。(一处即可) 【答案】示例:孩子摇晃着小脑袋,咿呀着说:“拜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分析能力。母亲的开朗也影响到孩子,意思是找出表现孩子开朗乐观地句子来作答。12、文中“最好的手”一语双关,分析它的含义。 【答案】一是指“最好的假手”,二是指母亲的爱之手-母亲放弃健全的双手,改用牙齿做事,让孩子模仿,以减轻失去双臂的孩子的痛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11、双关语的理解能力。“最好的手“具有双层含义。表面是说“最好的假肢”,其深层含义是“母亲充满爱的手”,结合母亲的做法来作答即可。13、从文章选材的角度谈谈文章在写作上给你的启示。 【答案】一是选材要突出文章主题。如本文选取了双手健全的母亲为了减轻失去双臂的孩子的痛苦,让他学会承受现实而放弃用手,改用牙齿做事的事迹。这新颖的事例很好的诠释了母爱的伟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选材的分析能力。本题的阅读启示先顶了角度“文章选材”,选材是为了突出主旨,文中选择了母亲为了残疾孩子承受现实,用牙齿教孩子做事的事件,很好的诠释了文章主旨“母爱的伟大”。(二)议论文阅读跌倒了也要笑 日本著名哲学家中江兆民,早年留学法国,学养厚重,著述译著多部,人称“东方卢梭”。1901年,他54岁时被检出患了咽头癌,医生判断最多只能活“一年半”。他在“只要有一口气,就一定有事可做,也可过得愉快”的信念支持下,开始最后两部著作的写作。他最终没有活过“一年半”,但气管被割开,“枯瘦得像仙鹤一样”的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完成了日本学术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一年有半读一年有半。他在重病期间写的名诗跌倒时也要笑,也在日本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跌倒也 要笑,是苦中作乐的顽强精神,是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具有这样的可贵品质,早晚会走出低谷,再创辉煌,即便壮志未酬,也会虽败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