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龙泉中学、随州一中、三校联考高三历史模拟.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4247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龙泉中学、随州一中、三校联考高三历史模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龙泉中学、随州一中、三校联考高三历史模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龙泉中学、随州一中、三校联考高三历史模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龙泉中学、随州一中、三校联考高三历史模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龙泉中学、随州一中、三校联考高三历史模拟.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龙泉中学、随州一中、天门中学三校联考2019届高三历史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1.战国时,“主卖官爵,臣卖智力”,一旦被任命为官吏,即可享受俸禄,官吏领取俸禄大多为实物,以石、钟等单位计算。而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李悝计算魏国农民的收入和支出,其中衣着费用是以货币计算的。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 农民负担较为沉重B. 小农经济高度繁荣C. 自然经济尚未确立D. 商品货币关系得到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官吏的俸禄开始是以实物为主,李悝变法时期计算农民的收入与支出是以货币为单位,这反映出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故D正确。在材料中并没有关于农民负担的表述,排除A;材料中的信息无

2、法看出小农经济的高度繁荣,排除B;自然经济尚未确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在李悝变法时期以货币计算农民的收入支出,这就需要把农民的生产与市场联系起来。这实际上体现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2.南朝时梁武帝大力崇佛,发动并组织高僧及王公贵族对范缜的神灭论进行大规模批判,并最终取胜。不过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这一结果A. 消弭了政治与学术之间的矛盾B. 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C. 有利于三教并行政策的推行D. 压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起,但另一方面批判佛教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出现了,佛教和儒家思想都存在,为

3、后来三教并行的政策推行创造了条件。故选C。材料讲的是信仰佛教和反对者的论战,说明政治和学术的矛盾是存在的,故不能说消除政治和学术的矛盾,A错误。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B。从材料看是高僧、王公和范镇的大规模论战,说明思想自由发展,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中国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3.钱穆认为,中国政制之演进,约得三级。第一级,“由封建而跻统一”;第二级,“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第三级,“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从演进

4、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A. 政权统治基础逐步扩大化和民众化B. 推行科举制是士人政府形成的标志C. 共同趋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 儒家思想正统化影响三级政制演变【答案】A【解析】【详解】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第一级是分封制结束,郡县制出现,第二级察举制,第三级是科举制。明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基础进一步扩大,由封建政权走向士人政权再走向科举选官,这有利于普通民众参与政治,体现了政权基础,逐渐走向大众化民众化的特点。故选A。推行科举制从隋朝开始,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历史上即被称为士人政府,所以B错误。C趋向只是第一级分封制向郡县制过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不能代表全部,排除C。儒家思想从

5、汉武帝时期就成为正统思想,当时处于第二级,不能影响到第一级,故D错误。4.晚清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张速度比清代前期要快得多。在光绪十二年(1886)之后的十年间,清廷财政收入始终保持在8000万两以上,比嘉道年间多了一倍。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的岁入突破两亿两关口,用了五年时间便使收入规模又扩大了一倍。导致晚清财政收入得以猛增的根本因素是A. 清政府实行近代税收制度和政策B. 关税收入猛增并占据主导地位C. 近代社会经济基础和结构转变D. 晚清社会稳定便利政府征税【答案】C【解析】【详解】1840年之后,伴随着列强入侵,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也就是近代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促进了清政府

6、财政收入的增加,故C正确;通过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清政府并未实行近代税收制度和政策,排除A;1860年后,中国关税由外国人控制,排除B;晚清社会稳定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D。5.鸦片战争以前,上海道台的职责主要有三:监督地方行政、维持地方治安、兼理海关。鸦片战争后,其上述职责并未改变,清政府又赋予了更重要的职权:办理地方外交、从事洋务活动,并增设了会丈局、洋务局、会审公廨、巡防保甲局等办事机构。这种变化反映了上海道台A. 成为具有洋务思想的行政官员B. 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表现C. 职务管辖的区域范围越来越大D. 在时代驱动下被动转型【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前后上

7、海道台职能增加,主要是关于近代化的一些职能,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而做出的调整,这是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故D正确;上海道台管理职能增加并不能说明其具有洋务思想,排除A;上海道台并不是外交机构,排除B;材料只反映道台职能增加,并不能得出管辖区域越来越大的结论,排除C。6.陈独秀、胡适等人原本约定,将新青年定位为一纯粹论理的刊物,二十年不谈政治。但是,新青年迈入第三年,刊物中出现了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劳工精神庶民的胜利欧战与哲学等文章。新青年的这一转变表明陈独秀等人A. 投身民国初年日益活跃的政党竞争中B. 意识到政治变革对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性C. 由温和的思想启蒙转变为激进的革命

8、D. 试图将俄国革命道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刊物中出现了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劳工精神庶民的胜利欧战与哲学等文章”等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可知陈独秀等人意识到政治变革对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性,故B正确。A明显不合题干主旨,排除。题干不能体现“激进革命”的相关信息,排除C。题干没有涉及革命道路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7.电影我的一九一九中,展现了一段长期被广泛传诵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精彩演讲词:“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但近年出版顾维钧外交演讲集中却并未发现此记录。对此,从史学研究角度上我们最应持的态度是A. 该发言体现国人民族主义激情而颇具

9、史料价值B. 把山东比作耶路撒冷更能博取国际社会同情C. 因其长期广泛传诵而具有相当大的真实性D. 研究顾氏如何从法理上驳斥日本更具有价值【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但近年出版顾维钧外交演讲集中却并未发现此记录”可知从史学研究角度上该史料不具备权威性,但从民族感情上可以体现国人民族主义激情,因此也颇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A正确;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圣地,所以西方人非常重视这里。把山东比作耶路撒冷是指说明山东的重要性,B错误。长期广泛传颂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C错误。材料可知精彩演讲词没有在史料顾维钧外交演讲集中出现,不能作为第一手真实的史料从法理上去驳斥日本,排除D。【点睛】本

10、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但近年出版顾维钧外交演讲集中却并未发现此记录”。由于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史学方法也就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丰富多样。史学家在具体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时,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8.上世纪五十年代,党确定了在实现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路径。1977年,中共中央在关于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中要求“农、林、牧、副、渔主要作业的机械化,达到70%”。可随着1980年的临近,这个声音却越来越弱,最后更是悄无声息。这一政策A. 符合了当时中国农业现状B. 伴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实现C.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明显D. 极大推动了中国农

11、业现代化水平【答案】C【解析】【详解】1977年发表到1980年要实现“农、林、牧、副、渔主要作业的机械化,达到70%” 明显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严重脱离国情,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中国农业现状,排除A。B材料没有体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而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排除B。 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提出脱离实际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说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现代化水平,是错误的,故D错误。9.古希腊城邦建立之初所征服的本地居民,原来是依附民或农奴身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人力的缺乏,必定使他们上升到了自由民的地位。这些自由民,连同希腊本土来的新移民,构成城邦的非贵族

12、的平民大众。这表明A.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催生了新秩序B. 殖民运动促成了希腊的政治共同体C. 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D. 城邦公民权利对外邦人开放【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介绍的自由民的出现,我们能够得出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往往会带来社会规则和秩序的改变,A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殖民运动的重要意义,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排除C;不是对所有的外邦人开放,是有一定条件的,D错误。10.1799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反结社法,禁止劳资双方的结社行为。1813和1814年,议会先后废除工匠法令中工资管制和学徒年限的条款。1824-1825年间,反结社法被废除。从这一变化中可知当

13、时英国A. 政府强制干预劳资关系B. 劳资冲突得到有效缓解C. 政府政策逐步转向自由放任D. 政治改革引领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政府对劳资关系的干预逐渐放松,最后放弃,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逐渐转向自由放任。故选C。 反结社法被废除说明政府不再干预劳资双方的行为,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劳资冲突缓解,B错误。材料是从政治上对出现的劳资关系由干预到放弃,不是通过政治干预经济,D错误。11.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废除了苏共中央委员会和党委会每次改选必须更换1/3成员的做法,并保证要使干部得到尊重。他上台后的第一年,地方党委书记只更换了9%,1

14、4个加盟共和国书记只更换了2个。从苏共23大到26大,苏共中央委员会实际连任率达到90%.勃列日涅夫此举导致A. 干部队伍从稳定到僵化B. 经济改革逐渐趋于保守C. 集体领导原则被放弃D. 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措施特点,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的官员并没有很多改变,中央委员的连任率达到90%,说明国家干部,队伍日益稳定僵化。故选A。材料讲的是干部队伍的改任,不是经济改革,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集体领导原则,排除C。材料没有显示国家机构人员增多,D错误。12.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科技界、国防部门和政府机构的联系日渐密切。从二战时期的“战争牵引

15、”到冷战阶段的“国防优先”,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以民带军”浪潮,直至今天的“军民兼顾”战略,美国探索推动国防科技军民融合的轨迹清晰可见。这一轨迹的深层驱动因素是A. 冷战格局下的霸权争夺B. 军工转为民用经济的需要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二战以后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促进这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故选C。材料“从二战时期的战争牵引到冷战阶段的国防优先”,A内容只是其中一个阶段,不能代表全部,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军工转为民用,而是说“军民兼顾”,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错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代的对外关系大都通过海路。宋代发展海外关系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贸易。北宋初期,宋太宗派遣宦官八人,分四路“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宋代在京城设置“榷署”,作为中央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并在广州、明州(宁波)杭州、泉州等港口均设置市舶司,以“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北宋仁宗时期,市舶收入已达五十三万贯,英宗时更增至六十三万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