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梅戏的广播传播.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4148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黄梅戏的广播传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黄梅戏的广播传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黄梅戏的广播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黄梅戏的广播传播.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黄梅戏的广播传播摘要:黄梅戏是一个善于借鉴和运用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剧种。这些传播方式既包括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也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工具。就黄梅戏广播传播而言,黄梅戏在建国后借助广播媒体推出了一系列的竞技类节目和广播剧作品,极大地扩大了黄梅戏的影响,也为黄梅戏培养和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并迅速提升了黄梅戏的知名度和观众的参与度。关键词:黄梅戏;广播节目;传播媒介;大众传播上个世纪20年代,英,法,美,俄等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批广播电台,无线电技术也传入中国。但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我国直到国民政府宣告成立后,才开始了系统的广播建设。也就是这个时候广播开始进入了中国人的家庭

2、。除政治宣传功能之外,广播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即娱乐。戏曲作为传统的“娱神娱人”的娱乐方式,自然成为广播的重要播出内容。“听戏”也在这时真正成为中国戏曲传播的重要术语之一。这时的广播媒介进入戏曲传播的领域多为国剧京剧,播送的也大多是当时京剧的经典剧目或名家名段。建国后,人民广播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广播媒介继续在京剧传播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八大样板戏”在中国的熟知就是京剧广播创造的一个神话。除此之外,广播也逐步向各地重新焕发生机的地方戏曲剧种扩散、拓展。包括黄梅戏在内的各大地方剧种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广播传统剧目的基础上还纷纷推出各自的广播节目、广播赛事和广播剧目,以吸引听众,扩大

3、各自的影响。一、黄梅戏广播节目的类型就黄梅戏而言,上世纪50年代仅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黄梅戏大小剧目四百五十多个。五六十年代,省电台的戏曲节目时间占全文艺节目时长的60-70%,黄梅戏播出量占戏曲节目时长的2/3以上。1从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当时黄梅戏广播节目在整个广播内容中所占的份量。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文化生产消费体制的变化和新媒体的兴起,广播戏曲存在较大的压力,但经过广播人的不懈努力,黄梅戏广播(有的专家把黄梅戏广播传播称为“黄梅戏的广播音响化”)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节目形式也丰富多彩。如竞技类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综艺性专题节目(如安徽省

4、电台戏曲大观园)、黄梅戏广播剧(如凤灵等)、录制与播放黄梅歌、黄梅音乐、戏曲广播故事、黄梅戏教唱节目等。通过对各类黄梅戏广播节目的归类梳理,我们发现“黄梅戏的广播音响化”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应该为这样三种:黄梅戏广播专题节目、广播赛事和黄梅戏广播剧。黄梅戏广播专题节目,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级地方广播电台,尤其是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开设的各类专题栏目,旨在宣传黄梅剧种、扩大剧种影响力。黄梅戏广播化的第二种方式是中央电台和各级地方台举办旨在宣传黄梅戏、推出黄梅新秀的广播赛事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198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第三种形式,黄梅戏广播剧是黄梅戏适应电台广

5、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为黄梅戏专业演员充当配音演员通过广播播送的的戏剧。其代表性的剧目有情深似海凤灵春城飞花严凤英看戏路上花家村传奇汉宫秋桃花扇贵妃恩怨等。2(204)二、黄梅戏广播传播的优势黄梅戏的传播方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不论是舞台演出传播方式,还是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方式,黄梅戏始终能够根据时代对各种方式进行适时地调整和交融。尽管当下黄梅戏的广播传播已不再是黄梅戏主要的传播方式,但它对黄梅戏的传播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的发挥源于黄梅戏广播传播特有的优势,即在不损害黄梅戏口头(声音)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同时享有传播的便利和接受的便利。在

6、传播的便捷方面,广播传播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因素较小,其依赖的传播环境或设备较为低廉。与舞台演出传播相比,广播传播能够摆脱舞台空间的约束而另造一个心理空间,这种心理空间主要依赖唱腔、念白等声音符号对文本内容、人物形象的解读。与影视传播相比,黄梅戏广播传播也无须一个相对固定的播放空间,它只需在广播覆盖的地域就可完成这种接受和欣赏。它受演出环境、播放环境的影响较小,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束缚也相对较小。在接受的便捷方面,黄梅戏广播传播不像舞台演出那样需要一个用于传播的剧场空间或观戏的广场空间,也不像接受影视作品那样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用于影视播放、观看和接受的影院空间或家庭斗室空间,它只需一个价格较为低廉

7、的广播接收终端(收音机)即可,并且还易于携带,接受空间灵活自由,这给黄梅戏的接受和欣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广播传播的长处在于突出了黄梅戏传播过程中唱腔、唱段等声音传播内容,弱点在于摒弃了舞蹈、身段、形体等视觉传播体系,从而使黄梅戏接受和欣赏成为真正的“听戏”,而不是“看戏”。在这个意义上说,黄梅戏广播传播的弱点恰恰成为了特定历史时期发展的有利条件。三、黄梅戏广播传播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传播媒介还未获得充分发展的背景下,黄梅戏利用广播进行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黄梅戏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黄梅戏充分运用广播媒介拓展传播渠道,进一步提升了黄梅戏传播的影响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

8、着无线电技术的普及化,广播技术和广播设备进入普通民众的家庭,黄梅戏广播也凭借其传播迅速,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深入广大听众,这为黄梅戏成为全国五大剧种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利用黄梅戏演唱比赛直播或转播的形式,为黄梅戏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198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领衔举办的“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作用尤为明显。“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共有来自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的98位黄梅戏中青年演员报名参加,历时近半年,听众选票有15万张之多,选出了“黄梅十佳”演员(前十佳)。这些演员至今还是黄梅戏演唱领域的中坚力量,其中大部分还活跃在黄梅戏表演的第一线,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

9、贡献。黄梅戏广播剧的存在意味着广播媒介不仅仅停留在对黄梅戏进行宣传与普及上,而是在吸纳、糅合广播艺术和黄梅戏艺术养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而生成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品种。这些广播剧由于黄梅戏专业演员的参与(配音),再加上广播媒介及其设备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成本较为低廉,收音机拥有者众多,黄梅戏广播剧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它凭借较高的艺术水准和便利的传播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虽然说黄梅戏广播传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黄梅戏影视传播方式相比,黄梅戏广播传播还处于劣势,这主要与时代的发展和电视媒体的兴起相关。当然,黄梅戏广播自身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黄梅戏广播节目还过于庞杂,精品意识还不强,还缺乏足以

10、与黄梅戏电视栏目相抗衡的黄梅戏广播品牌栏目;剧目生产的数量较少,对观众群的定位还不是很清晰等。与此同时,关于黄梅戏广播剧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目前的黄梅戏研究还没有对黄梅戏广播剧进行系统的梳理,也缺乏对其进行的较为全面的理论总结,从而缺乏戏剧界的持续关注和深度透析。可喜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在整合戏曲广播资源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推出了安徽省第一家专业戏曲广播电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戏曲广播(FM99.5)频率。该频率立志“黄梅文化,并以皖南花鼓、皖中庐剧、皖北梆子三个地域性较强的剧种为辅助,形成徽黄庐泗花鼓梆齐头并进的安徽戏曲特色文化”,重点推介以黄梅戏为代表的安徽

11、戏曲文化。32009年9月,全国多家省级广播电台的代表齐聚江苏省广电总台演播剧院,参加江苏省2009年中秋戏曲晚会,共同宣告全国戏曲广播联盟的诞生。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戏曲广播作为发起者之一促成了全国戏曲广播联盟的成立,这为安徽戏曲文化,特别是黄梅戏文化的广播传播打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参考文献:1董忆兰. 广播?黄梅?严凤英J. 黄梅戏艺术,2006(4).2安徽省艺术研究所.黄梅戏通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3安徽广播网安徽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FM99.5)频率介绍EB/OL.2009.10.21.作者简介:甘琴,硕士,安庆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史论和地方戏曲史论。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众传媒视野下的黄梅戏艺术形态研究”(AHSK0910D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