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0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907673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0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0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0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0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0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0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0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专题0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热点直击】202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爆发120周年。1900年至1901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多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后,与这些国家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彻底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隐性考查为主,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学生在备考时应引起重视。【知识链接】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爆发背景(1)根本原因: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维护和扩大在华

2、侵略利益(2)直接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义和团运动2经过:(1)1900年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2)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经过廊坊之战、天津之战,联军攻陷北京。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条约内容:(1) 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2)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

3、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6)修订商约。4影响: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2)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3)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4)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二、总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过程项目程度鸦片战争 1840-1842 南京条约及其附

4、属条约开始沦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程度加深中日甲午战争 1894-895 马关条约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辛丑条约完全沦为【模拟检测】1(2020福建高三月考)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地督抚接连致电军机处,商讨中央能否对地方筹款予以折扣,减轻地方负担。清廷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这反映出A地方势力依然受中央掌控B中央集权受到严重挑战C清末新政未取得明显效果D财政危机闲扰地方政府【答案】A【解析】中央否决地方提议,最终导致地方诉求没有实现,说明中央对地方仍然有一定的掌控力,故选A项;地方的诉求最

5、终没有实现,说明没有对中央集权形成严重挑战,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清末新政的内容,排除C项;地方请求对筹款予以折扣并不意味着地方受到财政危机困扰,排除D项。故选A。2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是依据A南京条约附件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答案】C【解析】1901年的辛丑条约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这就为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提供依据,故C符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附件主要是“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故A不符合题意;1895年马关条约

6、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但没有涉及允许列强在北京驻军 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0江苏)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军队的顽强抵抗,有西方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这场战争”A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答案】D【解析】“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表明此次战役是八国联

7、军侵华战争,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是甲午中日战争,故B项错误;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C项错误;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杨村战役”“聂士成军队”以及俄国记者,可知是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美国公使田贝曾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表述说明( )A清朝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帝国主义国家结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C美国从此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 D帝国主义完全把中

8、国变为殖民地【答案】A【解析】依据“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意斥责不称职的中国官吏”可知,外国公使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中国的内政,这说明清朝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选项A正确;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材料中涉及的美国公使的言论,但并不能据此证明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排除C;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5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图中器具:坛、提勺、漏斗、壶)A清廷成为洋人朝廷 B政府统治岌岌可危C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D官府搜刮民脂民膏【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清廷成为洋人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未涉及

9、统治岌岌可危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清末新政,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搜刮民脂民膏不是材料的主旨,成为洋人的朝廷才是主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6(2020全国高三课时)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日常政务主要归六部等分理,没有外交部,对外关系一直都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的机构来承接。外交部之所以出现很晚,主要是因为A“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对外关系 B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C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的权力体系 D内阁与军机处涵盖了外交事务【答案】B【解析】“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说明受到传入儒家思想影响,国人思想具有天朝上国思想,外交部出现很晚,B正确;A、C和D

10、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7(2019四川高考模拟)下图是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老照片,图中发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现象:八国联军在攻打北京城时,老百姓有的围观,有的带路,有的甚至帮助联军参与攻城;有的官员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后,竟然厚颜无耻地给联军赠送锦旗。这些现象反映了A中国当时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现状 B中国近代民主意识得到显著增强C三民主义中驱逐鞑虏的革命精神 D国内民族矛盾是当时最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主义。材料“老百姓有的围观,有的带路,有的甚至帮助联军参与攻城;有的官员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后,竟然厚颜无耻地给联军赠送锦旗”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时,部分民众和官员的民

11、族意识缺失,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现状,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意识的问题,不是民主意识,故B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时三民主义尚未出现,故C排除;材料主旨是反映民族意识缺失,不是说明国内民族矛盾的问题,而且当时最主要矛盾也不是国内民族矛盾,故D排除。8(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1898年6月,清政府宣布“废八股,兴西学”,结果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三个月后清政府恢复八股。1901年清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八股取士,民间反对声浪却大不如前,八股取士得以废除。这一变化说明A侵华战争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 B变法图存成为统治阶层共识C西学赢得知识阶层的广泛认同 D中体西用思想成为社会主流【答案

12、】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西方各国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组建了八国联军,战后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此时的中国在不图变革就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在1901年清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八股取士,民间反对声浪却大不如前,体现的是侵华战争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A选项符合题意。变法图存的主张仍然受到顽固派的阻碍,B选项排除。广泛认同的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D选项排除。9(2020江苏高三期末)下表显示了不同时期晚清政府外交应对挑战时的举措。无法据此得出的结论是1842年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1860年清廷

13、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A 具有被动性与保守性 B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C忽视国家利益的维护 D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答案】C【解析】根据近代以来,清政府为应对外交挑战所做的五次重大调整,无法得出清政府忽视国家利益维护的结论,C选项符合题意;表中近代七十年间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其原因和主要内容体现了被动、保守性,其结果则说明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反映了中国外交逐渐近代化的发展趋

14、势,ABD三项不符合题意。10“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数万口,孰若大张挺伐,一决雄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发生在京津地区,符合材料中“近畿及山东等省”,且“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也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义和团的抗争史实,故答案为D项。根据材料中的“近畿及山东等省”可以看出战争发生在北方,香港岛在地理位置上不符合,排除A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义和团运动无关,排除B项;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发生在朝鲜海域的丰岛海战,并非在中国境内,也不符合“五尺童子”参战的史实,排除C项。11(2020武威第六中学高三月考)1900年夏,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联合东南督抚,与上海各国领事订结保护东南、不与战事之约,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这客观上表明A中央政府权威式微 B列强侵华行为受到有效遏制C反清成为时代主流 D晚清地方割据局面愈演愈烈【答案】A【解析】材料出自东南保护约款,1900年八国联军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