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九年级语文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869154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九年级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九年级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九年级语文试卷 1、请你给下面这段话中的两个加点字注音,并改正这段话中的两个错别字。(4 分)人生如同登山。初出发时,仰首望处,群峰揽秀,令人心情激荡,浮想连翩。于是拾级而上,沿途花团锦簇,浓阴滴翠,美不胜收。但这些都挽留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更不会让我们与成功分道扬镖,因为我们知道,无限风光在险峰。到达峰顶,我们将会欣赏更多绝美的风景,才能体悟生命的精髓生命之美,美在进取!拾级( ) 精髓( ) 改 改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确当的是( )(3 分)A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B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

2、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C夏天是黄山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D上任后,为了搞活企业,他大胆引用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职工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企业的面貌容光焕发。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能够合理运用统筹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经过我们三年的同舟共济,终于取得了 2007 年中考的辉煌成绩。4、阅读下面的语段,依次填入哪一组中的诗句才能使上下文衔接连贯。(3 分)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久雨不晴,人们管它叫“霉雨”;久旱

3、而雨,人们管它叫“甘霖”它或为丝丝小雨,温柔连绵;或为滂沱大雨,快疾迅猛。 ,勾勒了雨的零落稀疏; ,描绘了雨的温柔润泽; ,描写了雨的绵密繁多; ,表现了雨的欢快活泼; ,传达了雨的猛烈急切;“身世浮沉雨打萍”,慨叹了雨的肆虐无情翻开诗文卷著,处处看得雨景,听得雨声,品得雨味,赏得雨情。雨,不就是一首首纯情的诗吗?A 天街小雨润如酥 白雨跳珠乱入船 清明时节雨纷纷两三点雨山前 夜阑卧听风吹雨B 两三点雨山前 清明时节雨纷纷天街小雨润如酥夜阑卧听风吹雨白雨跳珠乱入船 C 两三点雨山前 天街小雨润如酥 清明时节雨纷纷 白雨跳珠乱入船 夜阑卧听风吹雨D 清明时节雨纷纷天街小雨润如酥 白雨跳珠乱入船

4、两三点雨山前 夜阑卧听风吹雨5、诗、文名句填空。(10 分) ,勿施于人。(论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 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2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 ,黄山归来不看岳。 (飞红滴翠记黄山)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鼎湖山听泉)6、名著赏读。(5 分)初中两年你至少已经读过了这些名著: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

5、“课标”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学校开展了“话说名著风流人物”征答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中的两道题,相信你一定能完成。(1)你最喜欢的名著中的风流人物来自 ,作者是 。(2 分)(2)他或(她)做的哪件或哪些事最让你佩服?对你有何影响?请简要说说。(3 分)答: 7、走进专题气象物候(9 分)成语、谚语中有一些是反映气象物候的。请各写一个。(2 分)A.物候成语: B.物候谚语: 仔细阅读下面三首诗,请你归纳出我国各地入梅时间的基本规律。(2 分)A.梅雨,柳宗元作于广西柳州。“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注:小春,指农历三月。B

6、.梅雨,杜甫作于四川成都。“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注:南京,指当时的成都。C.舶趠风,苏轼作于浙江湖州。“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惊飘簌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注: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答:基本规律: 。 “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 3 月 23 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

7、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附:2008 年的主题是: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2009 年的主题: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2010 年的主题: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A.同学们,结合我们学习专题的知识,为 2011 年的“世界气象日”拟个主题:(2 分)3答: 。 B.请你设计活动,来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至少 2 个活动项目)(3 分)答: 。二、阅读理解(5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2 题(20 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

8、,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9、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A 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 D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1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 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 11、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 分)4(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

10、的 、 等共同特征。(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1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8 题(18 分)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

11、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 A 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 B 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

12、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芒远罢了。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3、在文中 A、B 两个空白处应填上的词语是: (2 分)A ( ) B( ) 14、选文中有三个“辛苦”排列一处,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负重感,它们字面上意思虽然相同,但包含的具体生活内容却不同,分别是: (4 分)“我”为 _ _而辛苦,闰土为 _ _ _而辛苦,别人为 _ _而辛苦。5这里,“别人”是作品中的 _。 15、对“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朦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A、月光不明,暗淡无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