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方法探究教学途径.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51398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散思维方法探究教学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发散思维方法探究教学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散思维方法探究教学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散思维方法探究教学途径.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散思维方法探究教学途径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高中的整体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这一重点学科也被列为新课改的主要目标,无论是对高中数学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的灵活应变为了更好地做好数学趣味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这一方法的使用,要科学地设计课堂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一、煅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生在阶段性的实践锻炼过程中,通过教师指导和自身的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技能,掌握了一定的解题策略,俱备了一定的学习素养.但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逐步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学生自主

2、解题能力培养作为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就如何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更加的鲜明和具体.教学实践证明,自主解题能力是自主创新型人才所必有的重要素养.高中生自主解题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够为教学活动深入推进以及自主学习活动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石”.同时,自主解题能力作为学生所具有的重要学习能力,在有效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求lg(x-1)2=2的解.生:解:原方程变形为2lg(x-1)=2,lg(x-1)=1, x-1=10, x=11.经检验:x=11是原方程的解.但显然失去了解x=-9,学生觉得不可思议.这时就要引导学生思考

3、可能失根的原因(不是同解变形),接着要求学生修改解题过程.学生经过讨论,得到正确的解题步骤:2lg|x-1|=2即可.二、提升学生解题能力1.教案充分备案,引导学生解题思维教案的备案充分与否,直接关系着每堂课的趣味教学质量.教案的充分备案,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提前做好趣味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收集与本堂课相关的知识,不至于出现在课堂上手忙脚乱的现象.充分做好教案的备案,可以按照教案的计划,有层次、有条理的进行讲述,有章可循,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教学时设置题目:求方程x2-2xsinx2+1=0所有实根.此题如学生用方程有实根条件=4sin2x2-40来解,便得错误答案x=2k+1(kZ

4、).错因:方法使用不当,原方程并不是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中间一项的“系数”为2sinx2,因此不能使用判别式法.只需要用实数性质和正弦函数有界性,可把原方程变为(x=sinx2)2+cos2x2=0.推出x-sinx2,cosx2=0,从而得x=1.教案系统化、结构化的整理知识易被掌握、提取和应用.在教案中不断总结,抓重点,找规律是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的重要途径.(1)对热点知识的总结,力戒不枯燥、炒冷饭,遵循着旧知识引起新联想,从旧问题产生新刺激的新颖度.(2)从易转难,从简转繁,(3)只有重点知识,才需要对其进行总结,才需要对其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使其对零散的数学知识起到串联作用.2.掌握数

5、学概念,培养灵活运用运用概念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的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新思想、新方法,才能把握创造的机会进行成功的创造,提高创新能力.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概念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力手段.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发展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设计教学问题,发散思维能力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实际就是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题能力进行综合应

6、用,思考分析,探索实践的前进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探索实践能力、自主反思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锻炼.高中生学习能力高低可以通过问题解答活动进行有效展现.同时,纲要也指出,要将问题解答作为学生解题能力水平锻炼和培养的有效载体,通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反思解题活动,实现解题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由此可见,高中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离不开数学问题案例的有效教学活动.如,判断函数f(x)=x2-3x-18在区间1,8上是否存在零点.分析利用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判断函数零点的存在性有两个条件:(1)函数的图象在区间a,b上是一条连续不间断的曲线,(2)f(a)f(

7、b)0.或者直接求出相应二次方程的根.可结合利用上面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解法1由于f(1)=-200,则f(1)f(8)0,因此f(x)=x2-3x-18在区间1,8上存在零点.解法2令x2-3x-18=0,则可以解得x=-3或x=6.因此函数f(x)=x2-3x-18在区间1,8上存在零点.评注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函数零点,关键是看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来采用哪种方法.四、通过类比教学,实现难点思考能力当在进行类比教学为主线的环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深入,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实现重难点的突破.类比椭圆从数到形的过程,学生很容易得出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当类比到离心率对曲线形状的影响时,学生现有的基础不能很快突破难点,这也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通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让学生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结论,而有形无数难入微,学生在画图的时候又有了新的问题,从而再次用问题引导学生在研究观察的基础上回到方程解决问题.所谓类比就有一样又有不一样,中间渐近线的教学是难点也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区别所在,整个教学从类比相似的地方出发,中间遇到不同点,最后又回到离心率这个相似点上.学生就犹如一块块的土地,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思考,吸收养分,让新的知识自然的生长出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探究深度和广度变换的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