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江苏自考大纲)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79774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畜牧行业)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江苏自考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畜牧行业)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江苏自考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畜牧行业)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江苏自考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业畜牧行业)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江苏自考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业畜牧行业)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江苏自考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畜牧行业)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江苏自考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畜牧行业)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江苏自考大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纲1185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7850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 扬州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 课程性质与特点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课程是研究畜牧场环境管理,以及畜牧业部门和畜牧业企业中的生产及与此相联系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的一门课程,主要研究自然的和人为的环境因素与变化对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畜牧业生产关系发展运动和畜牧业中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与开发利用的经济规律及其应用。环境与畜牧业经济管理学一方面在研究环境因素对家畜影响及控制、环境营养、牧场建设和畜产公害的治理,提出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卫生的要求和措施的理论根据和方法原则;另

2、一方面根据农业经济学所阐明的各种经济规律为基础,研究这些经济规律在畜牧业部门和企业中的表现形式,并且还研究畜牧业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和开发利用中经济管理方面的原理与方法,探求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规律性。(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的有关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因素在提高家畜生产力,防止疾病方面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环境管理在家畜饲养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了解并掌握牧场设置、环境控制与环境监测的措施和基本技能,以达到保护和增进家畜健康,预防疾病和提高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畜牧业经济管理学在畜牧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管理学原理在畜牧业中的具体应用,各种

3、经济规律的表现形式,经济管理职能的具体运用和作用发挥,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畜牧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以达到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温热环境、空气环境等环境因素对家畜生理、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家畜体温分布、恒定、变化等体温调节特性,家畜环境应激、生物节律和生理等稳衡性调解反应的机理,水文和土壤等因素对畜牧场环境的影响,畜舍温度、空气质量、供暖和排水等畜舍环境改善和调节技术的原理与工艺,合理规划畜牧场,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规程;掌握畜牧业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畜牧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畜牧业经营预测与决策,畜牧业中的生产要素,畜牧场的生产

4、组织与管理,畜牧业的经济核算,畜牧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畜牧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较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畜牧业经济管理实践。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阐述了畜牧业的基本概念,回顾了我国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史,介绍了家畜环境卫生和畜牧业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阐述了学习环境卫生学与畜牧业经济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环境卫生学与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二)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目的以及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概况;理解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了解畜牧业生产的特点;了解环境卫生学与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

5、研究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领会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二章 家畜环境的基本概念(一)课程内容本章阐述了家畜、环境因素、环境应激、家畜对环境的适应等基本概念,介绍了环境因素的分类、应激机理及其对家畜的影响。(二)学习要求了解家畜环境的概念、家畜环境因素的分类、以及家畜环境质量的评价类型和内容,理解环境质量指数和污染源的评价方法;理解环境应激的概念与影响,了解环境应激的调节和防治;理解气候适应的概念,了解气候适应的过程和机理。(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掌握环境质量指数。2、熟练掌握环境应激的概念与影响。3、掌握气候服习、气

6、候驯化、适应的概念。第三章 温热环境(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家畜体热的来源与散热途径,阐述了气温、气湿和气流对家畜的各种影响及温热因素各项指标的意义,为家畜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二)学习要求了解温热环境的概念;理解体温、皮温和平均体温,体热的来源、体热的散发,畜体热平衡的概念及调节;理解空气温度的相关概念、畜舍中的气温;理解等热区与临界温度,温度应激时的热调节,气温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理解空气湿度的概念以及气湿对家畜的影响;理解气流及其对家畜的影响;理解温热的综合评定。(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温热环境的概念。2、熟练掌握体热的来源和散发,掌握热平衡的概念。3、熟练掌握气温

7、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空气温度的概念。4、熟练掌握等热区、舒适区、临界温度。5、掌握温度应激时的热调节,熟练掌握气温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6、掌握空气湿度的概念,熟练掌握气湿对畜体热调节、家畜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7、掌握风向的表示方法,气流对家畜的影响,以及温湿指数、等温指数、有效温度和风冷指数的概念。第四章 空气环境(一)课程内容本章阐述了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畜舍内的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微粒和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各种有害物质对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介绍了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对家畜危害的基本措施。(二)学习要求了解大气的基本组成、大气中的污染物,理解大气中有害气体对家畜的影响;理解畜舍中的有害气体的

8、来源、种类,理解畜舍有害气体对家畜的影响;理解空气中微粒的性质、来源及其对家畜健康的影响,了解减少畜舍内微粒的措施;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传播方式以及减少畜舍内微生物的措施。(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家畜的影响。2、熟练掌握有害气体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恶臭物质对家畜的影响。3、掌握空气中微粒和微生物的性质、来源及其对家畜健康的影响。第五章 水、土壤和噪音(一)课程内容本章阐述了水环境的重要性及其卫生学特性,以利于合理利用和管理;介绍了土壤的特性;介绍了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二)学习要求理解水源的种类、卫生学特性,水的人工净化与消毒;理解土壤

9、的特性;理解噪音的基本概念,了解噪音对家畜的影响,畜牧场噪音的来源及防治。(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掌握水源的种类,熟练掌握水的物理学性状、化学性状、毒理学性状和微生物学性状。2、掌握水的人工净化与消毒。3、掌握土壤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4、领会噪音的概念,掌握畜牧场噪音的来源。第六章 畜牧场规划(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畜牧场场址选择、工艺设计和平面规划布局,并列举了鸡、猪、乳牛的生产工艺范例,介绍了防疫设施、排水和供点规划。(二)学习要求了解畜牧场场址的基本要求,理解畜牧场场址选择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了解畜牧场生产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了解畜牧场工程工艺设计;了解畜牧

10、场总平面规划的原则,理解畜牧场的功能分区及其规划、畜舍布置形式、畜舍朝向和间距;了解畜牧场的防护设施、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规划。(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掌握畜牧场场址选择的自然因素。2、领会畜牧场总平面规划。3、领会畜牧场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内容。第七章 畜牧生产中的污染控制(一)课程内容本章阐述了畜产公害的起因、污染和自净,以及环境污染对家畜的危害,阐述了饲料、空气和饮水的污染与控制,介绍了畜产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二)学习要求理解畜产公害的概念、起因,环境污染对家畜的危害;了解饲料污染的概念,生物性污染与化学性污染及其控制;理解畜牧场空气污染的控制;了解饮水的污染

11、与控制;了解畜产废弃物的特性,理解粪便无公害处理和利用方法,尿液与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与利用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掌握畜产公害的概念,领会畜产公害的起因。2、掌握环境污染对家畜的危害。3、掌握畜牧场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4、熟练掌握粪便无公害处理和利用方法。5、掌握尿液与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与利用方法。第八章 畜牧业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我国畜牧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畜牧业的经营形式。(二)学习要求理解我国畜牧业经济体制的内容;理解我国畜牧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必然性,了解我国畜牧业中的主要形成;理解双层经营体制的概念和特点;理解我国畜牧业中的经营形式。

12、(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掌握我国畜牧业经济体制的内容,以及我国畜牧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必然性。2、掌握我国畜牧业中的主要经营形式。3、掌握双层经营体制的特点。4、熟练掌握现代农牧民家庭经营的主要特征,合作经济组织的含义以及我国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特征;掌握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类型。5、熟练掌握公司制的含义,掌握公司制的作用和有限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第九章 畜牧业产业结构与布局(一)课程内容本章阐述了产业结构和畜牧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分析了影响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因素,提出了畜牧业生产结构优化的原则和结构调整的目标;阐述了畜牧业合理布局的意义、依据和原则。(二)学习要求了解产业结构的概念,影响

13、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因素;掌握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和目标;了解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的演变;理解建立合理的畜牧业产业结构的所开展的具体工作;掌握畜牧业合理布局的依据及所遵循的主要原则;了解我国畜牧业布局概况,我国畜牧业布局的调整方向。(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掌握产业结构的概念,掌握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和目标。2、掌握建立合理的畜牧业产业结构的措施。3、掌握畜牧业合理布局的依据及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第十章 畜牧业经营预测与决策(一)课程内容本章阐述了畜牧业经营预测与经营决策的基本概念、内容、种类、程序和方法。(二)学习要求理解经营预测的概念,了解经营预测的内容,理解经营预测的程序;领会定性

14、预测方法;理解定量预测方法;理解决策的含义、分类和内容,理解决策制定的过程;了解影响决策的因素;理解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掌握经营预测的概念和主要内容;2、熟练掌握经营预测应遵循的程序。3、掌握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4、掌握决策的含义,经营决策的分类及决策制定过程。5、熟练掌握定性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第十一章 畜牧业中的生产要素(一)课程内容本章阐述了畜牧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资本等畜牧业生产要素,介绍了畜牧业科技进步。(二)学习要求了解畜牧业劳动力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了解我国畜牧业劳动力资源的状况,理解提

15、高畜牧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掌握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了解提高畜牧业劳动率的意义和途径;理解畜牧业资本的概念、分类、作用、运动规律和特点;理解畜牧业资本的来源及畜牧业资本投放的原则和方法;了解畜牧业科技进步的含义、作用,领会畜牧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和技术结构选择;理解畜牧业科技进步的实现。(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掌握提高畜牧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2、熟练掌握劳动率的概念。3、掌握畜牧业资本的概念和运动特点。4、掌握畜牧业资本的来源及畜牧业资本投放的原则。5、领会实现畜牧业科技进步需要开展的工作。第十二章 畜牧场的生产组织与管理(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畜牧场的选址、规划与建筑物布局、畜群的组成与周转、饲养管理方式。根据我国畜牧业规模养殖现状,着重介绍了奶牛场的管理,养猪场的生产组织与定额管理,养鸡场的经营管理。(二)学习要求理解畜牧场场址的选择与布局,了解畜群组成、周转和饲养管理方式;了解奶牛场的管理、猪场和鸡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