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库沪科版.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766173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库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库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库沪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库沪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库沪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库沪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库沪科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上学期第一阶段学情诊测八年级物理试题1、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mm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4s D、小明的身高约为16.8m2、 如图所示,下列使用刻度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3、 临沂市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临沂更是美丽壮观。位于临沂市中心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临沂城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

2、、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去测量长度,可消除误差5、水中游的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达到108km/h;陆地上跑的最快的是猎豹,每秒钟跑40m;空中飞行的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6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A、旗鱼最大 B、猎豹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

3、播速度是340m/s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声音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7、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8、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主要根据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的快慢9、“姑苏城外

4、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唐诗风桥夜泊中的诗句在枫桥边客船上的人能分辨出是“钟”声而不是“鼓”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10、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出自战国时期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这则寓言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盗铃者是采用哪种途径来减弱铃声所产生的噪声传入他的耳朵( ) A、在噪声的产生出减弱 B、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 D、盗铃者采用“掩耳”的方法不能减弱噪声11、一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约为() A、5m/s B、10m/s

5、C、7m/s D、15m/s1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经过的路程之比为1: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4,则甲乙的速度之比为( ) A、1:2 B、8:1 C、2:1 D、1:8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3、为纪念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100周年,联合国将2005年命名为“世界物理年”,这是联合国首次为一门学科开展全球规模的纪念活动。请写出你所熟悉的另一位物理学家及其在物理学中的一项主要贡献。 物理学家:_;主要贡献:_。14、步入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学习物理的乐趣,生活处处有物理你早餐食用的一根油条的长度约为30_,吃一顿早餐的时间是15_。(填上合适的物理量的单位)15、

6、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如果以路两边的树为参照物,他是_的。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_m/s16、“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_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_传入人们耳朵的17、相比于老人“粗犷”的声音来说,小孩儿的声音要“尖细”一些,这是说小孩儿声音的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7、)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小华同学关上窗子,是在_减弱噪音。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18、(1)如图1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s; (2)如图2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物体的长度为_cm。19、 在“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实验中:(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和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3)如图所示,斜面长1.8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s。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3秒。请将表格数据补充完整。(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

8、,小车做的是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次数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全程1.850.36前半程0.930.3后半程0.92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咙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2)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完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作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作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

9、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_ (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 是正确的(3)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分析归纳; C得出结论;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_ (填字母序号)四、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10分,共16分)21、如图为王刚同学星期天乘坐出租车的发票。(1)王刚同学乘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_min,走的路程是_km。(2)请计算王刚同学所乘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2、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车次萍乡北站南昌西站运行距离G134608:3809:40360kmG169208:4910:00360kmG148209:1110:31360km(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精品文档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