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选修2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苏教.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752777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数学选修2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苏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数学选修2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苏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数学选修2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苏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数学选修2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苏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数学选修2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苏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数学选修2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苏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数学选修2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苏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数学选修2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教案课 题:命题及其关系课时编号:SX20101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2.会利用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学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利用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1、命题: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例如: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如果是,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25 3是12 的约数 0.5是整数 3是12 的约数吗? x52、观察下列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全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它们

2、的面积不相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那么它们不全等; 命题与命题有何关系?二、建构数学1、上面命题皆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可记为“若p则q”,其中p为命题的条件,q为命题的结论2、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的概念;(1)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或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2)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3)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逆否命题;3、 换一种表述:(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

3、得的命题是逆命题;(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4、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互否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互否互逆互逆 逆 逆 否 否三、数学运用1、例1 写出命题“若a=0,则ab0”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解:原命题:若a=0,则ab0; 逆命题:若ab0,则a=0; 否命题:若a0,则ab0;逆否命题:若ab0,则a0;可以判断:原命题与逆否命题为真,逆命题与否命题为假2、例2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同时指出它

4、们的真假。(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解:(1)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真)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真)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不相等 (真)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不相等,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真)(2)原命题可以写成: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假)逆命题: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真)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它不是正方形; (真)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假)3、课堂练习(1)课本第7页练

5、习(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负数的平方是正数; 当c0时,若ab,则acbc;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对顶角相等;四、回顾总结1、四种命题的概念2、四种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五、布置作业数学之友选T1.1 四种命题课 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课时编号:SX20102教学目标:1.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2.结合具体命题,学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方法。教学重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教学

6、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命题概念;2、四种命题关系3、一般地,命题“若p则q”为真,记作“”;“若p则q”为假,记作二、问题情景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若x0则x20; (2)若x2= y2则 x= y。(3)在三角形ABC中,若AB,则BCAC;解:(1)原命题:“若x0则x20”为真, ; 逆命题:“若x20则x0”为假, ; 否命题:“若x0则x20”为假,;逆否命题:“若x20则x0”为假,。(2)原命题:“若x2= y2则 x=y”为假,;逆命题:“若x= y则x2=y2”为真,;否命题:“若x2y2则

7、 xy”为真,; 逆否命题:“若xy则x2y2”为假,。(3)原命题:在三角形ABC中,若AB,则BCAC为真,逆命题:在三角形ABC中,若BCAC,则AB为真,否命题:在三角形ABC中,若AB,则BCAC为真, 逆否命题:在三角形ABC中,若BCAC,则AB为真,二、建构数学1、研究上面问题,可以得到命题条件与结论的关系:(1)(2);(3)且。2、充分必要条件的有关概念如果,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如果,那么我们说p是q的必要条件;如果且即,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要条件;3、如果,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也可以说q是p的必要条件。三、数学运用1、例1 指出下列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8、(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1);(2)p:两条直线平行,q:内错角相等;(3);(4)p: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q:四边形是正方形;解:(1)充分不必要条件;(2)充要条件;(3)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4)必要不充分条件。2、例2 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1)p:;q:; (充分不必要条件)(2)p:;q:; (充要条件)(3)p:;q:;(必要不充分条件)(4)p:;q:;(充分不必要条件)3、课堂练习 课本第8页练习13四、回顾总结1、学习本节内容,四种命题的形式是基础,因为条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和命题的四

9、种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2、判断p、q之间有充分必要性时,须给出严格证明,判断p、q之间不具有充分必要性时,只需举出反例,证明充要条件时,要分别证明充分性与必要性。五、课堂作业数学之友选T1.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课 题:简单的逻辑联结词课时编号:SX20103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能正确利用“或”、“且”、“非”表述相关数学内容。2.知道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教学重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教学难点:利用“或”、“且”、“非”表述相关数学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命题的概念;2、四种命题,充分必要条件。

10、二、问题情景1、考察下列命题;6是2的倍数或6是3的倍数;6是2的倍数且6是3的倍数;不是有理数。思考:命题的构成有什么特点?二、建构数学1、命题的构成用了“或”、“且”、“非”,称之为逻辑联结词。命题的构成形式分别表示为:“p或q”、“p且q”、“非p”,记作:2、例1 分别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1)87; (p或q)(2)2是偶数且2是奇数;(p且q)(3)不是整数;(非p)3、复合命题真假性的判断(真值表)p非ppqp且qpqp或q真假真真真真真真真假假真假真假真假真假假真真假假假假假假三、数学运用1、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1、(1)p:3是质数,q:3是偶数;(2)p:方程的解是,q:方程的解是;解:(1)p或q:3是质数或3是偶数;(真)p且q:3是质数且3是偶数;(假)非p:3不是质数。(假)(2)p或q:方程的解是或方程的解;(假)p且q:方程的解是且;(假)与非p:方程的解不是。(真)注:“方程的解是或方程的解”与“方程的解是或”意义不同,后者中的“或”不是逻辑联结词。3、例3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43; (2)44; (3)45;解:三个命题均为“p或q”形式,利用真值表容易判断(1)为真命题;(2)为真命题;(3)为假命题;4、课堂练习课本12页练习13四、回顾总结说明: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步骤:(1

12、)把复合命题写成两个简单命题,并确定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2)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3)根据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五、补充练习1、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1)p:2+2=5;q:32(2)p:9是质数;q:8是12的约数;(3)p:11,2;q:11,2 (4)p:0;q:02、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33(2)32(3)对一切实数 以(3)为例:第一步:把命题写成“对一切实数或”是p或q形式 第二步:其中p是“对一切实数”为真命题;q是“对一切实数” 是假命题。第三步:因为p真q假,由真值表得:“对一切实数”是真命题。六、布置作业数学之

13、友T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课 题: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课时编号:SX20104 教学目标:1.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理解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意义;2.能准确地用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叙述数学内容,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教学重点: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教学难点:用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叙述数学内容。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1、观察以下命题:(1)所有中国人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保护;(2)对任意实数x,都有;(3)存在有理数x,都有;上述命题有何不同?2、对于下列命题:(1)所有的人都喝水;(2)存在有理数x ,使;(3)对所有实数a ,都有。对上述命题进行否定,能发现什么规律?二、建构数学1、“所有”、“任意”、“每一个”等表示全体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全称量词,通常用符号“”表示“对任意”。“有一个”、“有些”、“存在一个”等表示部分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存在量词,通常用符号“”表示“存在”。2、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成为全称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成为存在性命题。它们的一般形式为: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其中,M为给定的集合,是一个关于的命题。3、对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