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导航 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751931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导航 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导航 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导航 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导航 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导航 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导航 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导航 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考纲要求】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基础知识】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得,不共线的向量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2、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轴、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作为基底。由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知,该平面内的任意一个向量可表示成,由于与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把叫做向量的坐标,记作,其中叫作在轴上的坐标,叫作在

2、轴上的坐标,规定:(1)相等的向量坐标相同,坐标相同的向量是相等的向量。(2)向量的坐标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始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系。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则=.(2)设=,=,则=. (3)设,,则.(4)设=,则=.(5)设=,=,则|(斜乘相减等于零)(6)设=则4、两个向量平行(共线)的充要条件(1)如果,则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使得(没有坐标背景)(2)如果=,=,则|的充要条件是(坐标背景)5、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1)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2)设不共线,点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特别地,当时,是中点。6、温馨提示(1)向量的坐标表示体

3、现了数形结合的紧密关系,从而可用“数”来证明“形”的问题,因此解题过程中应注意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向量的坐标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始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例题精讲】例1 如图所示,已知 中 ,M、N是AB、CD的中点,D是BC的中点,MN与AD交于F。求 。解: 又D是 的中点, 又M、N分别为AB、AC的中点,F为AD的中点, 例2 已知 ,当k为何值时, 与 平行?平地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解: , 与 平行等价于 ,解得 。故 时, 与 平行。此时 ,所以 与 反向。 6.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基础精练】1已知向量(3,2),(5,1),则

4、向量的坐标是( )A(4,)B(4,)C(8,1) D(8,1)2已知M(3,2),N(5,1)且,则P点的坐标为()A(8,1) B(1,)C(1,) D(8,1)3已知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0,2),B(1,2),C(3,1),且2,则顶点D的坐标为()A(2,) B(2,)C(3,2) D(1,3) 4已知向量a(1sin,1),b(,1sin),且ab,则锐角等于( )A30 B45C60 D755设(1,2),(a,1),(b,0),a0,b0,O为坐标原点,若A、B、C三点共线,则的最小值是()A2 B4C6 D86直角坐标系xOy中,(2,1),(3,k),若三角形ABC是

5、直角三角形,则k的可能值个数是()A1 B2C 3 D47l1、l2是不共线向量,且al13l2,b4l12l2,c3l112l2,若b,c为一组基底,则a_.8已知向量a(3,1),b(1,3),c(k,7),若(ac)b,则k_.9若向量a(1,2),b(x,1),ua2b,v2ab且uv,则x_.10已知向量a(1,1),b(1,1),c(cos,sin)(R),实数m、n满足manbc,则(m3)2n2的最大值为_ 11(15分)设i、j分别是平面直角坐标系Ox,Oy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且2imj,nij,5ij,若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m2n,求实数m、n的值12(15分)已

6、知向量(3,4),(6,3),(5m,3m)(1)若点A、B、C能够成三角形,求实数m应满足的条件;(2)若点A、B、C构成以A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求m的值【拓展提高】1设向量a(4cos,sin),b(sin,4cos),c(cos,4sin)(1)若a与b2c垂直,求tan()的值;(2)求|bc|的最大值;(3)若tantan16,求证:ab.【基础精练参考答案】3.A【解析】设D(x,y),(4,3),(x,y2),且2,解得 4.B【解析】由ab可得(1sin)(1sin)0,即cos,而是锐角,故45.5.D【解析】kAB,kAC,A、B、C三点共线,kABkAC,即.2ab1.4

7、428.(等号成立的条件为b2a)的最小值是8.6.B【解析】若A90,则6k0,k6;若B90,则()0,k1;若C90,则()0k2k30无解综上,k可能取6,1两个数故选B.7. bc解析:设a1b2c,即l13l21(4l12l2)2(3l112l2),即l13l2(4132)l1(21122)l2.解之,得1,2.8.5【解析】ac(3k,6),b(1,3),(ac)b,.k5.9. 【解析】u(1,2)2(x,1)(1,2)(2x,2)(2x1,4),v2(1,2)(x,1)(2,4)(x,1)(2x,3)由uv,一定存在R,使uv,则有(2x1,4)(2x),3),(2x1)(2

8、x),解得x.也可由下面的方法求得:由uv,得(2x1)34(2x)0.x.10.16【解析】由manbc得m(1,1)n(1,1)(cos,sin),m(sincos),n(cossin),(m3)2n2m2n26m9103(sincos)106sin(),(m3)2n2的最大值为16.11.【解析】(n2)i(1m)j,(5n)i(2)j,因为A、B、C共线,所以与共线,所以2(n2)(1m)(5n) 又m2n, 解组成的方程组得或12.【解析】(1)若点A、B、C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点不共线由(3,1)、(2m,1m)不共线,得3(1m)2m.解得m.(2)A为直角,.3(2m)(1m)0,得m.【拓展提高参考答案】 6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