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amp#183;经济生活&amp#183;第三单元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51836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amp#183;经济生活&amp#183;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amp#183;经济生活&amp#183;第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amp#183;经济生活&amp#183;第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amp#183;经济生活&amp#183;第三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amp#183;经济生活&amp#183;第三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amp#183;经济生活&amp#183;第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amp#183;经济生活&amp#183;第三单元(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高考考点 第一单元 生产什么 交换 消费 第二单元 怎样生产 生产 第三单元 为谁 个人和国家 生产 分配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财富是如何分配 第七课 个人参与收入分配 个人是通过哪些主要的渠道 途径 方式获得收入 第八课 国家参与收入分配 生产关系 所有制形式 分配方式 人与人关系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决定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的分配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公平效率 所有制结构 分配制度 意义 一 分配制度 1 生产决

2、定分配 1 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 决定因素 3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含义 范围 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 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个体经济 如何分配 特点 多角色合一 劳动者 投资者 经营者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含义 具体形式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按劳动力 资本

3、技术 管理 信息 土地等要素分配 A 按劳动要素分配 一般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 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 奖金 津贴收入 C 按技术要素分配 指科技工作者提供技术取得的收入 如技术入股 专利使用 技术转让的收入 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 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 股息分红 债券 股票交易收入等 B 按资本要素分配 D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F 按信息要素分配 E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指出租土地 房屋取得收入 是指提供市场信息 管理方案 点子 的收入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A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 合法性

4、的确认 B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对劳动 知识 人才 创造的尊重 C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 知识 技术 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造福于人民 3 其它的非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 社会保障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 注意的问题 1 劳动收入是不是都是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 私营或外资 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经济 按劳分配 2 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 私营或外资 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 3 公有制企业中职工的收入是不是全部都是按劳分配 绝大部分是按劳分配 除了按劳分配的还有其他分配方式取得的收入比如

5、存款获得的利息收入或炒股取得的收入是按资本取得的收入 4 科技人员的收入是不是都是按技术取得的收入 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 私营或外资 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 科技入股 按技术要素分配 自己研究 转让成果专利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5 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按土地 资本 技术 信息 管理等要素分配 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判断 1 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 月工资1000元 2 小李是该外资企业 管理硕士 的经理 年薪15万 3 铃木 董事长 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

6、万美元 4 小赵开了一家超市 雇工30人 一年纯利润12万 5 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 房租一年4000元 6 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7 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 收费200元 资本要素 土地要素 信息或技术要素 劳动要素 管理要素 资本要素 资本要素 练一练 例1 2010 安徽卷 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 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 奖金8000元 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 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 年收入15000元 家里有房出租 年收入6000元 去年 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 44000元26000元B 36000元19000元C 49000元2100

7、0元D 44000元11000元 D 二 效率与公平 1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 公平的影响 1 公平的含义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 涉及经济 政治 法律等各个领域 这里的公平主要指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的公平 2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3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或基本含义 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 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区别 平均主义是人人平均 否认劳动差别和收入差别 不是公平 注意 收入分配公平要反对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 4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

8、配原则的体现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5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A 什么是初次分配 成功高考321 B 居民收入包括 劳动报酬收入 家庭经营性纯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等 C 保证 两个合理比重 的积极意义 a 有利于理顺国家 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维护劳动者利益 b 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D

9、 保证 两个合理比重 具体措施 b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a 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000年各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 注 中国加上工资30 的福利 也只占20 左右 2003年 工资占GDP比重最高的北京为30 最低的是江苏 只占7 36 二者相差4 07倍 印度人均GDP只有中国的一半 巴西人均GDP是中国的1 2倍左右 但是印度和巴西每个制造业工人每小时全部报酬分别是中国的2 5和1 5倍 2012年上半年15省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在这15个省市中 仅江西和甘肃月工

10、资最低标准没有超过1000元 其中 江西以870元垫底 而江西和广西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均没有超过10元 其中广西以8 5元垫底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A 什么是再分配 成功高考321 B 具体措施 a 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 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b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整顿分配次序 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2011年9月1日起我国的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 西部地区农村人均年收入为人民币693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1175万 平安总裁马明哲年薪6000万 每秒8块钱 中国财险董事长唐运祥2

11、007年的收入173万元 联想的主席杨元庆 2005 2006年度年薪逾2000万元 江苏省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因受贿1亿多元人民币 日前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 国民收入 国家 企业 劳动者 初次分配 财政 保障等 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 提供服务的劳动者 消费 其他生产者 再分配 知识拓展 税收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2 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 1 效率的含义 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 效率提高的内涵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3 地位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4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理论依据 生产决定分配 分配反作

12、用于生产 有两种情形 双重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就会提高效率 促进生产发展 反之则会降低效率 阻碍生产的发展 B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 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 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二者又存在矛盾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好比做蛋糕和切蛋糕 效率 把蛋糕做大 公平 把蛋糕切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 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A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统一 5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

13、富 三原则 6 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既要提高效率 又要促进公平 例2 06政治广东卷 做蛋糕 与 分蛋糕 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 既要把 蛋糕 做大 又要把 蛋糕 分好 蛋糕 分得不合理 会影响人们把 蛋糕 做大的积极性 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A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B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C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 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 C 例3 08江苏卷 在企业分配中 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 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 这说明A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 要贯

14、彻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的原则C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A C 例4 09江苏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下列体现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的措施是A 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 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C 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例5 2010年高考江苏卷 2010年1月22日 江苏省宣布自2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其后 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这表明了政府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A B C D C 在x1之前

15、 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 效率会降低 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 效率将会提高 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 B C D 例6 2011 江苏政治 右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 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 纵轴y代表效率 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 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 D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第八课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高考考点 一 财政收入与支出 1 财政收入的构成 1 财政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财政的实现

16、形式 财政主要是通过国家预算的形式实现的 财政的主要环节是预算 财政的含义 国家预算的含义 教材 P64 国家决算的含义 教材 P64 2 财政收入的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起来的资金 就是财政收入 3 财政收入的构成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 利润 债务和其他收入 费 相关链接P66教材 2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1 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它是征收面最广 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2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 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3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 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1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表现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二者是根与叶 源与流的关系 措施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 社会财富不断增加 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 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A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 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表现 B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 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 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