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9287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让数学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 让数学课充满智慧,让数学课生成智慧。数学智慧课堂应该是原生态的,它不注水,不刻意粉饰,还学生一个纯净的学习空间和心灵空间;数学智慧课堂应该是尊重学科要义的,它用数学的方式体现数学的价值;数学智慧课堂应该是以生为本的,它不仅有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开启,还应该有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数学智慧课堂应该是深谙教学之道的,藏教于学,大道无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顾多年来的数学课堂教学,浅谈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点滴做法: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善于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所学知识相匹配的原型,

2、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七年级(下)“镜子改变了什么”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它是以学生观察、再亲自用镜子做试验、再讨论比赛为主。因此, 在探讨镜子改变什么时,我先通过一个趣味题引入,(一次晚会上,主持人出了一道题目:“如何把2+3=8变成一个真正的等式”,很长时间没有人答出,小兰仅仅拿了一面镜子,就很快解决了这道题,你知道为什么吗?)然后我把课本的实例设计成课堂现场展示“小明照镜子的时候,发现T恤上的英文单词在镜子中呈现YqqaH的样子,请你判断这个英文单词是什么?假若不能利用手中的小镜子,只利用小卡片,如何把镜中的字母还原?

3、分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的结论最好?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尝试回答教科书的问题,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比一比那一组的结论正确,这有利于学生养成一种对问题思考、探究的良好习惯和竞争意识。在思考、猜想的前提下,再分组进行动手实践操作,证实自己的猜想,又把小组实践的结果进行展示,比一比哪一组讨论的结果与实践一致,特别表扬表现最好的小组,培养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同伴讨论、研究、交流,镜子究竟改变了什么?)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策略和途径选择的习惯,最后形成知识。学会用数学思考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具有真实感的生活情

4、境引入,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更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只有学生偶尔闪现出来的独特的思维火花得到老师的重视,让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情感得到满足,成功智力的培养和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例如:教在字母表示数时遇到这样一道题:设在排成每行7天的日历表中某个数是a,那么它下方第1个数是几?用代数式表示,这是几次几项式?若a表示7月16日,那么它下方第1个数表示几月几日?我在教学时,为了直观地展现日历表,在黑板上随手写下了”一、二、三、四、五、六、日“,刚写到”四“,有一个学生就大声地说”老师,你写错了,日历表中都是从周日开始的。“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我倒是

5、从未关心过。我马上表扬这个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紧接着我又面向全班同学反问了一句:”是否所有的日历表都是这样的?“许多同学被老师这样一问,也动起脑筋来了,好几个同学说:我家里的日历表就是从周日开始排的,而且书上也是这样排的,我打开一看,真是这样的。我随即又问学生:所有的日历都这样排吗?为什么要这样排?学生再一次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学生就纷纷说,我们回去再找多一些日历,也可以到网上查一查 学生能从这样一个别人不太关注的问题中发现一些规律性,教师不应错过机会,也许这正是学生创新的开始,教师要对学生细小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其不断追求新的发现,新的思维。正是教师的鼓励才能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使 ”学生养成对每个细节都追根溯源的习惯,凡事都问为什么,去寻找与它相关的其它事物。“充满智慧的数学课堂,不仅有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有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充满智慧的数学课堂,不在乎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了多少个为什么,质疑和批判了多少;充满智慧的数学课堂,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多么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而这些目标的实现,恰恰需要我们教师学习学习再学习,研究研究再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