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747229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有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试题高一物理共4页。满分150 分。时间 12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9-12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选对未选全得3分,错选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

2、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B. 位移、速度、加速度、力都是矢量,进行矢量运算时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C. 均匀木球的重心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后,木球就没有重心了D. 斜抛出的石块在空中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发生了改变2. 如下图所示的情景中,两个物体a、b(a、b均静止,接触面光滑)间一定有弹力的是3.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只可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4.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3、质点B作变速曲线运动B. 在04s内,质点B的平均速度等于质点A的平均速度C. 质点B在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s做减速运动D. 在0-8s内,A、B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5. 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10 N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斜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B.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10 NC. 弹性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3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D.球对弹性轻杆的作用力为2 N,方向竖直向下6. 某同学欲估算飞机刚着陆时的速度大小,他假设飞机着陆过程中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

4、滑行的距离为x,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但实际上,着陆中飞机的加速度会逐渐减小,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飞机刚着陆时的速度Av0 Bv0 Cv0 D . v07. 如图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相同的圆柱体A、B固定在等高的水平线上,一细绳套在两圆柱体上,细绳下端悬挂一重物。绳和圆柱体之间无摩擦,重物质量一定。若绳越长,关于绳对圆柱体A的作用力F和绳上张力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减小,T减小 B. F增大,T增大C. F不变,T减小 D. F减小,T增大8. 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B中F平行于斜面向上,C中F竖直向下,D

5、中水平向右,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与未施力前相比,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的是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B. 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物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运动D. 宇航员从地球到达太空,惯性不变10. 某质点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的位移为x1=6m,第2秒内的位移为x2=4m,再经过位移x3速度减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v0的大小为7m/s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C位移x3的大小为2mD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4m/s11. 如图所示,半径为R,重为G的均

6、匀球靠竖直墙放置,左下方有厚为0.5R的正方体木块,用水平推力F 推木块,使球离开地面并缓慢上升,若不计一切摩擦,对该过程进行分析,有A墙壁对球的弹力逐渐增大B木块对球的弹力逐渐减小C推力F逐渐增大D物块刚离开地面时,木块对球的弹力为2G12. 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A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OP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30。若换为与质量为2m的小球B相连,小球静止于M点(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对小球B的作用力大小为2mgB弹簧对小球A的作用力大于对小球B的作用力C弹簧原长为RDOM的长

7、度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实验题(共28分)13.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A测量细绳的长度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3)图乙中的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选填“F ”或者“F”).(4)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讨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

8、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拉力F1和F2的夹角适当大一些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5)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 .(选填“会”或“不会”)14. 某同学利用光电传感器设计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光电计时器、小钢球等。铁架台上端固定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小钢球被吸在电磁铁上,断电时,小钢球自由下落。(1)先将光电门固定在A处,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0,量出小球释放点距A的距离为h0,测出小球的直径d(d远小于 h0)。则小球运动到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v= ,当地

9、的重力加速度为 g= .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若某次实验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0.5t0,请你判断此时光电门距A处的距离 = .(用(1)中所给字母表示)(3)由于直尺的长度限制,该同学改测光电门位置与其正上方固定点P(图中未画出)之间的距离h,并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移动光电门在竖直杆上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已知图像斜率为k,纵截距为b,根据图像可知重力加速度g= . 三、计算题(共62分)15.从离地面高125m的空中由静止释放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求(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小球到达地面

10、时的速度大小;(3)小球落地前最后1s下降的高度。16. 如图所示(俯视图),一质量为2k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现沿水平面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拉力F1、F2,已知F1=F2=4N,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1)F1、F2的合力大小是多少?(2)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3)保持F1、F2不变,若沿水平面再对木块施加一拉力F3,使物块沿F1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此时F3的大小和方向。17. 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1kg和2kg,,其接触面光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0。水平地面粗糙,现用水平力F推A,A、B恰

11、好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m/s2,求:(1)水平推力F和B对A的弹力的大小;(2)地面对B的支持力和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18.目标停车是驾考中的一个必考题目,其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在一条平直公路上有A、B、C、D四个停车标志杆,每相邻两个停车标志杆之间的距离为x=16m,某次测试时,学员甲正在以v0=20m/s的速度驾驶汽车匀速行驶,学员乙坐在车后排观察并记录时间。当车头到达O点时,车外考官发出停车指令,学员乙立即用表秒开始计时。学员甲经过t=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学员乙记录自己通过B、C杆时秒表的读数分别为t1=5.5s,t2=7.5

12、s,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距离D杆还有5m远,求:(1)学员乙通过B、C杆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2)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2)学员乙与车头的距离。 19.(原创)物块A放在台秤上,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B相连,B下端与一轻质弹簧粘连,弹簧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未栓接),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台秤示数为8.8N。已知 ,物块A、B间的水平距离s=20cm,倾斜绳与水平方向夹角,物块A与台秤间动摩擦因素,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和滑轮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滑轮处摩擦,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g取10m/s2。(你可能用到的数学知识: )(1)求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物块A的拉力;(2)沿竖直方向调整滑轮的高度至某一位置时,物块A刚好开始运动,且此时弹簧刚好离开地面,求滑轮移动的距离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物理参考答案2019.12一、 选择题( 共60分 )123456789101112BBCBDCACADABBDACD二、填空题及实验题( 共21分 ) 13.(1) B (2分) (2) D (2分) (3) F (2分) (4) BCD (3分) (5) 不变(2分) 14.(1) (2分) , (3分)(2) (2分) (3) (3分)3、 计算题( 共69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