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内化提升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1968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内化提升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内化提升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内化提升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内化提升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内化提升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内化提升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内化提升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内化提升: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站在体重计上,突然下蹲,体重计示数不变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时对秋千板的压力大于其重力C在减速上升的电梯上人对底板的压力小于其重力D自由下落的物体不再受重力的作用解析:人站在体重计上突然下蹲时处于失重状态,因而体重计示数减小,选项A错;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时对秋千板的压力大于其重力,其合力提供向心力,选项B对;电梯减速上升时处于失重状态,选项C对;物体自由下落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仍受重力,选项D错误答案:BC图142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 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

2、地面上,有一质量m110 kg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14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取10 m/s2)()A25 m/s2 B5 m/s2C10 m/s2 D15 m/s2解析:重物刚要离开地面时,绳子上的拉力Tmg150 N,猴子与绳子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fT150 N,对猴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m1gm1a,求得a5 m/s2,选项B对答案:B图153如图15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A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B大小为g,方

3、向垂直于木板向下C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D大小为g,方向垂直于木板向下解析:图16木板撤离前小球受力分析如图16所示,撤离瞬间,FN0,F弹不变,F,ag,方向与FN反向答案:D图174如图17所示,物块m与车厢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该车水平向右加速运动时,m恰好沿车厢后壁匀速下滑,则车的加速度为()AgBgC. D.g解析:设物块m与车厢后壁间的弹力大小为FN,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a,竖直方向mgFN0,两式联立解得a,选项C对答案:C5如图18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则从开始到弹

4、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8A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aBB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aBC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解析:图19显然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所受到的合外力变小,所以aA减小,B所受到的合外力变大,所以aB增大,在vt图象中,a就是图线切线的斜率,又因为两物体开始速度均为0,所以,所画A、B的vt图象如图19所示显然,在t1时刻vAvB,但由于在该时刻图线斜率相同(切线平行),所以aAaB,在t2时刻vAvB,但加速度显然有aAaB.答案:BD图206如图20所示,光滑的斜槽由AB、CD组成,AB与CD的夹角大于90,CD面水平,质量

5、为m的球放在斜槽中,当斜槽和球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加速运动时,则()A球对AB槽板的压力可能大于mgB球对AB槽板的压力可能为零C球对BD槽板的压力可能大于mgD球对BD槽板的压力可能为零解析:设ABC大小为,小球受到重力mg、BD板的支持力N1、AB板的支持力N2,在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2sinma,在竖直方向由平衡条件有N1N2cosmg,得N2,其大小可能大于mg,N1mgmacot,其值一定小于mg,可能为零,故AD选项正确答案:AD图217如图21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a2

6、,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选项D对答案:D图228如图22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先沿水平面,再沿斜面(斜面与水平面成角),最后竖直向上运动则在这三个阶段的运动中,细线上张力的大小情况是()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C始终不变 D由大变小再变大解析:设细线上的张力为F1.要求F1,选受力少的物体m1为研究对象较好;此外还必须知道物体m1的加速度a,要求加速度a,则选m1、m2整体为研究对象较好在水平面上运动时:F1m1gm1aF(m1m2)g(m1m2)a联立解得:F1在斜面上运动时:F1m1gsinm1gcosm1aF(m1m2)gs

7、in(m1m2)gcos(m1m2)a联立解得:F1同理可得,竖直向上运动时,细线上的张力F1仍是答案:C图239先后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橡皮条彼此平行地沿水平方向拉同一质量为m的物块,且每次使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物块m在橡皮条的拉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a与所拉橡皮条的数目n的关系如图23所示若更换物块所在水平面的材料,再重复这个实验,则图中直线与水平轴间的夹角将()A变大 B不变C变小 D与水平面的材料有关解析:设每条橡皮条产生的拉力为F,则nFmgma即ang在an图象中,图线斜率ktan,因为恒定,所以不变,B正确答案:B图2410(2020年福建厦门质检)如图24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

8、,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6 kg,mB2 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0.2,A物体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 N水平向右拉细线,下述中正确的是(g取10 m/s2)()A当拉力F12 N时,A相对B滑动C当拉力F16 N时,B受A的摩擦力等于4 ND在绳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解析:A、B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的最大加速度am m/s26 m/s2,对A:FfmAa,fmBamAg12 N.所以F48 N,即F48 N时,A与B开始相对滑动,而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 N,在F20 N范围内,A不会相对B滑动,D选项正确;当F16 N时,A、B共

9、同的加速度为a,此时B受A的摩擦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AmB)a(式);fmBa(式),联立代入数据可得f4 N故选项C正确答案:CD图2511如图25所示,传送带两轮A、B的距离L11 m,皮带以恒定速度v2 m/s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A端,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传送带的倾角为37,那么物块m从A端到B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g取10 m/s2,cos370.8)解析:将物体放在传送带上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物体沿传送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cos37mgsin37ma则agcos37gsin370.4 m/s2物体加速至2 m/s所需位移s0 m5 ma0,则小球会相对斜面向右上方滑动,但要注意,若球能滑到细绳悬点上方,细绳会对球再次产生拉力作用图29(3)由(1)可知,球对斜面恰好无压力时,a0gcot6010 m/s2,而题设条件a10 m/s2a0,因此,这时小球对斜面无压力,且球飞离斜面,如图29所示将细绳拉力T正交分解得解出小球所受细绳拉力Tmg20 N,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45.答案:(1)agcot方向向右(2)agtan方向向左(3)20 N,与水平方向成45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