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HR核心知识汇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5326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HR核心知识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HR核心知识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HR核心知识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HR核心知识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HR核心知识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HR核心知识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HR核心知识汇总(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R核心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内容提要技能操作部分第一章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 直线制:一种组最简单的集权组织结构形式,又称军队式结构。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优点: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责权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内容协调容易;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比较高缺点: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分工,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适用范围:只适用于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企业。(二) 直线职能制: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厂长(经理)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优点: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

2、织结构形式,统一指挥,引入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做法,发挥职能部门的参谋、指导作用,缺点:无暇顾及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当设立管理委员会、完善协调制度措施不足以解决问题,组织结构改革倾向更多的分权适用范围:一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组织结构形式,在现代企业中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三) 事业部制:分权制结构。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原则。优点:1、权利放下2、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提高企业经营适应能力3、实现高度专业化4、责任和权限明确,物质利益和经营状况挂钩缺点: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忽视企业整体利益适用范围:经营业务多样化,市场环境差异大,具有较强适应性是企业采用。(四) 矩阵制:职能部门系列为完

3、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特点:具有双道命令系统 优点: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沟通情况,不增加人员,解决组织结构稳定管理任务多变之间的矛盾,为企业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提供了恰当的组织结构形式。 缺点:组织关系比较复杂。(五) 子公司和分公司特点:子公司不是分支机构,有独立的法人;分公司是分支机构,在法律上和经济上无独立性,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影响和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信息沟通、技术特点、经营战略、管理体制、企业规模和环境变化。部门结构的不同模式:(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设计的结果是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2)以成果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通常表现为事业部制和模拟

4、分权结构模式。(3)以关系为中心的组织设计形成的系统结构,通常为跨国公司。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力的行为或系统。(1)构成正式组织内容的,是人的行为,是个人的行为,不包括个人在内;不是体现个体人格的行为,而是以组织人格为特征的行为。(2)个人所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是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3)正式组织是个人行为在方法、时间、质量各方面都有意识的调整而体系化的系统;(4)正式组织是动态的、发展的。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因素的系统。在服务和后勤部门设计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服务和后勤部门的设立必须和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结合起来,

5、即通过这些部门的设立,使整个组织的效率得到提高。(2)尽可能把服务部门设置在靠近服务的单位所在地,以使这些部门能又快又好地提所需的服务。(3)注意服务部门的社会化趋势,凡是可以利用外部力量来满足本企业服务的需要,而且成本比自己建立服务部门更低时,就不需要专设服务部门。如果已有后勤和服务部门,则可让其满足企业内部服务需要的同时,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岗位分析内容与改进岗位工作设计: 岗位分析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岗位描述和岗位要求。岗位分析内容:1)岗位名称的分析。2)岗位任务的分析。3)岗位职责的分析。4)岗位关系的分析。5)岗位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的分析。6)岗位对员工的知识、技能、经验、体格

6、、体力等必备条件的分析。 15项的综合分析构成岗位描述的主要内容,第6项主要侧重岗位对员工必备资格条件的分析研究。改进岗位工作设计:应当满足1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2企业不断提高生产力,增加产出的需要;3劳动者在安全、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生理心理上的需要。岗位分析中心任务:为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提供依据,保证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岗位分析的结果: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如发现岗位设计不合理、存在严重缺陷时,应改进设计,使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建立在科学的岗位工作设计的基础之上。改进岗位工作设计的内容:(一)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1)工作扩

7、大化。包括横向扩大工作和纵向扩大工作。横向扩大工作可将属于分工很细的作业单位合并,由一个人负责一道工序改为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纵向工作扩大可将经营管理人员的部分职能转由生产者承担,工作范围沿组织形式的方向垂直扩大 。(2)工作丰富化。在岗位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充实工作内容,使岗位工作多样化,消除因从事单调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恶感,从心理上满足员工的需要。(二)工作满负荷。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应饱满,使有效劳动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这是改进岗位设计的一项基本任务。(三)劳动环境的优化。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劳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使之适合劳动者的生理心理安全健康,建立起人机环境的最优系统。岗位工作

8、设计:把工作的内容、工作的资格条件和报酬结合起来,以满足员工和组织的需要。可以说,岗位工作设计是能否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关键环节。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原理是系统设计工作的最早的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提出的职能专业化。目标是管理者用比较低的成本使工人生产出更多产品,基本方法是工作简单化,把没项工作简化到其最简单的单元,然后让员工在严密的监督下完成。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从内容上看:划分为1:战略发展规划、2组织人事规划(组织结构调整变革计划:即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诊断,发现组织结构和部门结构存在的问题,围绕企业组织调整和变革的目标、措施

9、、步骤、方法和期限等内容所制定的行动方案。劳动组织调整发展计划: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总体计划的要求,通过对劳动分工与协作方式、工作地的组织状况、工作轮班方式和工时制度,以及技术工人的素质状况和结构特点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为提高工效,实现劳动组织科学化所提出的具体的措施计划。劳动定员定额计划: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预先规定的活劳动消耗量的限额。)3制度建设规划(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吸引、录用、维持、评价、调整、发展等6项基本职能)、4员工开发规划企业劳动组织的内容、任务和改进企业劳动组织意义企业劳动组织的内容,除了包括劳动定额和编制定员以

10、外,还包括:1劳动分工与人员配备。实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2劳动组织的形式。包括,作业组、生产小组、工段车间和厂部的组织。3劳动力的构成。4工作时间和轮班制的组织。5工作地的组织(合理装备和布置、保持正常秩序和良好环境、组织好供应服务工作)。6、操作合理化改进企业劳动组织意义:企业建立正常生产的前提,可以使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充分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专长和技能,把企业组成一支强大的集体力量;有利于节约劳动力和挖掘劳动潜力,为经济建设服务。任务:按照分工协作原则,合理配备劳动力,调动积极性,节约劳动力;做好工作地服务、生产班次的安排和操作的改进等工作;采用科学组织形式,保证用人少,效率高,完成和超额

11、完成任务。工作岗位分析概念和作用 工作岗位分析概念:是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企业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岗位分析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作用1为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基础。2为员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依据。3是企业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制定有效劳动人事计划,进行人才预测的重要前提。5岗位评价的基础,岗位评价又是建立、

12、健全工资制度的重要步骤。劳动定额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生产一定量的合格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预先规定的活劳动消耗量的标准。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即时间定额(或者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时间定额就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项工作所必须消耗的工时;产量定额就是单位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成反比例。除以上两种形式外,劳动定额还可以采用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的形式。看管定额就是一个或一个组织同时应看管的机器设备的数量。服务定额是按一定质量要求,对服务人员在制度时间内提供某种服务所规定的限额。劳动定额的种类:现行定额、计划定额、不变定额、设计定额企业

13、人员计划制定的流程图示人员补充需求量的计算和考虑因素计划期内人员补充需求量“计划期内人员总需求量”“报告期期末员工总人数”“计划期内自然减员总人数”企业各部门对员工的补充需求量主要包括两部分: 1因各部门实际发展需要而必须增加的人员2原有员工因年老退休、退职、离休、辞职等原因发生了“自然减员”而需要补充的那一部分人员。人力资源信息库:是计算机运用于企业人事管理的产物,它是通过计算机建立的记录企业每个员工的技能和表现的功能模拟的总称,从中可获取企业每个员工的晋升、调动、解聘等方面的信息,它比传统的个人档案具有容量大、调用灵活方便,文字信息丰富充实等优点,能够确实反映员工流动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库的

14、分类:(1)技能清单:它的设计针对一般员工(即非管理人员)的特点,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集中收集每个人员的岗位适合度、技术等级和潜力等方面信息,为人事决策提供可靠信息。(2)管理能力清单:集中反映管理者的管理才能及管理业绩,为管理人员的流动决策提供有关信息。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幅度范围、管理的总预算、下属的职责、管理对象的类型、受到的管理培训、当前的管理业绩。企业人员需求预测的方法:(一) 集体预测方法:也称德尔菲预测技术。是归纳专家对影响组织发展的某一问题的一致意见的程序化方法。这里的专家可以是基层的管理人员,也可是高层经理,他们可以来自组织内部,也 可以来自组织的外部。总之,专家应该是对研究的

15、问题有发言权。目标是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预测某一领域发发展状况,适合于人力需求的长期趋势预测。(二) 回归分析方法:根据数学中回归原理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最简单的回归方法是趋势分析,即只根据整个企业回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员工数量的变动趋势对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作出预测。比较复杂的回归方法是计量模型分析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确定与组织中劳动力的数量和构成关系最大的一种因素,一般是产量或服务的业务量。(三) 劳动定额法:公式为N=W/q(1+R)(四) 转换比率法:适用于短期需求的预测方法。计算公式目前的业务量+计划期业务的增长量计划期需要的员工数量= _-目前人均业务量X(1+生产率的增长率)(五) 计算机模拟法:是最复杂也是最精确的一种方法。 保持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方法: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富余状态的人调往空缺职位。高技术人员出现短缺,可内部培训晋升或外部招聘。如短缺现象不严重,可延长工时并增加报酬。提高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替代人力资源的格局。聘用非全日制临时工和返聘退休者。制定聘用全日制临时工计划。解决人力资源过剩的方法:(1)永久性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律观念差的员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