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尊重并善待汉字同步练习苏教选修3.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271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尊重并善待汉字同步练习苏教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尊重并善待汉字同步练习苏教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尊重并善待汉字同步练习苏教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尊重并善待汉字同步练习苏教选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尊重并善待汉字同步练习苏教选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尊重并善待汉字同步练习苏教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尊重并善待汉字同步练习苏教选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重并善待汉字 同步练习1从造字法的角度判断下列汉字的类别。上 日 文 月 瓜 下 山 果 草 灸 炙贫 本 受 末 桐 案 闷 林 北 刃 采(1)象形字:_。(2)指事字:_。(3)会意字:_。(4)形声字:_。2辨识词语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字写在后边的括号里。 (1)按装( ) 编篡( ) 泊来品( ) 甘败下风( ) 食不裹腹( ) 脉博 ( ) 幅射( ) 大姆指( ) 竭泽而鱼( ) 出奇不意( ) (2)精萃 ( ) 打腊( ) 水笼头( ) 世外桃园( ) 走头无路( ) 渲泄 ( ) 蜇伏( ) 渡假村( ) 饮鸠止渴( ) 再接再励(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 A沉缅 扫描 精粹芦苇秆 励行节约 要言不烦 B蛰伏 树干 藉贯井冈山 翻天覆地 蜂拥而上 C瞄准 伸张 刍议副校长 翰墨丹青 渡过难关 D谙熟 蔓延 博弈年轻人 消费陷阱 彬彬有理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搏 挖墙角 一如既往 人情世故 不落窠臼 B青睐 老两口 死皮癞脸 声名鹊起 功亏一篑 C装潢 勘误表 老羞成怒 竭泽而渔 打架斗殴 D脏款 明信片 满腹经纶 世外桃源 众口铄金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浏览 拢络 张慌失措 唉声叹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既使 翔实 跌宕起伏 流光异彩 不敢越雷池一步 C厮杀 弛缓 流芳百世 势不两立 业精于勤,荒于嬉

3、D歉收 贸然 两全其美 蛛丝蚂迹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化妆品 化装游行 陷阱 甘败下风 豆付渣工程 B. 腊烛 别具风采 安详 食不裹腹 好了伤疤忘了痛 C. 园珠笔 有张有驰 弘扬 循规蹈矩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D. 攀缘 始作俑者 翔实 词不达意 乱点鸳鸯谱7在下列各组词语中,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赔偿 如火如荼 脑怒 矫揉造做 宰相肚里好掌船 B摄像 读书札记 怄气 怄心沥血 手无缚鸡之力 C座标 罄竹难书 赌博 没精打彩 不致重蹈覆辙 D棘手 苦心孤诣 塑像 棵粒归仓 化干戈为玉帛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斡旋

4、发轫 沉缅 大致就序 绵里藏刀 B蛰伏 亲睐 鱼竿 正襟危坐 鞭辟入里 C坐落 灌注 妥帖 恣意妄为 至高无上 D偶而 炫目 份额 励精图治 蜕化变质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水份 浑浑噩噩 淳厚 汗流浃背 稳坐钩鱼台 B元宵 望文生意 发愤 仗义直言 万变不离其宗 C冬蛰 元气大伤 滥调 兴高采烈 树倒猢狲散 D怄气 师心自用 萦怀 遗笑大方 天下乌鸦一般黑10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竣工 一诺千斤 妨碍 得不偿失 一如既往 B贻误 娇生惯养 撤销 焚膏继晷 不胫而走 C矫健 自圆其说 版画 嘻皮笑脸 墨守成规 D脉搏 千钧一发 熟稔 措手不及 蓝天白云

5、11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手饰 木讷 事过境迁 兢兢业业 身体力行 B编纂 卷宗 出类拔粹 味同嚼腊 以德报怨 C气慨 糟蹋 过犹不及 首屈一指 安装电话 D矜持 粗旷 风雨飘摇 并行不背 相形见绌12下列各组词语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矫健 暇想 膨胀 不假思索 不胫而走 B陷井 商榷 坟茔 誓不两立 卷帙浩繁 C湛蓝 斑烂 彗星 群英汇萃 安营扎塞 D忸怩 诙谐 折叠 一蹋糊涂 鸿篇巨制1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提名 金榜题名 代劳 以逸待劳 钉扣子 B退化 蜕化变质 违反 违犯宪法 一幅画 C毕竟 必恭必敬 轻慢 轻歌慢舞 涨红脸 D

6、旁证 旁征博引 国事 共商国是 一杆秤1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2006年斯诺克全国锦标赛开始了首轮比赛的争夺。赛事头号种子丁俊晖亮相,比赛中小晖打出单竿122分,这也是本次比赛到目前为止的单竿最高分。B.短短10分钟的东方神韵融入了中国戏曲、中国水袖、中国武术、岭南音乐等最能代表中国的多种元素,把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神和生机勃勃的时代精神有机完美地统一起来。C萨达姆死了。枭雄还是英雄?暴君还是伟人?在中东复杂的利益纷争和宗教交错中,在民族利益与民主追求的缠绕中,萨达姆已经“盖棺”,却无法“定论”。D不过花在巨大的场面上:满地的菊花、演员金黄的服饰、金壁辉煌的宫殿以及千军万马的画

7、面。不过看过黄金甲后,你会觉得,完全不必如此花费,就能把一段复仇的故事讲明白。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一年之季在于春。随着春季的到来,广大农民都在准备增加农田投入,但往往受到假冒伪劣农资的坑害。B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C整个江面广袤而深远,慑人魂魄的是那种拙朴博大的神韵,以及艰忍不拔的精神。D“无偿献血 无尚光荣”。3月8日,妇联的几位同志走向献血车,以此庆祝自己的节日。1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北京青年报载文指出:“高薪养廉”犹如“缘木求渔”,是不可行的;高薪的滋养是靠不住的,可以依靠的只能是

8、法律。B全国大学生辩论总决赛可谓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场上的选手唇枪舌剑,居理力争,场下的观众热情高涨,掌声连连。C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向社会作出承诺:对于群众的署名举报,各级检察院会在3个月内给予答复,告之查办结果。D解散多年的英国“辣妹”组合五位成员将重新聚首,参加慈善演唱会。虽然她们已青春不在,但歌迷对她们的复出还相当期待。1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近高考了,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要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一张一驰。B“网上阅卷”改革了传统的阅卷模式,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扫描技术,实现了全程监控,提高了阅卷质量。C西夏用兵史话中的一些历史资料比较可靠,虽然不多,但

9、很可贵,因为它是第一手资料,没有被篡改过。D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历来讲究礼义廉耻忠孝仁爱,现代的中学生应当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为了纪念邓小平逝世九周年,缅怀一代伟人,凤凰卫视2月17日晚播出了专题片永远的邓小平,其中首次批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容。 B电信体制改革后,手机用户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固定电话,手机也成为百姓不可或缺的通迅工具。 C承载了港城人众多企盼的“东部公交”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串联东西金色走廊的快捷高效的便民公交将在下月如期上路。 D激光武器可以部暑在卫星和太空站上,能干扰、致盲和摧毁对手位

10、于轨道上的军用卫星。参考答案1(1)象形字:日 文 月 瓜 山 果 (2)指事字:上 下 本 末 刃(3)会意字:炙 贫 受 林 北 采 (4)形声字:草 灸 桐 案 闷 2(1)安装 编纂 舶来品 甘拜下风 食不果腹 脉搏 辐射 大拇指 竭泽而渔 出其不意 (2)精粹 打蜡 水龙头 世外桃源 走投无路 宣泄 蛰伏 度假村 饮鸩止渴 再接再厉 3 C(A沉湎、厉行节约,B籍贯,D彬彬有礼) 4C(A项,“挖墙角”应为“挖墙脚”;B项,“死皮癞脸”应为“死皮赖脸”;D项,“脏款”应为“赃款”) 5C(A“拢络”应为“笼络”;B“既使”应为“即使”,“流光异彩”应为“流光溢彩”;D “蛛丝蚂迹”应

11、为“蛛丝马迹”,“万事具备”应为“万事俱备”) 6D(A“甘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 豆付渣”应为“豆腐渣”;B“腊烛”应为“蜡烛”,“食不裹腹”应为“食不果腹”;C“园珠笔”应为“圆珠笔”,“有张有驰”应为“有张有弛”)7C(A“脑怒”为“恼怒”,“造做”为“造作”,“掌船”为“撑船”;B“怄心沥血”为“呕心沥血”;C“座标”为“坐标”,“没精打彩”为“没精打采”;D“棵粒归仓”为“颗粒归仓”)8C(A、“缅”应为“湎”;B、“亲”应为“青”;D、“而”应为“尔”) 9C(A“水份”为“水分”,“钩鱼台”为“钓鱼台”;B“望文生意”为“望文生义”,“仗义直言”为“仗义执言”;D“遗笑大方”为“贻笑大方”) 10A(“一诺千斤”应为“一诺千金”) 11A(手首; B粹萃、腊蜡;C慨概、尤犹;D旷犷、背悖) 12B(井阱、誓势; A暇遐;C烂斓、汇荟、塞寨;D蹋塌) 13C(轻歌慢舞的“慢”应为“曼”) 14C(A项“竿”应为“杆”,B项“渊”应为“源”,D项“壁”应为“碧”) 15B(A“一年之季”应为“一年之计”。C“慑”应为“摄”,“艰忍”应为“坚忍”。D“尚”应为“上”) 16C(A项应为“缘木求鱼”,B项应为“据理力争”,D项应为“青春不再”) 17B(A、“驰”改为“弛”;C、“篡改”改为“窜改”;D、“礼义之邦”改为“礼仪之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