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优质课件)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2722510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优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优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优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优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优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优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优质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 背景 1 国内 1925年 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 复 但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基础薄 弱 2 国外 处在资本主义国家封锁 包围下 2 目的 P135 3 过程 1 方针的提出 1925年联共 布 十四大 2 三个五年计划 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 名 称时 间主 要 成 就 第一个五 年计划 由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第二个五 年计划 第三个五 年计划 苏联 一五 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 第聂伯河水电站 1928 1932年 1933 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

2、产 总产值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 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 材料二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材料二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斯斯 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 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 殖民地殖民地 了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 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了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 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 接税 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 价格接税 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 价格 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结果 农业生产遭结果 农业生产遭 到了严重破坏 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 曾发到了严重破坏 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

3、内 曾发 生两次较大的危机 生两次较大的危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 毛泽东在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 苏联 材料三 毛泽东在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 苏联 片面地注重重工业 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因而造成市片面地注重重工业 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因而造成市 场上的货物不够 货币不稳定 场上的货物不够 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第五卷 请思考 苏联的工业化是如何进行的 请思考 苏联的工业化是如何进行的 牺牲农业 牺牲农业 轻视轻工业轻视轻工业 片面发展 片面发展 重工业重工业 4 特点 1 优先发展重工业 牺牲农业 轻视轻工业 2 追求高速度 3 指

4、令性计划 或政府主导 5 巨大成果 苏联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 系 从一个依赖西方的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6 问题 P136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 是走怎样的道路 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同资本主义国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同资本主义国 家有何不同 其主要理由是什么 家有何不同 其主要理由是什么 探究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在在 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 由于 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 需要的投资少 资本周转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 需要的投资少 资本周

5、转 快 获得利润也较容易 所以在那里 轻工业成为工快 获得利润也较容易 所以在那里 轻工业成为工 业化的头一个对象 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 轻工业积业化的头一个对象 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 轻工业积 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 这才轮到重工业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 这才轮到重工业 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 造成重工业发展 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 造成重工业发展 的条件 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的条件 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 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 没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 没 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

6、工业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 如果这事做迟了 就要失败 如果这事做迟了 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斯大林选集 下卷下卷 请思考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是走怎样 请思考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是走怎样 的道路 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的道路 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先轻工先轻工 业 后业 后 重工业重工业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在在 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 由于 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 需要的投资少 资本周转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 需要的投资少 资本周转 快 获得

7、利润也较容易 所以在那里 轻工业成为工快 获得利润也较容易 所以在那里 轻工业成为工 业化的头一个对象 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 轻工业积业化的头一个对象 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 轻工业积 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 这才轮到重工业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 这才轮到重工业 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 造成重工业发展 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 造成重工业发展 的条件 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的条件 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 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 没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 没 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有重工业

8、就无法保卫国家 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 如果这事做迟了 就要失败 如果这事做迟了 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斯大林选集 下卷下卷 请思考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是走怎样请思考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是走怎样 的道路 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的道路 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发展轻工业投发展轻工业投 资少 周期短资少 周期短 见效快 可 见效快 可 以为重工业积以为重工业积 累资金累资金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在在 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 由于 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 需要的投资少 资本

9、周转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 需要的投资少 资本周转 快 获得利润也较容易 所以在那里 轻工业成为工快 获得利润也较容易 所以在那里 轻工业成为工 业化的头一个对象 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 轻工业积业化的头一个对象 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 轻工业积 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 这才轮到重工业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 这才轮到重工业 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 造成重工业发展 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 造成重工业发展 的条件 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的条件 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 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 没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

10、 没 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 如果这事做迟了 就要失败 如果这事做迟了 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斯大林选集 下卷下卷 请思考 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同资本主请思考 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同资本主 义国家有何不同 主要理由是什么 义国家有何不同 主要理由是什么 优先发展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理由 理由 苏联面临帝苏联面临帝 国主义的包围 为国主义的包围 为 了保卫国家 必须了保卫国家 必须 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 农业全盘集体化二 农业全盘集体化 1 背景 2 过程 1 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2 工业发展的需要 3

11、 发展粮食生产 缓解粮食危机 1 1927年联共十五大提出方针 2 1937年基本完成 农业集体化 道路大致可 概括为 在很短的时期内 通过群众运动 的方式 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 土地集中起来 组成劳动组合式集 体农庄 消灭富农阶级 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派工人下乡 向农村增派管理干部 提高农民 的文化与技术水平 加强对农庄的 领导 以期在不长的时间内实行农 业集体化 评价 农业集体化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 成 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全盘集体化运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 它违背了列宁提出的 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原则 集体化运动中 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

12、把农民束缚在 农庄里 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甚至连迁徙自由也受到 限制 政府忽视农民的物质利益 限制城乡间的商品货币关系 用超经 济手段从农民身上拿走很多 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 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严重阻碍了苏 联经济的发展 全盘集体化运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 它违背 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原则 集体化运动中 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 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 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 主权 甚至连迁徙自由也受到限制 政府忽视农民的物质利益 限制城乡间的商品货 币关系 用超经济手段从农民身上拿走很多 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 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强制

13、加入 违背自强制加入 违背自 愿原则 愿原则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挫伤农民积极性 挫伤农民积极性 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笑容的背后会笑容的背后会 是什么呢 是什么呢 3 评价 1 积极 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 促进 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为苏联 农业机械化 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2 消极 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挫伤农 民的积极性 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三 斯大林模式 1 概念 20世纪20 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 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

14、治经济体制 它 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社会 主义模式 2 形成的历史背景 1 国际形势 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 战争威胁之中 2 国内形势 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根本 原因 3 个人因素 斯大林的个人专断 3 形成过程 它是在实行工业化建设和农业 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4 形成的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5 特点 1 经济上 高度集中 指令性计划 排 斥市场调节 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 政治上 高度集权 干部任命制和终 身制 3 文化上 高度划一 思想文化单一 个人崇拜 6 评 价 从当时形势和长远情况两方面 谈谈你对斯大林 模式的认识 1 使苏联得以集中

15、全国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解决 刻不容缓的难题 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并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从长远来看 它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 响到农业 轻工业的发展 样样管 统统包的指令性计 划 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在当时的形势下保证了党对 新生政权的领导 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稳定 但从 长远看 它极易滋生个人崇拜 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遭到严重破坏 3 高度划一的思想文化模式虽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 的意志 但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1 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

16、化不同之处在于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步进行 C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 由城市扩展到 农村 2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 个人崇拜现象的出现 B 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C 全国大清洗运动结束 D 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课堂检测 A B 3 1932年以前 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未超过1913 年的水平 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 导致以上情况出 现的原因有 苏联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苏联农业集体 化过程存在失误 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导致农 村劳动力短缺 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农业落后 A B C D 4 对苏联20世纪三十年代的评述 不正确的是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B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D 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社会主义民 主和法制 D B 拓展 中苏农业改造比较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但也 遗留了一些问题 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但 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停 滞状态 影响 自愿互利 但后期改造 过快 强制推行方式 变成合作社农民消灭富农 富农政策 落后的小农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