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张炎《忆旧游 登蓬莱阁》原文、译文、赏析(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09069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张炎《忆旧游 登蓬莱阁》原文、译文、赏析(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张炎《忆旧游 登蓬莱阁》原文、译文、赏析(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张炎《忆旧游 登蓬莱阁》原文、译文、赏析(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张炎《忆旧游 登蓬莱阁》原文、译文、赏析(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张炎《忆旧游 登蓬莱阁》原文、译文、赏析(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张炎《忆旧游 登蓬莱阁》原文、译文、赏析(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张炎《忆旧游 登蓬莱阁》原文、译文、赏析(通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忆旧游登蓬莱阁 忆旧游登蓬莱阁张炎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译文】问蓬莱仙山在何处,眼前风月依旧人事已非,江天空阔客子形单影只。不要说神仙事,神仙并不存在,只有放弃俗世的纷扰,才是真正的神仙。应笑我多少次独醒烂醉,松阴之下把石磴扫个没完。无奈贺知章一样的狂客难以招回,采得芳草无人可赠,我姑且小声吟咏孤单。转眼许多世事尽成陈迹,感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独自凭靠栏杆。天快

2、亮时大海上升起太阳,山腾如龙,人在梦境,一切尽入秋天幽深的变幻。又听到大江东去滔滔之声,山壑不生白云一片凄暗。我用尽目力远望寒天,惦念茂陵葱葱郁郁的柏林,不知他如今受到怎样的摧残。【注释】蓬莱阁:蓬莱阁是江南名胜之一,处于浙江绍兴卧龙山下。绍兴处于钱塘江、曹娥江、杭州湾的怀抱之中。登高一望,江天空阔。风景极为独特。周密、张炎等人曾于此处作诗吟咏。蓬莱:又称“蓬壶”、“蓬山”。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神山。列子汤问篇:“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与,一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醒醉:晏几道木兰花:“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

3、应有数。”石磴:山路上的石级。磴(dng):台阶或楼梯的层级。扫:描画。松阴:松树之阴。多指幽静之地。狂客:指唐诗人贺知章,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退居于绍兴镜湖之滨。2采芳:欲采芳草,无人可赠。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微吟:小声吟咏。词人感到孤独,无以排忧,只好微吟以求慰藉。俯仰:低头和抬头,形容时间很短。阑槛(lanjin)孤凭:独自凭靠栏杆。阑槛:同栏杆。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残夜:天快亮时

4、。卧龙和梦:见卧龙山在朦胧中的盘踞情状。山腾如龙,人在梦境。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秋冥:秋天幽深。不生云:云气蜇状,一片凄冷不动气象。正:恰好。目极:用尽目力远望。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东南。这里是指南宋帝王的陵墓。3【创作背景】此词为宋亡之后,诗人登临感怀之作。诗人于深秋之夜,独自登上蓬莱阁,凭吊山河,面对人世的大变和大自然的永恒,不觉感概生哀。【作品鉴赏】“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全词借势起笔,“问”字直接领起,带出登阁游览的总印象。“风月”从时间上写人事的变化。时间未变,而思念大变,令人倍感痛心。“万里江清”。从空间上写阁上眼界的空阔。“休说

5、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前面三句写景,此句转为抒情。从写景到抒情,转得虚灵。意为身历亡国巨变,要象神仙那样出世吗?但神仙并不存在,不值得追求的。作者是南宋遗民,他认为只有放弃俗世的纷扰,才是真正的“神仙”。世上有蓬莱阁一类景物可供幽赏,这正是“神仙”的“安身立命”之地。“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以“醒醉”、“扫磴”的活动来表示,含蓄表达中点明“游”字。“石磴”即用“松阴扫石磴”句。“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笔触之处又回转蓬莱阁。“松阴”扫“石磴”,已有“独”意。“采芳难赠”化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诗意,欲采芳香,无素心人可赠。词人感到

6、孤独,只好“任”之,只好“微吟”自寻慰藉而已。“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意接上片总括游踪。世事的变化和此行的孤独。所云“俯仰”之间,许多世事尽成“陈迹”,抒发了物人皆非之感慨。感物中怀人念远中伤逝,忧愤加深。“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写天亮前所见景色。“海日生残夜”,写残夜所见卧龙山在朦胧中的盘踞情状。山腾如龙,在人梦境。作者思绪跳动,从残夜到天明,从日色到江声。“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不生云”,云气蜇状,自为一片凄冷不动气象。“正目极空寒”,从恢强飞动转到冷峭幽寂。“萧萧汉柏愁茂陵”,结句上接“目极”,意却向远处延伸。此句含意无限,是遗民心事的点睛之笔。“愁”

7、字,点出“茂陵松柏”与此时、此地、此心的关系。【名家点评】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评这首词时讲:“后阕愈唱愈高,是玉田真面目。”“愈唱愈高”,因情所致,愈来愈激动,在词的节奏抑扬顿挫,高低相间,高低相抑,词笔极为婉约幽峭。【作者简介】张炎(1248-1319)南宋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

8、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还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阅读训练】1“风月依然,万里江清”是如何从时空角度来写蓬莱阁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2.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风月依然”是从时间角度写蓬莱阁风月未变,暗写人事的变化;“万里江清”是从空间的角度写蓬莱阁上眼界的空阔。(2分)时空结合,今昔结合,曲折地表达出词人于风物的不变中思国家的大变动,内心痛楚难言。(3分)2.前三句写词人登阁独自凭栏,感慨世事的变化和此行的孤独,词人感物怀人,念远伤逝,满心忧愤。从残夜到天晓,从日色到江声,从凄冷不动的气象到松柏萧萧的茂陵,词人融情于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愁。(每点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