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07291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声慢教学设计 李清照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教材分析】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写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3.情感目标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

2、孤高的灵魂。【教学重难点】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教学媒体】课件、名家朗读视频、诵读配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二、引入自学1猜一猜对联内涵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哪篇作品?)万古愁心的乱世美人(哪位作家?)2.整体感知 读完这首词,你觉得最能概括全词的感情的字是哪个字?愁 那么显而易见,这首词的主

3、旨句是哪一句话?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合作研学,展示激学(一)读一读读出感情既然是一首充满着愁绪的词,那我们朗读时该如何传达这愁情呢?有没有哪位同学原意试一试?梁启超先生评论声声慢时曾说:“那种茕独栖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因而,我们朗读时应该用低沉悲戚的语调和较为缓慢的语速。又因各句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所以在词语的断连、重音、拖音等的处理上也应不同。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名家是怎么朗读的。感受之后我们一起配合音乐分角色来朗读。(二)品一品如何写愁 只是在我们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愁绪了,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 词人是怎样来抒

4、发自己的“愁”情?1.直接写愁 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 动作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 环境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沉痛凄厉 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悲苦愁绝(幻灯片6)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种悲苦凝绝的感情给咱们读出来。2.间接写愁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请一位同学配

5、乐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学生: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2)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探讨明确:酒 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 渲染愁情雁 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黄花 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梧桐 一叶知秋 牵愁惹恨细雨 雨滴梧桐 却敲碎人心 哀伤愁丝的象征注意:(1)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酒:愁文化 风:渲染愁情 雁: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黄花:憔悴的容颜 梧桐:牵愁惹恨 雨:哀伤愁丝(2)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

6、和情感。(幻灯片17)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梧桐 细雨 全班同学齐读一遍(三)议一议为何生愁1.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

7、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幻灯片20)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2.概括本词主旨:词人通过运用叠字和借景抒情,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境,抒发其饱经国破家亡夫丧后

8、的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3.课堂小结:“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词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4.赞一赞: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诗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四、精读领学比一比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特点:1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和点绛唇(引领学生回忆朗读,配有短小欢快的音乐)从如梦令和点绛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明确:开朗 活泼 快乐是的,因为

9、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其父李格非是北宋文学家,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渥,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和点绛唇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下面,同学们先带着黑板上的问题自由朗读这首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2.总结李清照南渡前后词不同的区别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前: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感情笃厚;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书画丢失。时间段内容情感风格代表作前期生活情趣闺怨离愁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如梦令醉花阴后期悼亡之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声声慢五、反馈固学 1.

10、背一背,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怀,向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2.写一写我为清照写碑文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但我相信,她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丰碑,只是这碑上还缺少碑文。这碑文就交给同学们来写吧。声声慢教学反思1.较好地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使教师的合适的指导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知识能力及态度价值观建构、个性发展等有机结合,使经典作品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了。2.课前能布置有价值的预

11、习(寻找问题),这是在学生个人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思考结果呈现,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颇有价值的预习。课堂上,能根据时间的有限性,使学生的讨论、教师的点拨等基本上做到恰到好处、见好即收,从而保证了课堂效率。课后作业中,有让学生继续深化思考的题目,使学生的学习得以延续而且是与生活相沟通、与生命完善相融合的深度延续。3.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还是显得不够理想,主要是针对性和深度、灵活性、艺术性不够。因为所面对的已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分清什么是廉价的表扬、什么是有分量的激励,他们能感到什么是敷衍性的搪塞、什么是真诚的回应。相当长时间以来,语文课堂冷漠化现象相当突出,原因很多,但课堂上缺乏真诚的

12、师生交流及感情互促互悦,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此中,教师的冷漠恐怕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想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对学生真诚而经常的激励,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激励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新课标提倡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中的一种体现。在这方面,本人还很欠缺。4.课堂语言还有欠精练、欠流畅、欠艺术,应勤学苦练、力臻完善。声声慢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李清照晚年的重要代表作,是一篇千古绝唱,词情凄清,催人泪下,是一篇写 ”愁”的名作,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

13、寞心境。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的婉约风格;过程和方法:诵读课文,鉴赏分析,比较探究;情感态度:感受声声慢的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回顾这节课,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从学生课堂的表现看,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也较好,但是自我反省,还有很多不足: 1.朗读不够教读古典诗文,一定要以读带动教学的进程,“读”,不仅是老师的范读,还有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读,但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读,必须让学生明白,“我读这一遍,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也就是“带着问题读课文”,而我在讲课时,没有处理好这一点。学生读懂了,读透了,方可进入诗的意境,然后,学生们才可

14、带着感情读出韵味来。 2.在“写愁”步骤中我要求学生从词中找出相关描写愁的意象并进行分析,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作者宣泄“愁情”的切入口,在教学中更利于操作, 但却无形中削弱了对整体词句的品读,使词作的分析有些支离破碎,“愁”的深度和浓度都变浅、变淡了。因此我觉得诗词的赏析一定不要驾空,意象的品读要融入具体词句,边读边品,每分析完一个意象,应用精炼的总结性语言帮助学生提升对此意象的把握和其与全词的内在联系。不宜纯粹脱离感情基础去找一些景致。3.课堂内容的安排还是有些多,使得以上环节不能充分展开。所以另外一个班开始重新整理思路,确定从以下三个对比点入手:1.声声慢与乡愁比较。突出意象对表达诗

15、歌情感的重要作用。2.声声慢与如梦令比较,借以明确李清照创作的两个阶段。3.声声慢于醉花阴比较,让学生分析“愁”的不同层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它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忧愁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特别是秋季天气时暖时寒的时候,最难以保养调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秋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