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07225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缺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拉萨北京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24.左传中有多处对家臣的记载。家臣在西周时期为卿大夫管理私家政务,“不敢知国”,而春秋时期发展成“执国命”的“陪臣”,甚至发动叛乱。对此孔子感叹:“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权力下移,制度破坏 B.诸子蜂起,百家争鸣C.改革变法,君主专制 D.土地私有,经济发展25.史载,秦汉时期宰相相对较少,如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到了唐朝,任职宰相的人越来越多,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唐朝时期宰相人数增多的目的在于A.加强中央集权,宰相轮番执政 B.限制世家大族,控制地方政府C

2、.顺应科举需要,整顿官吏队伍 D.分割宰相职权,调整中央官制26.在宋代之前,周世宗由于开封仓储不足,而下诏允许在汴河上设立邸店;宋太祖即位后,在965年下诏允许开夜市。景祐年间,宋朝廷正式下令允许商人只要缴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店铺。据此可知,这些诏令A.逐步突破了汉唐的坊市制度 B.改变了之前重农抑商的政策C.提高了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 D.满足了仓储不足的现实需要27.下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统计数据,而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合理的认识是费用战争战争赔款支出军费第一次鸦片战争1960万两约4000万两第二次鸦片战争1600万两约4000万两

3、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清政府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停滞C.战争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28.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C.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D.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29.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文化论争中,杜亚泉认为中国文化虽不完美,但基本精神没有错,若能补以西方文化优点,便可成为救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真理;李大钊认为东西方文明虽有诸多差异,但“互有长短”。据此可知,二者A.注重比较东西方

4、文化的优劣 B.仍未超脱“中体西用”的范畴C.批判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D.主张西方文明更适合时代要求30.日内瓦会议开始时,周恩来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说:“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力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段话表明,中国政府A.开始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公认准则C.推动了印度支那局势走向缓和 D.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促进会议取得成功31.我国现行宪法通过于1982年,至今已经经历了1988年、1993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修正案,对其进行修改。下

5、列内容属于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的是A.“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32.十二铜表法规定:“伤害他人的四肢或使之分离、若不能成立和解时,准予报复。”公元前3世纪阿奎利亚法则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者,应对其所有人赔偿被害物于杀害前一年内与最高价额相当的金额。”以上变化反映了罗马法主张A.借助惩罚报复手段维护私有财产 B.按律判决以保护平民利益C.通过文明法治形式打击侵权行为 D.轻罪轻罚以尊重基本人

6、权33.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采纳了麦迪逊的观点:“既要使中央的权力处于适当的最高地位,也不排除地方的权力,只要这些权利有利于政府。”由此可见,1787年美国宪法A.确立了三权分立与制衡机制 B.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C.调和了中央权力机构的矛盾 D.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政治的出现34.1922年10月,列宁强调:我们一直力求划清界限:搞明白什么事法律上满足任何公民与目前经济流转有关的要求,什么是滥用新经济政策。这表明列宁A.创造出新的国家资本主义呈现形式 B.开始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C.重视法治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作用 D.主张严厉打击新经济政策的反对者35.“有人认为从新航路开辟之

7、后全球化已经开始,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A会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B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C对各国来说均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D对当今中国来说是利大于弊40.材料一对于音乐,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各抒己见。颇具影响的是孔子的“礼乐”思想,他将音乐同社会的政教伦理相结合,强调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品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既“美”且“善”的礼乐时代已成为过去,代之而起的是“君乱臣谮、礼崩乐坏、战乱频仍、变风变雅”大作。于是,有一些学者提出了“非乐”“禁乐”

8、的主张,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墨子。墨子认为音乐兴盛和政治清明成反比,“现今权贵聚民财作器乐只为个人享乐,而丝毫无益于人民生活。官民听乐,必废国事,误农时而不利于社稷。听乐使官吏不治其事,农夫不治其田,妇女不理其机,影响国计民生之大局”。摘编自林林从墨子“非乐”谈他的音乐思想材料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而他对音乐的表达亦对整个西方思想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柏拉图试图通过音乐的教化而使城邦公民达到对美的热爱。柏拉图认为音乐不是一种无谓的消遣和享乐,其使命是教育人们达到精神上的和谐,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陶冶人们的情感。柏拉图规定在他的“理想国”中,音乐教育是一切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他认为,

9、音乐和体育的结合使人身心和谐,应当把音乐教育和体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对身体用体育,对心灵用音乐。摘编自柏拉图音乐思想初探(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墨子对“乐”的不同态度,并对材料中墨子的态度进行简要评价。(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与孔子对音乐社会作用的共同认识及其产生的相似背景。(10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历史资料1517世纪原产美洲的烟草、西红柿、花生、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欧洲、亚洲、非洲,小麦、水稻、甘蔗等物种由欧洲传入美洲1839年英国工厂工人总数为419560人,其中女工为242296人1919年从巴黎到布鲁塞尔的

10、国际民舷客运航线开通2015年中国“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为91217亿元美国“黑色星期五”当天网购销售额为272亿美元提取材料信息,以“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为视角提炼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论述充分恰当。)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议会传统形成后,上院的权力和地位长期高于下院。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选举权,取消上院对下院议员的提名权,但上院仍然有否决和修改下院通过的法案的权力。一直到20世纪初,上院经常利用否决权使下院通过的议案不能成为法律。1911年的议会改革在首相阿斯奎斯斗争下,上院被迫作出了让

11、步,通过法律确立了下院的财政立法权,对于预算案上院只能搁置一个月,在其他公议案上,上院可延搁两年,但如果连续三次在下院获得通过,可以直接交由国王批准成为法律,无须经上院同意。而且这个法案明确宣布“想要用一个建立在群众基础上而不是世袭基础上的第二院去代替现在所有的上议院”。1949年颁布的议会法是1911年议会法的补充,它规定只能由下院提出财政议案,上院没有修改和否决的权力,同时将上院延搁下院通过议案的时间缩减为一年。英国议会制度(1) 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特点。(6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9分)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

12、料苏联政府为了实现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构想,于(1941年)9月24日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莫斯科集会,签订了三国协定,规定英、美在短期内供给苏联武器和物资,苏联则为英、美军事生产提供原料,三国协定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0月30日,罗斯福代表美国政府宣布给苏联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11月7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为向苏联提供军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吴于廑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1) 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和西方关系发生的变化。(6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所构想的集体安全体系实现的过程。(9分)46.【历

13、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孙家鼐(18271909),安徽寿州(今寿县)人。1895年11月,康梁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北京成立强学会,以救亡图存为宗旨。孙家鼐希望借助强学会“洞中外之情形,保国家于久大”,他为强学会“代备馆舍,以供棲止”,还列名于强学会。但当强学会中一些人“讲学之外,谋政治之改革”之时,孙便“虑生事”,欲“罢之”。他在议核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指出,办京师大学堂必须参酌西方各国大学堂章程并加以变通使之切合中国实际;明确要求京师大学堂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1898年7月17日,孙家鼐上疏,追述他曾晋呈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汤寿潜的危言、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三书,“其书皆主变法,臣亦欲皇上留心阅看,采择施行”。但他认定中国只能“次第施治”“谋定后动”,试图以抗议的思想来规定新政范围即寓有反对,阻止康梁激进变革之意。摘编自汤奇学、李霞论戊戌维新时期的孙家鼐(1) 根据材料,概括戊戌维新时期孙家鼐的思想动态。(6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维新时期孙家鼐思想特征及原因。(9分)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