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六 原子物理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04498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六 原子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六 原子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六 原子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六 原子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六 原子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六 原子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六 原子物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六原子物理一、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9分)1.2020江西七校联考下列关于近代物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B.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剩下1个氡原子核C.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一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2.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用光子能量为E1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看到三条光谱线,用光子能量为E2的光照射该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看到六条光谱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2=2E1B.E22E1C.E1E22E1D.E112 eV3.图示为氢

2、原子能级图以及氢原子从n=3、4、5、6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四条光谱线,已知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光子的波长为656 n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A.四条谱线中频率最大的是HB.用633 nm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3能级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D.如果用能量为10.3 eV的电子轰击,可以使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二、多项选择题(共13小题,52分)4.自然界存在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并非只发生一次衰变就达到稳定状态,而是要发生一系列连续的衰变,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如90232Th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变成了82208P

3、b,已知90232Th、粒子、粒子、82208Pb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已知90232Th的半衰期是T,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个90232Th经过2T时间后还剩2个B.从90232Th到82208Pb共发生6次衰变和4次衰变C.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的弱D.一个90232Th衰变成82208Pb释放的核能为(m1-m2-m3-m4)c25.氢原子光谱如图甲所示,图中给出了谱线对应的波长,玻尔的氢原子能级图如图乙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可见光的频率范围约为4.21014 Hz7.81014 Hz,则()A.H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

4、小于H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B.图甲所示H、H、H、H四种光均属于可见光范畴C.H对应光子的能量约为10.2 eVD.H谱线对应的跃迁是从n=3能级到n=2能级6.2018年,全球核能投资峰会(GNIS)在伦敦举行,探讨新能源时代全球背景下,新核电面对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与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有关B.90234Th发生衰变后,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C.铀核(92238U)衰变为铅核(82206Pb)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D.一块纯净的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它的总质量仅剩下一半7.如图所示为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实验的示意图,现

5、用频率为1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为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P移动到a端时,电流表中仍有电流通过B.当P向b端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可能不变C.改用频率小于1的光照射,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D.改用频率大于1的光照射,电流表中可能无电流通过8.太阳内部不断地进行着大量的核反应,12H+13H24He+X+E是其中的核反应之一,E为核反应过程释放的能量.已知12H的比结合能为1.09 MeV,13H的比结合能为2.78 MeV,24He的比结合能为7.03 Me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中子B.该核反应为衰变C.E=3.16 MeVD.24He

6、比13H、12H更稳定9.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92235U的裂变方程为92235U56144Ba+3689Kr+201nC.原子核内的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衰变的原因D.如果能稳定地输出聚变能,世界上将不再有“能源危机”10.图示为由子与质子构成的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如一个能量为123 eV的光子被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吸收,氢原子吸收光子或放出光子遵循玻尔原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氢原子最多会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该氢原子不可能放出能量为123 eV的光子C.该氢原子可能放出能量为1 897.2 eV的光子D.该

7、氢原子可能放出能量最大为2 311.5 eV的光子11.下列关于衰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数守恒,所以不会出现质量亏损B.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C.92238U衰变为86222Rn要经过4次衰变,2次衰变D.已知镤231的半衰期为27天,则10个镤231经过27天后一定还剩下5个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从而证实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B.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D.把放射性元素密封于铅盒中可减缓放射性元素的

8、衰变13.核子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变化规律是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的B.由此变化规律可知,图中原子核G的比结合能最大C.原子核F裂变成原子核D和E的过程要吸收能量D.原子核A和B聚变成原子核C要放出核能14.研究光电效应实验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乙可知,c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B.若将a光换成c光来照射阴极,阴极材料的逸出功将减小C.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光电流一定增大D.a、b是同一种入射光,且a的强度大于b的 15.2019浙江杭州二模小宇同学参加学

9、校的科技嘉年华活动,设计了一个光电烟雾探测器.如图甲所示,S为光源,射出光束,当有烟雾进入探测器时,如图乙所示,来自S的光会被烟雾散射进入光电管C,当光射到光电管中的钠表面时会产生光电流,当光电流大于10-8 A时,便会触发报警系统报警.已知钠的极限频率为6.001014 Hz,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c=310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该探测器正常工作,光源S发出的光的波长不能小于0.5 mB.金属钠的最小逸出功为4 eVC.光源S发出的光能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光越强,光电烟雾探测器灵敏度越高D.若射向光电管C的光子有5%会产生光电子,当报警系统报警

10、时,每秒射向光电管C中的钠表面的光子最少数目N=1.251012 个16.2019湖北武汉5月模拟2760Co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2760Co2860Ni+-10e,其半衰期为5.27年.已知2760Co、2860Ni、-10e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光速为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m2+m3-m1)c2B.该核反应中释放出的射线的穿透本领比射线强C.若有16个2760Co,经过5.27年后一定只剩下8个2760CoD.粒子是2760Co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三、非选择题(共1小题,4分)17.光电效应实验中,用波长为0的单色光A照射某金属板时,刚好有光电子从金属表

11、面逸出.当用波长为02的单色光B照射该金属板时,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及A、B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1.D光电效应现象用波动说无法解释,而光子说可以完美解释,因此光电效应现象是光具有粒子性的有力证明,A项错误;半衰期是大量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的统计规律,四个氡核的衰变不满足该规律,B项错误;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项错误;大量处于n=4能级的激发态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光子种类最多为C42=6种,D项正确.2.C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光的谱线数N=n(n-1)2,当N=3时,n=3,E1=-1.51 eV-(-13.6 eV)=12.09 eV

12、,当N=6时,n=4,E2=-0.85 eV-(-13.6 eV)=12.75 eV,只有C正确.3.B频率最大的光子对应的能量最大,即跃迁时能量差最大,故氢原子从n=6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光子的频率最大,选项A正确;在氢原子跃迁过程中,吸收光子的能量应刚好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波长为633 nm的光子能量E=hc=1.96 eV,大于n=2能级与n=3能级之间的能量差,选项B错误;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是32、21或者是31,即有三种频率不同的谱线,选项C正确;如果用10.3 eV的电子轰击,基态氢原子吸收部分能量而受激发,选项D正确.综上,本题应选B.4.BC

13、半衰期是一个宏观统计的物理量,原子核数量比较少时不适用,A错误;从90232Th变成82208Pb,质量数减少了24,可知发生了6次衰变,再根据电荷数的变化,可知发生了4次衰变,B正确;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的弱,C正确;一个90232Th衰变成82208Pb释放的核能为(m1-6m2-4m3-m4)c2,D错误.5.ABD由氢原子光谱可知,H谱线波长最长,对应的频率最低,由光子能量公式E=h可知,光子能量最小,A正确;由电磁波谱可知,图甲所示的H、H、H、H四种光均属于可见光范畴,B正确;由E=hc可知,H对应光子的能量E=2.55 eV,C错误;H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为E=1.89 eV,根据

14、玻尔理论,对应的跃迁是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D正确.综上,本题应选B.6.B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A错误;衰变的实质在于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故新核的中子数减少,B正确;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减少10,质量数减少32,由质量数守恒知经过8次衰变,再由电荷数守恒知经过6次衰变,C正确;一块纯净的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后,有一半质量的原子核发生衰变,产生新核,所以剩下的总质量大于原质量的一半,D错误.7.AB当P移动到a端时,由于光电效应,依然有光电流产生,电流表中仍有电流通过,A正确;当滑动触头

15、向b端滑动时,UAK增大,阳极A吸收光电子的能力增强,光电流会增大,当射出的所有光电子都能到达阳极A时,光电流达到最大,即饱和电流,若在滑动P前,光电流已经达到饱和电流,当P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不变,B正确;因为不知道阴极K的截止频率,所以改用频率小于1的光照射,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电流表中不一定有电流通过,C错误;改用频率大于1的光照射时,依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D错误.8.AD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12H+13H24He+X+E中的X是中子,该核反应属于核聚变,A正确,B错误;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E=7.03 MeV4-1.09 MeV2-2.78 MeV3=17.6 MeV,C错误;由题可知,24He的比结合能比13H、12H的比结合能大,因此24He比13H、12H更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