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连22中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检测试卷(有答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704405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大连22中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检测试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大连22中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检测试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大连22中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检测试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大连22中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检测试卷(有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考试高二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数:100分 卷 I一、选择题:(本题共45小题,1-30各1分,31-45各2分,共60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RNA聚合酶、H+ B唾液淀粉酶、抗体、H2O CCa2+、中心体、尿素 DHPO42-、递质、胰岛素2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

2、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4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 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5.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C.组织细胞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血浆,至少穿过5层磷 脂分子 D.剧烈运动导致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6.图I为人体内物质交换示意图,图、表示反射弧 的部 分

3、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与图中e为同种结构 B.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可以存在于A中 C.图I中A、B、D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D.在反射弧中,兴奋在图、中的传递方向分别为 ba、ec7.下列关于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递途径,不正确的是 A.轴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B.轴突突触树突神经元细胞体 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8.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灭活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

4、以体液调节为主9.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A处是Na+ 内流形成的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一定是CAB D.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一定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 双向传导的和传递的10.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图不可表示突触小泡膜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等载体有关 C.若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面向图示膜的A面 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单分子层铺展在空气 水的界面上,则与水面接触 11.下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 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下列实验

5、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 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1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神经细胞膜外组织液Na+ 浓度低于正常值,则神经细胞兴奋性下降 B.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步的 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静息时会有多种物质进出细胞13.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 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

6、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14.下图是反馈调节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内酶活性下降,细胞耗氧量将减少 B.下丘脑能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节甲状腺活动,此时甲状腺 细胞构成了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C.切除垂体后,促释放激素的分泌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立即停止 D.垂体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所以它是内分泌腺的枢纽15.生命系统中,有很多物质在发挥作用时体现出特异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B

7、.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只能与靶细胞上受体特异性结合 C.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也体现了其特异性 D.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相结合16.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 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 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D.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17.关于激素反馈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属负反馈调节 B.促甲

8、状腺激素过量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正反馈调节 C.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使血糖浓度升高,属正反馈调节 D.性激素含量过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的分泌,属负反馈调节18.下列关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例如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 理是促进细胞的分裂 B.成人的血浆正常pH为7.35-7.45,在剧烈运动时,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 变为弱酸性 C.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有下丘脑和垂体 D.抗利尿激素能促进水在肾集合管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19.研究人员只以某种植物种子饲喂三只年龄、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实验鼠,一个月之后, 测定实验鼠血液中的甲状腺

9、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甲状腺激素仅为对照鼠 的一半,促甲状腺激素却比对照鼠多。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过多能促使甲状腺增生 B.该植物种子中可能缺乏碘元素,影响实验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C.实验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对照鼠少 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后可直接刺激B细胞 . B.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 C.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可参与细胞免疫,不可参与体液免疫 D.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甲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

10、具有了免疫能力,则物 质甲是抗体21.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浆细胞;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 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方框内细胞也是免疫细胞 A. B. C. D.22.2004年春季,东南亚及其他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禽流感与前两年欧洲地区的疯牛病 和口蹄疫一样,引起世界性的肉类食品进出口贸易恐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体液免疫对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的散播起抵制作用 C.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 D.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而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23.用生长素处理获

11、无子番茄和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处理获得无籽番茄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无籽番茄植株经植物组织培养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籽果实 C.三倍体西瓜无籽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无子西瓜属于单倍体植株 D.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变为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AAaa自 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5:124.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够通过调控细胞的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 B.密封储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协同调节果实发育和成熟 C.赤霉素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D.苹果果实的自然生长与乙烯有关而与生

12、长素无关25. 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一组激素是 A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B乙烯、脱落酸 C生长素、乙烯 D细胞分裂素、脱落酸26.如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该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 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则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 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我们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K值 D.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d点,灭害虫应在b点后开始27.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通过标志重捕法可以估算某种鸟类的数量 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

13、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28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可用图中“曲线X” 表示, 没有K值29.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J型和S型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BJ型所示增长仅决定于种群的内在因素 CJ型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Nt=

14、(N0)t D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30.以下对右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图示的肌肉中 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31.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反应 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32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 CATP的合成和分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33关于促胰液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