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704408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0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7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第I卷答题栏内)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B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C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

2、中可以燃烧,说明“纳米铜”的还原性比铜片更强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 质子数为27、中子数为33的Co原子:D. 的电子式: 3.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 氢氟酸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B.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 少量液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在液溴上加少量水液封4.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10(含苯环)的烃,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 B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消去等反应 C油脂在

3、一定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此反应称为皂化反应D. 丙烯酸(CH2=CH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互为同系物5. 下列离子或分子能够在指定的分散系中大量共存的是A. 空气中:SO2、NO、N2、NH3 B. 明矾溶液中:Na+、K+、CH3COO-、HCO3-C. 过量铁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Fe(CN)63-、NH4+、Cl-、NO3-D. 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X10-12 mol/L的溶液中:Ba2+、Na+、Cl-、NO3- 6.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0g丙醇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0 NA B. 常温常压下,

4、4.4 g CO2与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C.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 NA D. 80 mL 10 mol/L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Cl2的分子数为0.2 NA 7. 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用石磨电极电解饱和MgCl2溶液:B. NH4Al(SO4)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3+3OH-=Al(OH)3 C.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D. 用CaSO4治理苏打盐碱地:8. 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下列有关古代文献的说法,错误的是A明朝的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

5、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该段文字记载了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 B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指铜可以用铁来冶炼 C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记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D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是指加热时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9.下列相关表示错误的是10. 短周期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

6、次增大,W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W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质的沸点:ZXW B. 原子半径:ZYXW C. WX与ZX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D. 当W的化合价为4时,W与X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11. 向含有c(FeCl3)=0.2 mol/L、c(FeCl2)=0.1 mol/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B.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

7、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C. 向沸水中逐滴滴加0.1 mol/L FeCl3溶液也可得到Fe(OH)3胶体D. 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12.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未配平)。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每产生1 mol Cl-,转移2 mol电子B. 若FeO4n-中Fe的化合价是+6价,则n=2 C. 若n=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 FeO4n-具有强氧化性,一般其还原产物为Fe3+,可用作新型自来水消毒剂和净水剂13.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4. 下列对实验装置图、实验操作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A. 打开弹簧夹,由漏斗中

8、加水至产生液面差,液面高度差不变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 打开弹簧夹一段时间后,红墨水倒吸入导气管中,说明铁钉发生了析氢腐蚀C. 滴入浓硫酸后一段时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生了还原性气体D. 加热片刻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石蜡油分解只产生了乙烯15. 当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2转化率的是:降温恒容通入Ne(g) 增加N2的浓度缩小容器的容积A. B. C. D. 16. 已知:室温下,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17. 室温下,有关下列两种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两溶液中c(OH)相等B. 溶液的物质的量

9、浓度为0.01 mol/L C. 、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稀释后溶液的pH:D. 等体积的、两溶液分别与0.01 mol/L的盐酸完全中和,消耗盐酸的体积:18. 工业上用粗盐(含Ca2+、Mg2+、SO4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NH4Cl,实验室模拟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CO2 B. 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一定需要玻璃棒C. 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比较Na2CO3和NaHCO3晶体的热稳定性D. 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过量NaOH、Na2CO3、BaCl2 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 二、选择题(本题

10、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19. 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蓝色,对这些现象的正确解释是阴极:2H2O+2e=H2+OH,使c(OH-)c(H+) 阳极:2H2O4e=O2+4H+,O2将I氧化为I2, I2遇淀粉溶液变蓝阳极:2 I2e= I2, I2遇淀粉变蓝阳极2Cu4e+4I=2CuI+I2, I2遇淀粉变蓝A. B. C. D. 20. 常温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1、0.2 molL1的NaHCO3溶液中pH7,则溶液中:c(H2CO3)c(CO32-) B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近,0.1 molL-1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c(OH)c(H) C向氨水中逐滴滴入盐酸至溶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4+)c(Cl) D0.02 mol/L的NaOH溶液与0.02 mol/L的NaH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液:2c(OH)+c(C2O42-)=c(HC2O4-)+2c(H) 21. 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2+、Al3+、Cl-、SO42-、CO32-、AlO2-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 mol

12、/L,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B. 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Al3+、Cl-C.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H4+、Fe2+、Cl-、SO42-D. 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4+、Fe2+和Ba2+22. T1时,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结合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 min时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充入氮气 B在1020 min内,v(CO2) = 0.03 molL-1min-1 C若升温至T2时,反应的平衡

13、常数K=0.0625,则H0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标志着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3. 已知:H-H、O=O和O-H键的键能(kJmol-1)分别为436、496和462,则a为A. -332 B. -118 C. +350 D. +130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必做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6分)24. (11分)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与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常见的非金属固体单质,F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B、C是常见的强酸,D、G、I是常见的气体,D与I的组成元素相同,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I的大16。E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

14、表中第周期族。(2)D、G、I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写出其与过量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38.4 g F跟适量B的浓溶液反应,F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L(不考虑N2O4,气体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反应消耗B的物质的量是。25. (16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对能源的充分利用、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25时,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采用甲烷和氧气一步合成液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治理汽车尾气的反应是2NO(g)+2CO(g)2CO2(g)+N2(g),H0。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NO):n(CO)=1:2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图象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选填字母)。(3)一定温度下,在两个容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 kJ/mol。相关数据如下: c1_ c2 (填“”、“”、或“=”);Q=_。甲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4)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