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692553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有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_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 综 历 史24.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认为,万物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造物主” 创造的如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天地合气, 万物自生。”意思是天地是生命的本原,万物皆有始祖,所以要敬畏天地祖先。这些是A祖先崇拜盛行的历史原因 B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的缘由 D宗法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25在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唐代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直到今天,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A.是手工

2、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采取的自卫措施B.由于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导致的特殊现象C.保护了手工业工艺水平及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D.使官营手工业因此聚集众多高水平手工业工匠26唐太宗改革府兵制的三项措施:(一)增加军府的数量,且将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设置在关中;(二)兵将分离;(三)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但自备武器、粮食等这些措施使A.地方割据势力易于形成 B. 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C国家军务负担大大增加 D. 兵权集中到皇帝的手中27.关于核定地价,孙中山明确提出两个条件:第一按价征税,税率为百分之一;第二,当国家需要土地时,可随时按地契之价收买地主的土地。孙中山这种设想的考虑是A.防止社会革命

3、爆发 B防范地主弄虚作假C.防止地主垄断土地 D消除按面积纳税弊端28.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通过了张闻天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总结的决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路线和组织领导问题,但却没有提出政治路线的错误问题,反而确认“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而且讲得有根有据,连路线错误的暗示都没有。主要是因为A担心党内发生严重分裂 B缺乏稳定的政治大环境C错误性质没人认识清楚 D.政治路线问题并不重要29.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那么,在此之前,我国人民公社体

4、制下的农村经济制度是A国家所有、个体经营 B集体所有、集体经营C集体所有、三权分置 D国家所有,合作经营30我国政府最终确定每年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是因为A.1964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C.1980年的这一天,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D.2003 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31.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A.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 B.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C.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了重视32.下图为“卢德分子”破坏工厂机器的场景

5、,导致出现这一的原因是A劳力相对过剩,部分工人失业 B.生产技术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C新的部门出现使就业机会增加 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尖锐33. 2016年11月9日,唐纳德特朗普己获得了276张选举人票,超过270张选举人票的获胜标准,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由此可知美国总统产生的办法是A选举获胜的国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B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C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D由美国公民海选产生34.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和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英国都没有加入,英国政府认为与欧洲大陆的亲密关系与英国自身利益相悖。但是1973年英国申请入欧,英国议会以微弱多数通过。入欧后的英国与欧洲大陆“同床

6、异梦”。1975年英国就是否退出欧共体进行公投,结果66投票者选择继续留在欧共体。这反映了A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英国的自身利益决定着政治走势C.欧洲一体化趋势己然不可逆转 D民众意愿影响着英国政治走势35.197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显著下降、通货形胀加剧等长期并存的局面。美国经济“滞胀”持续时间长达10年,供给学派应运而生,并盛行于80年代,它强调A.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过多干预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政府预算赤字C.供给应适应需求,重点是扩大需求 D.减少税收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40.(25分)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代和路易十五的时代,

7、是属于两个国家的不同文明发展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可以想象有多么热烈。那个时代,洛可可温婉华丽的时尚渗透于法国各个角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使中国人认识到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将全新的观念带入了中国,而画师郎世宁更是留在中国服侍了三代皇帝,创造出了中西合璧的新画法。而远在法国的布歇也在绘画中加入了中国风情,然而布歇笔下的中国元素却并非真实的中国风情,他所表现的美丽的充满爱情感性的世界,布歇其实并未到过中国,他们笔下的场景都只是洛可可画家们对异城风情的向往与想象。那时的艺术作品还只是东西方文化的简单拼凑和泥合,是梦幻的,是似是而昨的,是虚构的。那时的中西文化可以算是种误读,因为距离遥远,极少数

8、人来往于中西交流,种种限制导致中西方对彼此的认识不足,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惊奇、冲突和再认识,但仍然是中西文化在相互交流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摘编自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之东西对望观后感 材料二 其实,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与西方的接触而全方位渗透入西方文化,甚至影响过西方文化的走向。中国文化曾深刻影响西方文化,其影响有的甚至大于西方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这里讨论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取广义,主要谈谈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西方的广泛影响。中国文化长期充满自信,近代以来的文化自卑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摘编自 东西对望观后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当时中西交流的因素。(

9、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西方的广泛影响”,并分析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自卑的原因。(15分)(3)综上所述,从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4分)41. (12分)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我们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材料一 王树声是在1926年2月13日入党的老党员,他入党时的誓词为:“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服从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秘密,誓不饭党。”19 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在鄄县水口村叶家祠堂主持了六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他向新党员详细解释了入党誓词的意思:然后带

10、着他们宣读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姐织产守秘密,永不扳党。”材料二 中央党校延川实习团杨英杰等人在共产党人1940年第4期上发表延川县禹居区三乡支部的特点、党负和干部的工作通讯,提出:“新党员入党,应该给以仪式,入党的仪式,对于很多党负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应该宣誓,誓词如下:我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作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饭党。谨誓。” 材料三 1947年,中共冀南区党委组织部印制的入党志愿书内的入党整词为:我自愿立誓参加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

11、席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个人的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通守觉的纪律保守觉的秘密,遵守民主政府的法令、群众的决议,在任何情况下不怕困难与牺牲,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奋斗到底。”材料四 1982年9月6日,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载入入党誓词。其第一章第六条明确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党的十三大至十七大通过的党章都沿用、重中了这一内容。根据以上材料并结

12、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材料,概括指出不同历史时期入党誓词强调的内容侧重点及原因。(12分)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4. (15分)【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连年的战争和兴作极大地消耗了国家储备,造成了“藏钱经耗,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的财政困难。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也为了“健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新经济政策,均输平准,是汉大帝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新经济政策。公元前115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法,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

13、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这种办法,古人有所评论:“诸当所精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更于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公元前110年,桑弘羊又设平准法,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践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推行均输平准法的历史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推行的均输平准法的实质及作用。(8分)45. (15分)【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监

14、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击,越过苏伊士运河。直到联合国停火令为止,已经歼灭了一队埃及军队。战争对多个国家有深刻的影响,相比六日战争埃叙约(约旦)联盟的惨败,阿拉伯世界为战争早期的进展,心理上感到安慰。这种心态为未来的和平进程以及埃及的门户开放政策铺路。戴维营合约令以埃关系正常化,也是首个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同时埃及几乎完全脱离苏联的势力范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中东战争产生的影响。(7分)46. (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关于孙中

15、山让位于衰世凯问题,有学老认为这是“时代的选择”和“阶级的选择”。辛亥革命后,立宪派和革命派相互融合,两派之间的璧垒已不复存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 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峨起,成为袁世凯“收拾局面” 的支持力量。袁氏不同于一般的封建官僚,他是从政治上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官僚代表,在直隶、北洋任上,积极推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路线和政策,塑造了“锐意革新”的“一代强人”的社会形象,因此为中外所推崇,形成“非袁不可”的心理。孙中山与资产阶级的“隔膜和疏远”、民生主义思想的“超前发展”,使资产阶级普遍“难以忍受”,而导致被“遗弃”。 当时资产阶级为了尽快统一全国,稳定社会秩序和免遭亡国,必须寻求与社会各阶级、各群体以至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平衡,实力雄厚的袁世凯遂成了维持“平衡”的“保护神”。(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原因。( 8分)(2)根据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