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浙江专用试题: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单元检测卷(一)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92463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浙江专用试题: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单元检测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浙江专用试题: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单元检测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浙江专用试题: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单元检测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浙江专用试题: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单元检测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浙江专用试题: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单元检测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浙江专用试题: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单元检测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浙江专用试题: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单元检测卷(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卷(一)一、选择题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17届大会,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时间是()A1950年 B1972年 C1984年 D2000年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根据课本应是1972年,在这一年联合国还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确立了在人类生存的环境里文化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的观点。答案B2世界遗产委员会有责任对各国的世界遗产进行监测,问题严重的遗产项目将被()A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列入世界遗产公约C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D直接取消世界遗产资格解析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就本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有责任对各国的世界遗产进行监测,问题严重的遗产

2、项目将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提请主权国加以解决;如果仍不能解决而导致遗产价值的丧失,则取消其世界遗产资格。因此A、B、D均错误。答案C3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是()A真实性和完整性 B真实性和艺术性C真实性和独特性 D独特性和艺术性解析为了确保世界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世界遗产委员会把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答案A4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是石头砌成的史书,其意思是()A古代希腊、罗马没有纸张,所以把历史事件记在石头上B通过了解、分析古代希腊、罗马遗留至今的古代石头建筑可以得到古代希腊、罗马当时社会的各种信息C石头上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文字D古代

3、希腊、罗马遗留下来的石头特别多解析了解、分析历史遗产是人们得到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答案B5近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让许多古城镇、古村落和名胜古迹、自然景观顷刻之间从人们面前消失,并带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对此我们必须做到()A文化与环境协调一致B阻止工业化和城市化C增加人工环境的建设D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解析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里,文化与自然是不可分割、密切相连的,两者之间必须协调一致,融合为一。答案A6对世界遗产应采取的态度是()A只是一种旅游资源 B要大规模开发C可以增加新的建筑 D反对增加不必要的修复解析对世界文化遗产应当积极救助,不应当过度修复,或者过度开

4、发。答案D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第17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前言材料二美国艺术家拉赛尔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你看到一样东西,想研究与它有关的人和故事,你就必须知道它的确切来源,了解它周围的所有东西。一件孤立的物品只能说明那个故事被破坏了。”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回答: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的因素有哪些?(2)根据材料一回答:保

5、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宗旨是什么?(3)材料二美国艺术家的感叹曾经也落在中国的北京身上,北京不能将整座城市申报为世界遗产,是因为它不符合世界遗产登录的基本条件,那世界遗产登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北京不能将整座城市申报为世界遗产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和课本可以得出答案。第(2)问可以直接从材料归纳概括。第(3)问属于基础知识的应用,世界遗产登录的基本条件是真实性和完整性,北京城由于不合理的改建和扩建的破坏不能作为整体申遗。答案(1)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过度的旅游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文化遗产的年久腐蚀、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造成的情况恶化。(任意四点即可)(2)“

6、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3)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合理的改建和扩建的破坏。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遗产研究专家罗哲文说:“中国的世界遗产,是老祖宗和天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只有热爱、保护它们的责任,没有漠视、破坏它们的半点理由。”世界遗产在中国材料二2010年8月,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少林寺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分子。2011年4月,少林寺东侧大约200多米远的地方在打着地基,少林寺甘露台西侧距离少林寺不足100米的地方建起了大棚。游客王先生不解地问:“不是说申遗成功之后不让随便搞建设

7、吗?怎么就大兴土木了呢?”综合报刊报道(1)如何理解材料一所说中国的世界遗产是“老祖宗和天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2)联系材料一、二,从世界遗产的保护原则出发,分析游客王先生的疑问。答案(1)“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指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公”留下来的指自然遗产,“老祖宗和天公”共同留下来的指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它们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从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出发,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少林寺近旁的土木建设显然与保护原则相违。王先生的质疑,说明人们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有了一定认识。

8、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敦煌位于今天甘肃省的西部,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从汉代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外交往频繁,敦煌因此汇聚了东西方的多种文化。规模宏大的莫高窟石窟中保存的精美壁画、雕塑,融汇了中国、印度、中亚乃至希腊文明等多种元素。1899年,在敦煌石窟中发现了大批写本残卷。这批珍贵文书被闻讯而来的英、法、俄、日等国的所谓“探险家”劫走,仅有小部分留存于国内。文献时间跨度从晋到宋,唐朝的最多,总数在四万件以上,被称为敦煌文书。其内容以佛经为主,也有大量的儒家经典、官私文书以及道教、摩尼教、基督教的经典。除了汉文文献外,还有丝绸之路上许多民族所使用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献,

9、如藏文、梵文、于阗文、粟特文等文献。敦煌文书、敦煌石窟以及相关考古发现,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学者,在20世纪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学问敦煌学。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敦煌学所依靠的资料。(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学成为一门世界性学问的原因。答案(1)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雕刻;敦煌出土的文书;相关考古资料;现存汉至唐五代中外相关文献。(2)敦煌是汉唐间东西方文化交汇地;各种文化遗存为研究古丝绸路上民族、语言、宗教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资料宝库;敦煌文献资料散藏世界各地,20世纪世界联系与学术交流加强。10某同学在观看欧洲名城保护电视节目时,看到了下面两个镜

10、头:镜头一雅典卫城的伊瑞克提翁神庙虽花多年时间刚刚修好,但石墙残破如故。实际上修复工作只是新补上了一小块经考证的檐口,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神庙周围环境清洁,游客都与遗迹保持着一定距离欣赏,绝无喧哗之声。主持人采访了几位外国游客,他们普遍认为文物应保留原样,越原始越好,使后人对那时的事物有良好的回忆。镜头二主持人介绍到,法国早在1913年就制定了非常严格、明确的古建筑保护法,例如规定古建筑及其方圆五百米内的景物未经政府允许不得变动;法国中小学都开设历史遗产课,并有一周的参观学习时间。请回答:(1)看了这个节目,该同学认为欧洲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的许多做法能给我们提供借鉴。那么你觉得应从中借鉴什么呢?

11、写下你的看法与他交流一下。(2)作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克孜尔千佛洞,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但现在石窟墙壁上有多个深深的“大手印”。这些手印并非古人留下的印记,而是不文明游客偷偷用手触摸墙壁、石柱,天长日久而形成的“杰作”。假如你是一名游客,面对这类行为,你会采取哪些具体行动?答案(1)真实性和科学性原则(或答:用科学的办法保护古建筑的历史真实性);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严格的法律保障;重视遗产保护教育。(2)劝阻他人的不文明行为;向游人宣传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原则;本人自觉遵守有关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保护建议等。(说明:要求能够结合有关知识,表述具体、明确、得当,言之成理,并体现出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答出两条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