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92464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教材分析:本课分三目,第一目“探寻公正的理想国”,介绍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张及其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第二目“共产党宣言”介绍宣言的主要内容及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第三目“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这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背景诞生实践”是本课教材的主要线索。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初中历史课标要求学生“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讲述五月流血

2、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虽然高初中都提及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但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二、学生情况分析经过初中课程改革后的高一年学生,有一定的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能够比较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无论是历史知识还是历史思维能力,都不尽人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历史与探究历史的兴趣,促进课后自觉地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课中,“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这两个名词学生在平时经常接触,但是对马克思的伟大和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含义少有人明白,感触不深,而且本课思想性、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理解共产党宣言的

3、基本内容;了解巴黎公社政权的史实及其意义;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状况,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解读材料与教材,培养分析、概括、归纳等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供材料、营造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发表看法;通过为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写一份新闻发言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音乐教育等方式,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培养感受历史并能独立评判历史现象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杰出成就,它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伟大贡献。四、教学重点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知识),理解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能力)

4、,领会马克思的天才创造 (情感) 。五、教学难点工业革命与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知识),分析巴黎公社经验教训(方法),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情感)。六、教学策略1、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及教学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对教材第一目“探索公正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作淡化处理,教学重心放在第二目“共产党宣言”和第三目“巴黎公社”,适当补充千年第一思想家和马克思青年时代的理想,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但在教育中又不要求一步到位。本课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很好题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播放国际歌,介绍千年第一思想家让学生体会无产阶级不屈

5、的斗争精神和马克思的伟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形成自我责任感。课标要求“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本节课不必完成得很到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时继续体会。3、本着“先学后教”方针,创设活动平台,学习教学重点。如学习第二目,先由学生构思发言稿,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宣言的内容、意义,教师再适当点拨,让学生诵读宣言中的精彩片段。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七、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导入)课间播放国际歌,用雄浑的乐声造就学生学习的氛围,并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是巴黎公社的委员鲍狄埃在公社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写下的,它浓

6、缩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想。由此导入本课学习主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新课学习)一、探寻公正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知识传授:教师讲述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理想社会方案圣西门:抨击资本主义社会是“黑白颠倒的世界”,主张实行实业制度,人人都要劳动,没有失业现象,按能力取酬,但他的理想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重视。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罪恶的渊薮”、主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它。他理想中的“和谐社会”由多个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名称为“法郎吉”。他幻想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他实现改良计划。为此,他刊登广告,声明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见愿意出资创办“法郎吉”的富翁,他

7、等了12年,但没有一个富翁问津。欧文:10岁辍学当学徒,19岁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纱厂企业主。1824年,欧文为了证明他理想中的“共产主义公社”的优越性,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以15万美元买下3万英亩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进行实验。在“新和谐公社”中,生产、劳动、分配、生活等均按欧文的共产主义原则办理;在这里,不要担心为富不仁;也没有阶级压迫;想读书吗?儿童可以免费接受教育;生病了,药房免费配给药品;需要生活必需品,商店会提供。但是,新和谐公社维持了不到三年就瓦解了,这次实验使欧文几乎损失了他的全部家当。学生活动:学生发表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看法。(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些方案可笑、不现实、荒唐,也可能认为这些思

8、想家是可敬的、伟大的、令人感动的,这些思想是进步的、是天才的美好的设想)2、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教师启发:是什么样的社会现状催发了欧文等人的设想?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简单解释。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然而,一边是资本家财富的迅速增长,一边是工人生活的贫困、无尽的痛苦;一边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一边是工人的悲惨遭遇,许多童工累得打瞌睡了,遭到资本家用冷水浇头或皮带的无情抽打,工人的平均寿命不到30岁。由此可见,这些思想家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他们在面对悲惨的社会现状时提出了天才的设想,想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但他们的美好设想是无法实现的。为什么?他们实现的手段依靠社会

9、改良、个人力量、富人发慈悲的途径,在当时的背景下是不现实的。但这些设想为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设计意图:先以教师讲述知识方式使学生了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改造社会的理想;再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表达观点的能力及论证史论的能力,然后探讨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感受欧文等思想家的天才构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学生活动(情境体验):假如你是19世纪中期一位马克思主义宣传家,请你为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写一份新闻发言稿,并上台发言。发言稿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作者简介,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10、预测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鼓励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了解课程标准要求1,“理解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比较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异同,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师生再次学习宣言的内容,归纳其核心内容是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历史发展规律。并且比较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异同。学生活动:学生齐声诵读共产党宣言的摘录,体会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

11、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设计意图: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本课的重点,在学习共产党宣言时安排学生作一个文稿,把自己放在19世纪中期的背景下理解马克思主义,促使学生转变一种角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乐于探究历史,在活动中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中学习历史。在此基础上对宣言内容进行归纳概括,通过教师点拨的方式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诵读共产党宣言内容的精彩片断,感受马克思的伟大创举。教师介绍知识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人们如何看待马克思和他的理论呢?20世纪即将结束时,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了一系列民意调查,其中有一项是“你认为谁是一千年来最伟

12、大的思想家”,调查结果是,马克思排列第一位,而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分别排列第二、三、四位,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特别强调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无独有偶,2003年德国为此举办了一场为期三个月的电视大赛,评选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当选的是西德战后第一位总理阿登纳、马丁路德、马克思、巴赫、俾斯麦、爱因斯坦等。 学生活动:你知道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打算?你的理想是什么?让我们看看青年马克思的理想,看看千年第一思想家是怎样炼成的。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写道,

13、“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不是为个人谋幸福,而是为人类谋福利,如果为个人谋幸福,那很容易,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律师家庭,家境良好,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后来他的准岳父是市政府顾问,他有着显赫的仕途,远大的前程,但他选择了几乎长达40年的流亡生活,40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牺牲。他深入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参加工人运动,办报刊,撰写文章,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抨击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对中国的殖民统治,与沙俄对中国的领土侵吞,声援中国人民的革命

14、。他因此被普鲁士政府、法国政府驱逐,流亡于欧洲各地。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教师结合教学个性,开发富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人生,把历史教学与学生个人理想等结合,认识走向成功之路的途径与方法,具有很好教育意义,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产党宣言认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那么,这种想法在哪里率先实践呢?三、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1、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情境营造:播放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影音资料。了解革命爆发的背景。2、巴黎公社政权建设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探讨为什么巴黎公社是工人政权呢?(学生回答:从公社的委员组成、公职人员的权力限制、公社维护

15、劳动者的利益措施等。)理解公社为了防止公职人员由“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人民群众成了国家主人3、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及经验教训情境营造:展示公社社员墙图片。教师介绍公社的失败:从1871年3月28日公社正式成立到5月28日公社最后一座街垒失守,公社仅仅存在60多天就失败了。从1871年4月2日,凡尔赛当局下令向巴黎发动攻击,从5月21日至28日,凡尔赛当局对公社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和血腥屠杀。巴黎人民热烈响应公社的号召,不分男女,不分老幼,都踊跃参加战斗及防卫工作。5月28日,最后一批公社社员在拉雪兹神甫公墓的一堵墙下英勇就义。此后,一批革命者冲破敌人的白色恐怖,来到这堵墙下,并摆放了鲜花。1908年5月21日,来自法国各地的革命群众又在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刻着“纪念公社死难者,1871年5月21日28日”。如今,这堵墙已经成为公社精神的历史见证。学生探究:看课标要求2,要求学生认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学法指导:经验指的是值得学习的成功原因;教训指的是从失败的原因中找到将来如何避免失败的方法。问题思考:问题1 公社革命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英勇的革命精神,在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许多措施方面)问题2 为什么公社仅仅存在60多天就失败了?(学生回答:局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