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一厘米》练习 语文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85367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一厘米》练习 语文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一厘米》练习 语文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一厘米》练习 语文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一厘米》练习 语文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一厘米》练习 语文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一厘米》练习 语文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一厘米》练习 语文版(通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一厘米 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我达标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惩罚( ) 皲裂( ) 矜持( ) 磕头( ) 哄笑( )脱臼( ) 兀自( ) 狡黠( ) 内疚( ) 无措( )提示:此题考查拼音的掌握情况。答案:chn jn jn k hn ji w xi ji cu2谈谈你对下面语句的理解。(1)陶影充满感情地指了指小也。她想所有的人都会喜欢她的儿子。(2)陶影把小也拉得离老人更近些:“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提示:此题应结合课文来理解,抓住文章主旨。参考答案:(1)这是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真实自然地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感情。(2)以出人意料而又

2、深切动人的圆满结局,烘托了一位有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善良、大度、自尊的母亲形象。3文中有不少独特形象的比喻句,如:“以她现有的家境要培育出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这很难,就像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请分析一下这句话。提示:此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方法的理解,要找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加以分析。参考答案:作家将家境不富裕要培养出有大家风度的孩子有一定难度比作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全力以赴就能取胜,形象而生动,让人过目不忘。4(2020湖北武汉中考,5)武汉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在全市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作为

3、校园的主人,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拟一条提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标语。(2)从你们班的实际出发策划一次活动,帮助同学们解决用字用语方面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_活动创意:_提示:本题旨在考查综合性学习能力。第(1)小题拟标语,第(2)小题策划活动。解答第(1)小题要理解题干中“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含义,解答第(2)小题要注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两个环节。参考答案:(1)每一次交流从普通话开始(或: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信息高速公路的直通车;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2)略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陶影独自坐公共汽车时,

4、经常不买票。为什么一定要买票呢?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开,也不能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汽油。按照往日的逻辑,冲她这份态度,陶影就不买票,今天她说:“买两张票。”来面容凶恶的售票员眼睛很有准头:“这小孩还差一厘米,不用买票。”小也立刻矮了几厘米,而绝不是一厘米。买票与不买票强烈地关系着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尊严。 两毛钱就能买到尊严,只发生在人的童年。没有一个妈妈能够拒绝为孩子提供快乐。“我买两张票。”她矜持地重复着。他们掏出了五元钱。钱是装在一个信封里的,他们早做了准备。他们量过墙上那条红蚯蚓,知道它缺斤少两。“毕竟那天您没有参观,这是我们的一点赔偿。”年长的干部说,态度很慈祥,看来是位

5、领导。陶影没有接。那一天失去的快乐,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了。“如果您不要钱,这里有两张参观券。欢迎您和孩子到我们那去。”年轻些的干部更加彬彬有礼。 这不失为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建议。但陶影还是毫不迟疑地摇了摇头。那个地方,对于她,对于小也,都永远不会激起快乐的回忆。“您到底要哪样呢?”两位干部一齐问。是的,陶影在这一瞬,也在问自己。她是个生性平和的女人,别说是两位素不相识的老年人登门致歉,就是红衣青年本人来,她也不会刁难他的。她究竟想要什么呢? 她把小也推到两位老人面前。“叫爷爷。”她吩咐。“爷爷。”小也叫得很甜。“两位领导。钱请你们收起,票也收起。就是那天当班的查票员,也请不要难为他,他也是负责”

6、两位干部一看陶影说得这样宁静,反倒有些无措。陶影把小也拉得离老人更近些:“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5.阅读第段文字:(1)说说陶影乘公共汽车时经常不买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这段文字主要用_描写,描写了她看重的是_。这样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是_。提示: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是她家庭经济拮据,尽量少花钱。(2)心理 买票的两毛钱 她心里清楚这样做不对,心中充满无奈和自责。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生动,也更突出她追求完美的艰辛6.阅读第段文字,陶影为什么要为未满买票标准的儿子买票?这时她看重的又是什么?提示:仔细揣摩人物的动作和心理。参考

7、答案:她为了让儿子有“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尊严”。这时她看重的是对孩子进行“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把儿子培养成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7.阅读第段文字,陶影为什么只须来人向小也说明“妈妈没错”,她看重的是什么?这样做值得吗?提示:对人物的做法加以评论,突出其品质。参考答案:她看重的是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完美而无可挑剔的形象。这样做当然值得,因为尊严无价,正直、诚实和严于律己的品格无价,陶影的各种努力,体现了做母亲的强烈责任感,这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8.请合理想象当两位干部向小也说明事情的原委后,小也会怎样?陶影会怎样?在以后的日子里,小也会如何对待妈妈?提示:抓住人物性格、内心和原文内容去考虑

8、。答案示例:小也此时真正理解了妈妈,他后悔自己当时的言行伤害了妈妈,连忙向妈妈道歉;陶影感到儿子终于理解了自己,以往多大的苦都没有掉过泪,可现在她不知是委屈,还是高兴,泪水不听话地流了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小也很听妈妈的话,再也不惹妈妈生气,勇于替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二)(2020江苏模拟,8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朋友和书朋友不是书,书却是朋友。朋友可能背叛你,书却永远忠实。怎么办呢?像选择书一样去选择朋友,像爱朋友一样去爱书。书是从不疏远我们的朋友,它却可能把我们和朋友疏远。世界上确实还有比书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实践、友情、现实和行动。人类在写两种书,一种是有字书,一种是

9、无字书。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写好无字书,才能写好有字书。有字的书不好写,无字的书写好更难。 朋友可以带给你一本好书,也可以带给你一本坏书。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害你。但是不用怕,因为更多的情况是: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对待书,要在无疑处有疑;对待朋友,要在有疑处不疑。书,是生活中最好的调味酒;朋友,是闲暇中最好的依托。读好书很难,交朋友一样难。唉,朋友不是书;书却是朋友。朋友可能背叛你,书却永远忠实。怎么办呢?像选择书一样去选择朋友,像爱朋友一样去爱书。9.请找出能体现中心观点的一句话。提示:此题考查对语料中作者观点的归纳概括能力。因此必须统览全文,了解作者主要

10、想表现的中心观点。作者的观点有时在文段中有明显的句子体现,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文段所述内容自己归纳概括。本题属前种,在前面大部分文字叙述了书、朋友与自己的关系后提出了“读好书难,交朋友一样难”的问题,最后一句则是对问题的解答,也正是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参考答案:像选择书一样去选择朋友,像爱朋友一样去爱书。10.试分别补写一个事例,使两句更有说服力。提示:此题设计是为观点提供论据,要注意所举例子必须能恰切地说明观点,还要尽量选用较典型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均可。答案示例:如徐霞客读尚书,对“岷江导江”的说法提出疑问,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如曹操用人多疑、刘邦“疑而不疑”、

11、“刮目相看”等等典故均可。11.“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写好无字书,才能写好有字书”,这里的“有字书”和“无字书”分别指什么?提示:此题考查对词语意义的理解,做这类题一是要“紧密联系语境”,“有字书”意义较明显,是用了书的本义。“无字书”则是用的比喻义。参考答案:“有字书”指一般的著书之说,“无字书”指处世为人。12.本文开头和结尾的三句话几乎一模一样,请说说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提示:此题两问,一是判断这样写是好还是不好,二是要说出“为什么”(好还是不好)。首先应判断这样写是好的,至于为什么则应从文章结构方面去考虑。参考答案:这样写好。因为从结构上看前后呼应,强调突出了文章中心。二、语言运用1

12、3.(经典回放)按照下面语句的行文思路仿写。青春,是一本自传体的大书,书的作者是自己。那么,这本书怎样才能写好?我们要用智慧的头脑构思,用良好的道德立意,_,_,用执著的追求出版!提示:答题时应注意句式和对象特点。句中把“青春”比作“一本自传体的大书”,要写好它,必须“用智慧的头脑构思”“用良好的道德立意”“用执著的追求出版”。写好一部书,除了“构思”“立意”之外,中间还有很多环节,诸如“写作”“修改”等。用什么作它们的修饰语呢?这就要看对象特点了,“青春”要把握好,还需要很多好的精神与信念,如“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等等。明确了这些,答案也就不难得出了。答案示例:用崇高的理想布局 用坚定的信念写作(或:用奋斗的精神修改,等等。)(无固定答案。)我创新我超越14.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真实、细腻、生动,作者不仅描写人物的行为,更注重揭示人物行为的内在动因。你能说说这篇文章在塑造人物上的特点吗?并且从文章中找到例句加以解释。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