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总结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368520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公共行政学(1)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1.行为科学学派 2.决策理论学派 3.系统理论学派(2)20世纪80年代以来:1.新公共管理理论 2.政府治理理论 3.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公共能量场”)(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方法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PS:经验方法又叫实证方法(注重于个别事例的特殊性的研究的方法是案例方法)第二章 行政环境(1)雷格斯的行政生态模式:1.农业社会融合型行政模式2.工业社会衍射型行政模式3.过渡型”社会棱柱型行政模式(2)经济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经济环境经济力量、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科技发

2、展水平 PS:1.经济力量从根本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 2.经济体制其核心是社会资源调配制度 3.经济体制直接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职能范围、运行方式及手段(2)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3.受限市场模式(价格的不可决,在我国表现为价格双轨制和全国市场的分割性)(3)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4)我国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2.全能普化型

3、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3.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第三章 行政权力(1)行政权力的特征:1.主体:国家行政机关、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2.客体: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3.目的:实现国家意志4.重要基础:国家强制力(2)行政权力的来源1.人民群众才是国家权力的唯一来源2.人民的授权是政府及其权力存在的唯一合法根据3.人民正是通过法律这一形式将其部分权力让渡给行政机构(3) 行政权力的特性及其价值取向:1.公共性(是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2.执行性 3

4、.有限性(4)行政权力公共性的体现: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权力的活动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事务;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5)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6)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思路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实现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第四章行政职能(1)强

5、势政府时期(“积极干预”政府时期)特点:1.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兴办国有企业、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制、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 2.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广泛使用法律手段;使用计划手段;制定产业政策;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2)有限政府时期特点: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3)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及其弊端1.特征:a.集中计划管理 b.微观直接管理 c.片面强调政治职能2.弊端: a.政府机构膨胀 b.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c.企业和社会

6、缺乏动力机制 d.容易产生腐败(4)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必要性1.是建议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4.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5)职能方式的转变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6)职能关系的转变 1.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2.政企关系 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政府与社会的

7、关系5.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第五章 行政管理机构(1)人类为什么需要政府?作用1.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2.执行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规章,维持社会治安和良好的市场秩序(2)国务院:1.中央人民政府 2.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3.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3)依其行使职能的不同进行分:1经济类行政管理机构 2.社会类行政管理机构 3.政治类行政管理机构(4)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原则:1.适应性原则(这是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权责相称原则 4.精干高效原则 5.法制性原则(5) 行政管理机构编制:1.职能管理 2.机构管理 3.人员编制管理(6)

8、为什么要进行行政管理机构改革?1.外部因素:a.经济体制转变 b.政治制度的转变和更迭 c.社会发展程度 d.国际环境的转变2.内部因素:a.机构的过度膨胀 b.人员素质不高、弱化(7)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基本目标1.总体目标: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干部队伍,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2.具体目标:1.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b.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c.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8)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基本内容(西方国家) 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2.

9、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4.强化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9)中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经验(基本内容):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即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第六章 行政管理事务选择题居多第七章 行政管理行为(1)行政组织四要素:1.行政职位(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2.行政人员(最活跃的因素) 3.行政

10、体制(决定了行政组织的运作形式) 4.精神要素(主观因素)(2)行政组织设计影响因素:1.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与环境 2.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 3.行政组织目标、职能与环境和行政组织技术特征的匹配性(3)1.管理层次:是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指一个组织系统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2.管理幅度:是横向结构,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工作人员的数目(4)行政组织中的冲突及其解决途径:1.根据冲突主体的不同对组织冲突进行分类:2.组织中个人之间的冲突3.组织中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冲突4.组织中团体之间的冲突5.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5)解决行政组织冲突的主要方式:1

11、.谈判 2.调处 3.服从权威(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6)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1.行政组织结构a.横向:职能部门之间的地位从不平衡走向平衡;部分增多b.纵向:从尖塔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发展2.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a.在行政组织体制内部,既出现了横向分权趋势,又出现了纵向分权趋势 b.行政组织部分权力向社会组织转移(7)授权艺术1.原则:a.权责统一原则 b.视能授权原则 c.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 d单一隶属原则2.方式:a.充分授权 b.不充分授权 c.弹性授权 d制约授权(8)行政沟通的过程:1.信息发送者的意愿发送者选择信息传递的媒介确定发送信息的时间、途径和方式接受者接受信

12、息接受者将信息再编译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即对信息的再理解接受者采取行动(9)行政沟通过程中的行政信息1.特征:客观性、时效性、共享性、政治性2.地位:行政信息是行政沟通的物质基础;行政信息的质量是行政沟通高效、畅通的依据和保证(10)行政信息的公开化及其作用1.所谓行政信息公开,是指政府将凡不属保密范围的行政信息依法向社会公开发布以使行政信息为社会所广泛知晓并得到充分利用的行政沟通行为。2.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3.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4.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5.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6.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

13、WTO的要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1)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决策方案的设计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与选择决策方案的实施(2) 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1.问题:a.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b.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c.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d.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2.措施:a.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b.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c.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d.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3)行政监督方式a.合法性监督与合理性监督b.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c.长期监督与暂

14、时监督PS.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是合理性监督;听证是事前监督;国政调查是事后监督;权力机关代表的质询活动是暂时监督(十人以上联名)(4)行政监督系统1.外部:a.权力机关的监督 b.政党的监督 c.司法机关的监督 d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 e.新闻舆论的监督2.内部:a.一般监督(上下级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b.专门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 PS:行政监察机关职权:检察权、调查权、建议权、行政处理权第九章 行政管理方法(1)作用1.是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2.是执行行政功能的重要环节3.是实现行政目标的途径(2) 行政管理方法的基本内容:1.行政方法 2.经济方法 3.

15、法律方法 4.行为方法(3) 为什么要运用行政方法?1.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2.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3.是行政管理本身的要求(4)行政方法的利弊1.能够使国家的政策、法律和上级的意图快速地向下贯彻,有处于行政管理系统的集中统一2.会压抑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下级对上级的过分依赖;一言堂、家长制等不利于参与式的民主管理;容易忽略横向的协调,有可能造成条块之间的矛盾(5)运用行政方法的原则1.调查研究在先的原则2.坚持具体指导的原则3.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6)运用经济方法的原则1.适度原则2.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运用法律方法的原则1.法制教育优先的原则2.法制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3.法治与心治相结合的原则(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