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机理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63531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机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络机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络机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络机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络机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络机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机理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经络机理分析【摘要】经络是人体把各个细胞有机组织起来,提供营养,运送垃圾实现人体功能的一种工作机制。经络的“硬件”包括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括约肌、血管、细胞外基质(ECM) 、肥大细胞、各种感受器,而工作的关键是神经系统的连接关系-“软件” 。 【关键词】工作机制经络修复机制 人体是大约由 500-600 兆个细胞组成的复杂系统,我们现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体如何协调这些细胞的工作来完成人体所要达到的功能呢?所有的细胞都同时工作,很明显这样是不行的,人体一定要有选择性地、有序地让人体的部分细胞分时,分批工作才有可能完成人体的功能。 微循环知识告诉我们,血液对细胞的灌注是海涛式灌注,而不

2、是田园式的漫灌,这就为人体有选择地让部分细胞工作成为可能。神经脉冲驱动微血管上面的括约肌,推动血管中的血液快速冲刷微血管壁,从而把氧气等细胞工作所需要的营养送给细胞,而后相应的细胞开始工作,从而完成相应的功能。这就说明:一、细胞平时是处于休眠或者半休眠状态;二、让人体正常工作的一个核心之一是:神经系统有序地、持续地发放神经脉冲。我们先不分析神经脉冲有序这一问题,先看如何才能产生持续的神经脉冲这一问题。从工程实现的角度来分析,这需要至少一个反馈环节,形成持续振荡才能达到持续产生神经脉冲这一目的。那么神经系统能够形成持续振荡2吗?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分析,实现起来并不复杂。解剖生理学1讲述中枢神经元的

3、联系方式的时候讲到了五种联系方式:1.单线联系方式;2.辐散式联系;3.聚合式联系;4.连锁式联系;5. 环式联系。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在环式联系中,即使最初的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上冲动的发放仍能持续几毫秒至几分钟,这种现象称为后发放或者后发电。后发放的结构基础是环式联系,它可见于各种神经反馈活动中。兴奋冲动通过环式联系既可以因正反馈使兴奋增强和延续,也可以因负反馈而使活动及时终止。 ”这里的环式联系就可以达到我们的要求。 “在环式联系中,即使最初的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上冲动的发放仍能持续几毫秒至几分钟” ,这句话证明了我们前面所叙述的神经脉冲的持续振荡是存在的,而且是衰减的。我们不妨先把

4、某一经脉线路的相关神经元称为“经脉神经束” ,在这个经脉神经束内部,传入神经末梢通过环式或者别的什么联系方式把输入刺激引起的神经脉冲反馈到传出神经末梢,引起神经脉冲的发放,驱动微血管上面的括约肌,而后括约肌推动微血管内的血液快速运动引起紧靠血管的肥大细胞脱落而产生新的刺激源,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持续振荡回路(解剖学告诉我们:血管的外则有许多肥大细胞紧靠,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等物质可以使感受器形成新的刺激源) 。这个振荡的环节包括神经反馈的环式连接方式、神经脉冲驱动括约肌所需要的神经递质,括约肌驱动微血管内的血液引起肥大细胞脱落或者别的刺激方式产生新的神经脉冲输入刺激。当然引起神经脉冲产生刺激的刺激

5、源可以很多:可以是各种感觉,也可以是疼痛等3别的什么刺激,只要能够产生神经脉冲输入就可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麻醉剂过量可以致人或者动物死亡了,因为麻醉剂阻止了神经脉冲持续振荡的产生;也可以解释:我们大多数人吃辣椒很过瘾,没胃口的时候只要吃一些辣椒就可以了,为什么?辣椒中的辣椒素是一种刺激物质,可以引起神经末梢产生神经脉冲,产生的神经脉冲通过反馈输出到输出神经末梢,只要肠胃的经络神经束的输入神经末梢散布到口腔,那么味觉的输入刺激就可以更多地驱动微血管的括约肌,加快肠胃的血液循环,使相应的细胞处于努力工作状态,于是人们的食欲就增加了(这样也可以理解中医养生为什么反对强烈的刺激性食物了) ;同理,语

6、言的刺激也可以达到加快肠胃蠕动的目的,从而增加人们的食欲。这样看起来神经系统控制人体也不是非常难以捉摸的,这同样也可以解释情绪对人们身体的影响;为什么情绪可以影响经脉的运行、导致疾病;为什么心灵的慰藉和自我心理暗示会对人体起作用,可以治疗或者引起疾病。我们知道手,脚、耳朵都有所谓的全息图,按压相应的部位就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还有中医的所谓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等等。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要实现这些功能一点也不难,只要相应的地方的神经感受器的神经脉冲接入相应的经络神经束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样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人体存活的一个核心是人体神经脉冲的持续振荡,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所谓“人体的左肾才是

7、肾而右肾却是命门”的说法是可信的,不是无稽之谈。 前面说过:人体要实现人体的功能还必须让细胞有序地工作,这4一点如何保证的?这就靠神经末梢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我们的现实工程中是有类似的样例的,比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计算机出现以前都是通过各种继电器、开关等器件的连接来完成自动控制功能的,所以,人体神经系统的连接关系可以保证人体细胞有序地工作从而实现人体的功能。 其实从神经脉冲输入、持续振荡到驱动微血管的括约肌整个工作机制就是经络,这种工作机制使人体的部分细胞有序而持续地工作成为可能,从而实现人体的功能。我们平常在试验中所观察到的经络现象都是这一工作机制工作时的外在表现。经络的机制涉及以下几个实体

8、: 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括约肌、血管、细胞外基质(ECM) 、肥大细胞、各种感受器。而运行的关键却是神经末梢之间的连接关系“软件 ”。 大量的科学实验已经证实了,物质在经络中是移动的。 “他们在穴位里面注射了一些放射性元素锝,发现了小分子放射性元素,沿着一个经络的线运动,测定运动速度,既不是神经的速度,也不是血液、淋巴液流动的速度,每分钟几十厘米或者一米左右” 。2费伦教授等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4经络既然可以运动,那么经络运行的动力来自哪里呢? 经络的运行是由于血液在平行的毛细血管中同步快速地向前运动,推动毛细血管外部的细胞外基质(ECM)也向前抖动所致。括约肌同步收缩,迫使血液在平行的毛细

9、血管快速流动,由于真毛细血管5壁很薄,而且又是具有弹性的,这样就会使真毛细血管迅速扩张,从而带动外部 ECM 往血液推进的方向同步抖动,这就是经络的动力来源注,也是在施针者手下形成所谓的“鱼吞诱饵”的针感的原因。由于小动脉、真毛细血管括约肌的突然收缩,使血管迅速扩张,在人体体表的表现就像局部突然“鼓气”了一样,给人的感觉就是“得气”了,所以祖先说“气行则血行” 。这种,一般给人以“得气”感的血管搏动都是小动脉的舒缩搏动引起的,仅仅穴位处的平行真毛细血管的同步舒缩,一般是给不了病人得气感觉的。 有没有什么形象一点的事务来描述经络是如何运送物质的呢?我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一块布匹上有杂物,当我们有

10、规律地向前抖动布匹的时候,是可以把杂物向前抖动出来的。ECM 中的结缔组织大分子结构就好比一张多孔的粗“麻布” ,水份、矿物质等精微物质就嵌在“麻布”的“间隙”之间;当真毛细血管有规律同步舒缩的时候,就好比在规律向前抖动“麻布” ,这样就可以迫使矿物质靠近细胞并向前运动。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咳浓痰的经历,浓痰要么是喉咙的细胞分泌的,要么就是结缔组织分泌的。不管是谁分泌的,但是它一定要被推出喉咙的内腔膜才可能被我们咳出来。这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浓痰是如何怎么穿过喉咙的内腔膜的呢?靠重力作用,不可能!靠扩散,也没道理,应该靠的就是前述的经络运行的推动力。 这里我们又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人体不是有血液

11、循环系统来提供营养和运送废物吗?自然为什么还要设计经络这么一个系统也来运6送细胞工作的营养以及人体产生的废物呢? 毛细血管的管壁是一层细胞膜,是具有通透性的,就像一个筛子一样,大的东西是无法漏出的,只有小分子的物质,比如:二氧化碳、氧气、乙醇、肌酸、乳酸等小分子物质才能畅通无阻,大分子的东西是跑不出去的、当然正常情况下周围组织中的大分子物质也是没办法进入血管的。红细胞要穿过毛细血管管壁必须靠自己先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才能爬出毛细血管,当然白细胞也一样。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中的氧气是先从血红蛋白中解逸出来,再以扩散的方式穿透毛细血管壁的,所以,血液循环是小分子物质和氧气的运输通道。 人体每时每刻都有

12、细胞死亡,正常凋谢的细胞由巨噬细胞分解它,但巨噬细胞本身消灭几个凋谢细胞后自己也要死亡;外面的冷热空气也有可能烫死或者冻死细胞,这些所有的大的物质我们称为“大块垃圾”是不可能透过毛细血管回到血液循环中的;因为毛细血管的筛网孔太细了 。在血管外面的大块垃圾是没办法走进血管的,身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也是不允许这样做的,如果血管外面的“垃圾”进入了血管内部,这样会污染血液,使血液变质,所以,人体的毛细血管比较致密,把这些人体的垃圾堵在血管外面是合理的。 自然这样分类设计还是非常具有科学性的,假如:这些大块的死东西,也可以回到血管中,那么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必定很大,如果这样的话,红细胞等细胞就很容易漏出,

13、血液就会损失严重,都7跑到血管外了。另外一方面,垃圾都跑到血管内会如何?血液必定会变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种变质了的血液,再流到全身各处会如何?而且垃圾越多,肝、肾的工作量就会剧增,心脏的工作量也会剧增。把清水泵到指定的地方和把泥浆泵到同样的地方,哪个工作量大,当然是泵泥浆到指定的地方要消耗更多能量,所以人体毛细血管只允许小分子的物质透过血管壁是正确的设计。 现在我们接着来重点分析一下经络中的穴位这一环节,以便解释一些经络现象。 我们现在看看目前已经知道的经络以及穴位的物质基础: 通过解剖发现,穴位附近的毛细血管是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也是平行排列的,两者排列的方向和经络线的方向基本一致。在毛

14、细血管的周围,密集了很多肥大细胞2。 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是一种长程有序的物质,是五根原胶原纤维搅在一起,中间有很多的空隙,在太阳光下看,明显看到它有光学效应,成液晶状态。把胶原纤维的样品放在红外光谱仪里,光的通透率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就像我们现在用的光纤一样,所以胶原纤维能很好的传导红外光2。 研究发现,穴位皮内微血管群具有同步舒缩的特性,而非穴区没有舒缩性。同一条经络穴位的频率是一样的,而不同经的穴位,其舒缩频率不一样。初步结果显示,针灸不但能极显著地加强同经异穴区皮内微血管网络自律运动的同步舒缩,使穴位区的收缩、扩张幅度明显增强3。 8初步发现,与穴位位置相对应的深层结缔组织结构中,富

15、集有Ca,P,K,Fe,Zn ,Mn 等4。 传统经络图上的穴位位置均为点状钙富集区,其含钙量较在非穴位区高数十倍,较非经非穴位区高 100200 倍;点状钙富集区之间的纵向连线,呈一含量不等的钙纵向富集带,其含量较非经非穴区组织高数倍至十数倍,这两条纵向钙富集带与传统经络图上的胃经、胆经经脉的走向相吻合5。 穴位附近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许多平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在其起始部位都有括约肌。微循环知识告诉我们:人体毛细血管的括约肌会有节律地收缩,表现为自律运动。括约肌本身不会自发地收缩,是要靠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来驱动。在括约肌附近来自不同的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学名为神经平滑肌接头和神经括约肌接头

16、)相互重叠在一起形成特有丛状结构。神经末梢的电脉冲(动作电位)使括约肌或者平滑肌收缩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电脉冲传递到神经末梢打开了外部 Ca2+进入接头内部的闸门,进入接头内的 Ca2+触发接头内部的囊泡破裂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快速扩散到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使括约肌收缩。是否可以有效地产生动作电位和可以使邻近多少个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在一定范围内取决于接头释放的神经递质的浓度,而释放的神经递质的浓度取决于接头内破裂的囊泡的数量,囊泡是否破裂取决于 Ca2+离子,接头Ca2+离子的浓度大,囊泡破裂的数量就多,而进入接头内 Ca2+的数量又和接头外部附近 Ca2+的浓度是成正比的,所以,是接头外9部也就是穴位处 Ca2+的浓度决定了同样的一个神经末梢动作电位可以使多少个括约肌或者平滑肌产生同步收缩动作。而现在的许多实验都证实:针灸可以使穴位组织中 Ca2+的浓度显著升高6,钙离子浓度的显著升高,实际上就起到了:把神经末梢电脉冲对括约肌和平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