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自读文本 毛遂自荐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15026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自读文本 毛遂自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自读文本 毛遂自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自读文本 毛遂自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自读文本 毛遂自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自读文本 毛遂自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自读文本 毛遂自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自读文本 毛遂自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读文本毛遂自荐毛遂,战国晚期人,曾在赵国平原君门下为食客。秦军在长平一战,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急赴楚国求救援兵,在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随行人员一同前去。左挑右选得十九人,毛遂闻讯自我举荐,要求同往,十九人谓其傻皆讥笑之。至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日出而言,日中不决。众人无奈,毛遂按剑而上,震慑楚王,陈述利害,使楚王同意马上发兵救赵,并立即歃血为盟。众皆佩服至极,平原君认为“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遂待毛遂为上客。一、字音合从(zn)歃血(sh)颖脱(yn)持戟(j)社稷(j)铜槃(pn) 二、通假字合从于楚从,同“纵”,合纵其末立

2、见见,同“现”,显现使遂蚤得处囊中蚤,通“早”王之命县于遂手县,同“悬”,吊挂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奉,通“捧”,捧着;槃,同“盘”公等录录录,同“碌”,庸碌 三、一词多义(1)之 (2)使(3)于 (4)备 (5)乃 (6)而(7)以(8)数四、古今异义先生不能 古义:没有才能。今义:不能够。今楚地方五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遂以为上客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五、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门下有毛遂者,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名词作动词,称王此霸王之资也名词作动词,称王称霸乃颖脱而出名词作状语,像禾穗的芒一样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名词作状语,用眼睛文王以百里

3、之壤而臣诸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 称臣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此霸王之资也判断句译文:这是称霸称王的资业呀!白起,小竖子耳判断句译文:白起,不过是一个无知小子罢了。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定语后置句译文:(平原君)约定与门下二十个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的食客一同前往。客何为者也宾语前置句译文: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1毛遂为什么能勇于自荐?名师指津从自身条件、主观自信、了解他人等方面作答。我的理解首先,他的确有真才实学,这是他勇于自荐的基础。从他到楚国后的表现和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其次,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他认为自己不为人所知,只是因为没有遇到施展自己的才能的机会

4、,并不是自己平庸。再次,他对入选的十九人有深刻的了解,认为他们是一群庸碌之辈,自己不在他们之下。 2.毛遂和平原君各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名师指津根据文本分析概括,力求准确、全面。我的理解(1)毛遂:挺身而出,勇纾国难,有义勇精神。因门客之间互相倾轧而未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善于雄辩,主动抓住机遇,对天下形势有独特高明的见解。他聪明并有外交才华,大智大勇,有斗争艺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之以利、明之以信,大义凛然,果敢严谨,是一个对形势了如指掌,见义勇为、慷慨纾难、智勇双全、有礼有节的门客形象。(2)平原君:喜士养客,但闭塞视听,对人才不能亲自考察,唯左右毁誉是从。可是他能引咎自责,勇于致歉,重视人

5、才,是一个有权势、有见识的开明家形象。 3.本文是如何刻画毛遂这一人物形象的?名师指津从人物的出场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等角度来分析。我的理解(1)不同凡响的人物出场。毛遂自荐可以说是一篇人物传记,但其开篇并未像一般的人物传记那样先交代人物的籍贯,而是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秦军大兵压境,赵国于是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订立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二十个门客一起前往。但“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在这关键时刻,毛遂挺身而出,“自赞于平原君”。平原君一行来到楚国后,与楚国的盟约迟迟不能订下来,“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此时,其他的门客一致推举毛遂,毛遂于是“按剑历阶而上”。(2)运用对比衬托的

6、手法。一是用其他的门客衬托毛遂。当毛遂挺身而出后,“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显然瞧不起毛遂。但到楚国后,“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先抑后扬,表现了毛遂的才华。在盟约迟迟不能签定的时候,十九人一致推举了毛遂。这又进一步表现了毛遂不同一般。二是用平原君衬托毛遂。“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与毛遂的三言两语,“遂定从于殿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毛遂的胆识和辩才。平原君从开始不信任毛遂到最后“胜不敢复相士”,又从侧面表现了毛遂的才华。(3)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平原君以“锥之处囊中”为喻,说毛遂没有才能,而毛遂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自己并未处囊中,如果有机会的话

7、就“非特其末见”而是“颖脱而出”。再看毛遂说服楚王时的一段话语。毛遂首先是压之以“力”:“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一下子震住了楚王。再激之以“耻”:“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最后动之以“利”:“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三言两语,将盟约订了下来。毛遂以极富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了他过人的胆识和高超的辩才。 4毛遂自荐的事迹在今天有什么样的启示?你是如何理解的?名师指津重点谈人们对机遇的认识和把握。我的理解观点一:在经济发展、文化高扬的现代化的今天,机会是瞬息而过的,如果不把握好自己,抓住机遇,表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

8、只想坐享其成、等人掘金的话,只会空怀梦想而一事无成。年轻人应该抓住机遇,发展和表现自己。观点二: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在机遇到来之前,我们应潜心学习,练好本领;否则,机遇即使来到面前,我们也将难以把握。 精彩的对话描写作者描述毛遂自荐前往楚国时,抓住毛遂与平原君的冲突,巧妙地安排对话场面,将二人不同的神态状貌、心理气质展示出来: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

9、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对话是人物语言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物性格的直接外露。对话可以体现出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艺术手法上说,明显带有对比的性质。这段对话,显示出两个人的性格特征及其矛盾冲突,一个是不得意的食客,一个是养士的贵族公子,而毛遂的语言,“英姿雄风,千载而下,尚可想见,使人畏而仰之”。毛遂勇于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却受到了平原君的嘲笑,说他是平庸之辈。而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毛遂这次却针锋相对了。毛遂敢于自荐,自信能够成功,凭借的就是他资之多年的实力,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而薄发”啊。解国家危难于外,展个人才

10、华于内,毛遂不愧为国之栋梁。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胜不敢复相士相:帮助B一战而举鄢郢举:占领C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相与:一起D毛遂比至楚比:等到解析:选A。相:鉴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D。D项,均为介词,在。A项,介词,凭借;介词,拿,用。B项,动词,依靠,依赖;介词,凭借。C项,代词,这件事;动词,到。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遂以为上客B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C先生不能D今楚地方五千里解析:选B。B项,古今意义都是利益和损失。A项,古义指以为,今义为“认为”。C项,古

11、义指没有才能,今义指不能够。D项,古义指土地方圆,今义指某一区域。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D。D项,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形容词作动词,缺少。A项,名词作状语,到外边;名词作状语,像禾穗的芒一样。B项,名词作动词,称王;名词作动词,称王称霸。C项,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

12、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偕:合作B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备:充任C非特其末见而已见:通“现”,出现D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13、竟:终究,最终解析:选D。偕:一同去。 6下列句中省略的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原君)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B譬若锥之处(于)囊中C(此)是先生无所有也D遂闻君将合从于楚,(君)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解析:选C。C项,“是”是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此”。此句无省略。 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D不同,不同解析:选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代词,指毛遂。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译文:(2)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译文:答案:(1)(平

14、原君)找到十九个人,其余的人没有可以选取的,没办法补满二十人的额数。(2)左右的人们没有对你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对您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 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