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14049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础过关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以为:作为B而周用以兴 用以:用来C更相称美,更相推让 称美:赞美D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 异心:不同心解析:选B。用以:因而。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臣闻朋党之说 B自古有之C此自然之理也 D此君子之朋也解析:选B。B为代词,其余为助词,的。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例:古之人不余欺也A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B此君子之朋也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D吾其何择哉解析:选D。是宾语前置句。A.一般陈述句;B.判断句;C.定语后置句。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目为党

2、人B素善留候张良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D驴不胜怒,蹄之解析:选B。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其余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

3、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尧之时,小人共工、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

4、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党:结为朋党B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益:帮助C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诮:讥诮,责备D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举:

5、拿解析:选D。举:全。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然纣以亡国B及其见利而争先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C君子则不然然纣以亡国D用君子之真朋而周用以兴解析:选A。都是“因为”。B.表顺承/表转折;C项,这样/但是;D项,任用/因。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B汉室大乱,后方悔悟C此辈清流,可投浊流D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解析:选C。古义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在文中列举了各个朝代事例,论述兴亡治乱和朋党的关系,提出只有“用君子之真朋”才能治理好国

6、家。B文章通过论述得出结论“人君善用朋党,国治而天下称美”,希望人君能善用“君子朋党”。C从本文可以看出,欧阳修的散文善于叙事,善于写景,善于抒情,具有一定的思想性。D就写作技巧而言,欧阳修的散文善于用宕笔,善于用疏笔,善于抑扬顿挫。解析:选C。本文“善于议论”。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译文:(2)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译文:(3)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译文:答案:(1)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履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节。(2)

7、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任用君子的真朋党,天下就可以治理好了。(3)但是后世并不讥笑虞舜被二十二人欺骗,却赞美虞舜是聪明的圣君,原因就在于他能辨别君子与小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

8、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错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注】选自新五代史宦者传评论中的一部分。帷闼:帐幕和小门。这里指

9、宫廷之内。抉:挖出,可灵活译为“搜捕”。唐昭宗之事:唐昭宗(李晔)因宦官专权为祸,天复元年(901)与宰相崔胤密谋诛杀宦官。崔胤写信请朱温发兵迎接昭宗。但事情被宦官知道了,先劫昭宗到凤翔。次年,朱温兵围凤翔。天复三年春,城中食尽投降,朱温尽杀宦官。后来,崔胤和昭宗也先后被朱温杀了。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能以小善中人之意B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C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D图左右之亲近解析:选C。古今都指日常生活。A项,古指迎合人;B项,古指学问渊博的谋士;D项,古指亲信、亲近的人。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源深于女祸冰,水

10、为之,而寒于水B盖其用事也近而习黑质而白章C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则向之所谓可恃者宦者之为祸解析:选D。A项,均作介词,意为“比”;B项,均为连词,表并列;C项,“以”均是介词,用;D项,第一个“之”,语气词,舒缓音节;第二个“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宦者谋取专权手段”的一组是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小信固人之心图左右之亲近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则惧祸之心日益切A BC D解析:选C。句是人君对宦官的态度,句是人君觉察“患以深”后的所想及对策,句是人君因“势孤”而产生的惧祸心理。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11、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讲的是宦官给国家造成的祸害,远远超过女色所造成的祸害。第一句“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B文章详细分析了宦官怎样通过“小善”“小信”而逐步把持政权的过程,指出宦官专权的严重后果。C宦官专政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作者写此文意在警告帝王们不要轻信宦官,渐积养祸,有其进步意义。D作者以其独特的史学家的锐眼,提出了宦官祸害远胜于女色的见解,直接触及历代王朝衰亡的根本原因。解析:选D。D项,文章并未“触及历代王朝”,也非“根本原因”。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译文:(2)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译文:

12、(3)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译文:答案:(1)女人的祸害,不过是美色罢了;宦官的危害,就不只在一个方面了。(2)如果操之过急,宦官就会挟持君主作为人质。(3)作为君王,并不是想在宫廷里面滋养祸患,把忠臣贤士疏远在外面,这是逐渐积累造成的,而且是形势逼使他这样的。参考译文: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它的本源比女色造成的祸患还要深远。女人的祸害,不过是美色罢了;宦官的危害,就不只在一个方面了。他们在人君身边办事,亲近、熟悉皇帝;他们的心思,又专横又残忍。会用小的好处去迎合君主的心意,用小信去稳住君主的感情,使得君主对他们深信不疑,并且亲近他们。等到取得君主

13、的信任,然后便用祸与福来威吓控制君主。(这时,)即使朝廷有忠臣贤士,可是君主却认为他们离自己很远,不如侍奉起居饮食、跟随在前前后后的宦官可靠。所以,皇帝与身边的宦官日益亲近,与忠臣贤士日益疏远,于是君主的地位也日益孤立。君主势力孤单,害怕祸患的思想就日益急切,宦官对君主的控制就日益稳固。国家的安危由他们的喜怒来决定,人君的祸患就隐藏在宫廷之中,那么先前认为的可靠的人,现在却成了为患作乱的原因啊。当祸患已经很深,君主才觉察到,想要跟疏远的臣子谋划除掉常在身边的宦官,这样做要是过于迟缓,就会养成更大的祸患,如果操之过急,宦官就会挟持君主作为人质。这时,即使有大圣大智的人,也无法给君主出谋划策。即使谋划了也不能去做,做了也不能成功。到事态严重时,就会两败俱伤。所以祸患大的,就要亡国,其次也要丧身,从而使奸雄借助这个口实来起事,直到搜捕宦官的同党,并全部杀掉,使天下人心大快才罢休。以前史书上记载的宦官祸患,常常是这样的,不是一代了!作为君王,并不是想在宫廷里面滋养祸患,把忠臣贤士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