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6188884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九 第二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浙江省台州中学徐静霞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 成的基本过程 有学者指出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 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 代表着战后力 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 在这种力量均势被 打破之前 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 到撼动 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 力量中心的挑战 在两极格局下 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 量中心 指的是哪些力量 教材P159 课前提示 一 欧洲一体化 1 背景 1 原因 冷战时期国际形势推动 欧洲经济发展的需求 根本 课程指导意 见 简述欧共体 形成

2、的基本 过程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面 对经济凋谢 政治危机 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 西欧各国 纷纷实行社会改革 发展经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西欧 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摘自课本 人教版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 路的话 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 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必须在联合起来的 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 严重的紧张局势 在面临这种威胁时 为了维护和平 它 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 一 欧洲一体化 1 背景 1

3、 原因 冷战时期国际形势推动 欧洲经济发展的需求 根本 2 目的 为了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使欧洲国家之间避免战争 课程指导意 见 简述欧共体 形成的基本 过程 二战后 在美国的扶植下 联邦德国的经济很快得以 复兴 与德国相邻的法国日益感到来自德国的新威胁 对 安全问题的担忧 使法国迫切希望寻找到一种联合 以消 除对德国的恐惧 一 欧洲一体化 1 背景 1 原因 冷战时期国际形势推动 欧洲经济发展的需求 根本 2 目的 为了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使欧洲国家之间避免战争 3 条件 A 历史 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梦想 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 成的基本过程 当17 18世纪的康德 卢梭等提议成立 欧洲联盟

4、 或 欧洲合众国 时 欧洲各大国几乎都是由王朝统治的 当时的欧洲似乎离统一并不遥远 因为各王朝之间联姻 众多 关系密切 各国君主可随意支配领土和人口 可是 由于还不具备统一的坚实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 即使有 统一的形式也不可能有统一的内容 德尼兹 阿尔德伯特等著 欧洲史 总有一天 到那时 所有的欧洲国家 无须 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 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 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到那时 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 雨果 19世纪 3 条件 A 历史 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梦想 B 经济 恢复 差异不大 联系紧密 C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 D 文化 传统 文化 宗教 意识形 态相似 课程指导意见

5、 简述欧共体形 成的基本过程 在欧洲文明的共同背景下 欧洲确实存在着统一的根本 因素 这种因素有着共同的 根深蒂固的古代文化和犹太 基督教的背景 他们在同异族文化接触后 既显示出他们 之间的差异性 又表现出了欧洲文明的普遍性和统一性 意 玛丽娅 格拉齐娅 梅吉奥妮著 欧洲统一 贤哲之梦 戴高乐曾有这样的理想 首先 经济的欧洲 其次 政 治的欧洲 然后 欧洲人的欧洲 最后 友爱的欧洲 1951年 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签订 1952年生效 1957年 罗马条约 签订 1958年生效 1965年 布鲁塞尔条约 签订 1967年生效 一 欧洲一体化 1 背景 2 形成过程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经济一

6、体化 A 欧洲煤钢联营成立 时间 总部 背景 作用 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 成的基本过程 1951年4月18日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比利时 荷兰 卢森堡六个欧洲大陆国家根据法国提出的 舒曼 计划 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 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又名 巴黎条约 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 因舒 曼计划而产生的欧洲煤钢共同体 把战后开始的西欧联合 向前大大的推进了一步 使得西欧联合获得了一次实质性 的突破 舒曼计划从此被誉为 欧洲的出生证 欧洲联合为什 么首先从煤钢 联营开始 煤钢是重要 的战略物资 为了避免战争 解决德法的 矛盾 法国为什么提 出这个计划 由于冷战的加剧 法国政府认识到它

7、无法阻止德国 再武装 也无法阻止德国政府获得其相关主权 同时西德 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法国无法继续限制德国的煤和钢铁工业 的发展 如果能够超越国界 把两国的煤钢合并在一起 一方面既可以剥夺德国在煤钢领域的特权地位 另一方面 又可以为法国消除战争的威胁 此外 这两个部门又最易 联合 法德两国的工业垄断资本早已在这两个部门互相渗 透了 而法国本身也对德国的这些资源感兴趣 因此法国 政府改变了以往对德国的压抑政策 提出一个合作政策来 协调两国之间在这些重要资源上的合作 避免过去互相之 间的竞争和不信任 1950年5月9日 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一项计划 希望联 合经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生产 并建立一个超国家

8、的 机构对之进行管理 根据材料概括法国倡议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原因 该计划一经公布 就立即得到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的 支持 德国人认为煤钢的联营将使 法德之间任何战争不 仅会成为不可想象的 而且物质上也将是不可能的 一 欧洲一体化 1 背景 2 形成过程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经济一体化 A 欧洲煤钢联营 时间 总部 作用 B 欧洲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C 欧洲共同体成立 目标 性质 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 成的基本过程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宗旨是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制订对非成员国的统一的商业政策 协调农业等政策 消 除政府的和私人的限制自由竞争的措施 保证劳动力 资 本等的流通 至

9、1968年7月1日 欧洲经济共同体比原计划 提前一年半实现6国之间工业产品的自由流通并且取消了 关税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为鼓励核工业的增长和发 展以及保证燃料供应安全和核电厂安全提供了一个稳定的 法律框架 它覆盖了共同体内所有的民用核活动 目的是 提供一个核材料共同市场 确保核燃料的供应 并且保证 核材料不会被转用于其他目的 英国1973年才 加入欧共体 为什么 1 开始为 什么不加入 2 后来为 什么加入 性质 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 政治一体 化 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 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经济实体 戴高乐 英国有朝一日将加入共同市场 但毫无疑问那时我将不在位了 20世纪60年代 麦克

10、米伦首相跟戴高乐推心置腹地说 请相信我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 大英帝国 光荣孤 立 时代的英国了 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 亲 爱的朋友 我们三个人可以一起干 您 我和 西德总理 阿登纳 欧共体形成 有何影响 一 欧洲一体化 1 背景 2 形成过程 1 欧共体形成 2 政治一体化 1959 1973 1975 80年代 3 特点 发展的趋势 1 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 2 成员国不断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 3 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课程指导意 见 简述欧共体 形成的基本 过程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4 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1 对西欧 A 促进经济发展 实力增强 B

11、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在政治 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 对世界 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美国霸权地 位受到严重冲击 被迫调整对欧政策 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程指导意 见 简述欧共体 形成的基本 过程 进入70年代 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 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 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 代那样 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 发号施令 选自何春超主编的 国际关系史 教材P163 材料题 二战后美欧 关系的变化 世纪金 榜 P73 一 欧洲一体化 二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1 原因 内因 外因 课程指导意 见 简述日本经 济迅速发展 的原因 表 现及影响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

12、趋势出现 材料一 日本采取了 倾斜生产方式 倾斜减税 倾斜金融 等对策 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 将有限 的资源向煤炭 钢铁 电力等产业集中 优先发展能源和 重工业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非凡的经济增 长 是世界上真正引人注目的事 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 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62年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 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材料三 日本还积极引进外国最新的研究开发成果 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 2 5 90年代上升为3 0 左右 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材料四 据统计 3

13、年战争期间 日本直接向战场美军提供 的 特需订货 达13亿美元 在侵朝战争期间 日本电力 的70 煤炭的80 船舶和陆地交通的90 的上部直接或 间接地为美军服务 日本成为美国的 兵工厂 军需 订货 的源源而来 为日本经济注入了起死回生的 强心 剂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的军事订货 美国的扶植 材料五 美国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 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 赔 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 给 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 并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 煤 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料 保留日本的军工工业及其生 产能力 签订日美安保协定 协同防御 二战后 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不包括 A 实行国民经

14、济非军事化 B 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 C 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 D 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一 欧洲一体化 二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1 原因 内因 外因 课程指导 意见 简述日本 经济迅速 发展的原 因 表现 及影响 思考 二 战后 日 本与西德 经济发展 的共同原 因 B 一 欧洲一体化 二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1 原因 内因 外因 2 表现 课程指导 意见 简述日本 经济迅速 发展的原 因 表现 及影响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日本经济的恢复 1945 1955年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1956 1973年 日本经济的顶峰 80年代 4 日本泡沫

15、经济时代及泡沫经济 破灭后持续低迷 80年代末 90年代 3 影响 1 政治 外交 政治大国 战略 日本谋求政治大 国的战略是中曾根康弘在1982 1987年 任首相期间提出并确立的 就是日本要从经济大国发展到 得到 国际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国家 依 仗经济 政治 外交等手段 并辅以军 事力量 争取成为多极世界中重要的一 极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一 欧洲一体化 二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1 原因 内因 外因 2 表现 课程指导 意见 简述日本 经济迅速 发展的原 因 表现 及影响 3 影响 1 日本政治 外交 2 引起亚洲各国担忧和疑虑 3 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 日 西欧三足鼎

16、立局面 冲击两极格局 推动了世界多 极化趋势 4 日美关系既是联盟又有摩擦 二战后 美日关 系的变 化 世纪金 榜 P73 从20世纪70年代起 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 多边自主外交 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发言权 积极 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 朋友 是 的 盟国 是的 但是 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 域的问题上 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 同我 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 美国遇到了我们甚 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引自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国际经济 政治地位提高 发挥的 作用越来越大 三 新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及国际舞台上 的重大作用 1 过程 2 影响 1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 1956 2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57 1976 3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1978年 课程指导意见 了解新中国综 合国力的增长 及其在国际舞 台上的重大作 用 据教材P161知 识链接概念提 示 说明新中 国综合国力增 长的表现 1 据此 你怎样看待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3分 2 请说出新中国成立以来 与 历史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