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中语文 3.2.2《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教案 苏教版必修3 .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6188524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中语文 3.2.2《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教案 苏教版必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2届高中语文 3.2.2《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教案 苏教版必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中语文 3.2.2《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教案 苏教版必修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中语文 3.2.2《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教案 苏教版必修3 .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朱建华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2、能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3、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4、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陈炎,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87年,2000年分别获山东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周来祥和曾繁仁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兼任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史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和编辑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为中国美学学会

2、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等学术专著多部。由于上述研究,陈炎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跨世纪文学评论一等奖”、“刘勰文学评论奖”等多项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者津贴”。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艺学

3、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史哲杂志主编。二、解题: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是一篇文化批评论文。文章的题目是论题,就是揭示论述的范围。如果将它补全了,就是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资源的角度看两种文化的短长,以及由此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三、学生自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四、师生讨论归纳:1、从文化结构上,也就是从根本观念上,对中西两种文化进行考察。2、谈感性生命的极度表现。3、西方文化这种对于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两极的极端追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4、中国文化由于其根本观念形成了传统体育与科学均不发达的局面。5、中国文化,导致其艺术与工艺特别发达。6、中国文化的体育与科学受到艺术与工艺的制约,带有艺术化和工

4、艺化的影子,显现出中国与西方文化各有短长。7、对待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8、中华传统文化现在的社会功能和意义。五、编写结构提纲:第一段:(1节)中国与西方文化资源的根本差异(总说,正面)感性体育西方(两极最发达)理性科学中国(感性与理性相互交融)感性与理性两极均不发达第二段:(26节)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优劣短长(分论)西方:感性文化的极度表现(体育)感性生命的生机理性文化的极度表现(科学)理性生命的强大力量艺术科学化(模仿说)体育化(宣泄说)失去审美情感的魅力中国:感性生命(体育)知足、容忍(蔑视竞争、压抑冒险)气功、太极(艺术化)理性生命(科学)知行合一(只注重实践、忽视思辨)-没有理论体系(工

5、艺化)艺术和工艺特别发达文学工艺第三段:(7节)对待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反面论证)(进一层)第四段:(8节)中华传统文化现在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再进一层)六、讨论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以及语言特点。1、递进式结构2、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法对比把握住相应的范畴进行比较,显得条理分明。举例有代表性,表述点到为止,比较概括。3、语言:干净利落,用词造句注意把握分寸。笔锋带感情。如:用“邯郸学步”讽刺全盘西化。七、问题探讨: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分别从不同领域论述了文明对话的意义,两篇文章有那些异同?明:同:结论大致相同,两种文化应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异: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是以历史考察探究两种文化的关系正反对比揭露错误认识和偏见的失误所在。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着眼于现状的分析,两两比较,从文化结构到具体领域比出两者的差异短长。八、布置作业:完成评估上的作业。-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