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北京朝阳高三化学二模试题.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6130484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北京朝阳高三化学二模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北京朝阳高三化学二模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北京朝阳高三化学二模试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玲出品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北京朝阳高三化学二模试题 2016 5 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下面中国国宝级文物的表面不会 因电化学腐蚀被氧化的是 A 秦朝铜车马B 春秋越王剑C 唐三彩D 商代司母戊鼎 7 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过程测量海带中碘的含量 上述实验过程对仪器选择不合理 的是 A B C D 8 以下事实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F 2在暗处遇H2即爆炸 I2在暗处遇H2几乎不反应 B H2O在 4000 以上开始明显分解 H2S用酒精灯加热即可完全分解 C 氯与钠形成离子键 氯与硅形成共价键 D NO2球 在冷水中颜色变浅 在热水中颜色加深 9 已知 2SO2 g O2

2、 g 2SO3 g H 有关数据如下 T 527 627 727 827 927 平衡常数K 910 42 3 2 0 39 0 12 唐玲出品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根据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判断出 H 0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SO2的平衡转化率 727 927 C 增大压强 降低温度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D SO3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0 继屠呦呦从青蒿中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后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又在1982 年人 工合成了青蒿素 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香茅醛能发生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B 甲 乙 发生了取代反应 C 甲中不同化学环境的羟基

3、化学性质不同 D 香茅醛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11 下表中 试剂 与 操作及现象 对应关系错误 的是 12 某同学做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溶液无色 试管上方 呈红棕色 产生大量气泡 能使湿润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 产生气泡 能使湿润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实验 试管上方呈现红棕色的原因是 2NO O2 2NO2 B 根据实验 的气体检验结果 说明都有NH3产生 C 实验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Al 6H 3NO 3 Al 3 3NO 2 3H2O 选项试剂操作及现象 A AgNO3溶液滴加氨水 产生沉淀 继续滴加氨水 沉淀溶解 B 铝粉滴加 NaOH溶液 产生气体 继续滴加 产生白

4、色沉淀 C CuSO 4溶液加过量 NaOH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再加乙醛 加热 产生红色沉淀 D 氯水滴加 NaOH溶液 溶液颜色褪去 再加HCl 溶液颜色恢复 唐玲出品 D 在实验 中 NO3 在酸 碱及中性溶液中都被还原 25 17 分 有机化合物甲 乙用于制备化妆品 二者合成路线如下 部分产物及条件略 已知 R R 代表烃基或 H 1 D的结构简式是 2 化合物A能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E F 的反应类型是 F 有机化合物甲 的化学方程式是 化合物 A的结构简式是 3 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3H6O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C的结构简式是 4 化合物W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5、6 关于 B与 W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互为同系物 b 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c 相同物质的量的B和 W与 H2完全反应 消耗H2物质的量不同 5 M N中均只含一种官能团 N中含有四个甲基 X 的结构简式是 满足合成路线的N的同分异构体是 唐玲出品 26 12 分 LiFePO 4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 可由LiI和 FePO4制备 1 FePO4难溶于水 制备方法如下 用稍过量的稀H2SO4溶解废铁屑 加热 搅拌 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O2 向含 Fe 3 的溶液加入 Na2HPO4溶液 过滤后经进一步处理得FePO4 中反应进行完全的现象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H2O2

6、的作用是 已知 H2PO 4 HPO 2 4 H HPO 2 4 PO 3 4 H 产生 FePO4的离子方程式是 Na2HPO 4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2 制备 LiFePO4 将 FePO4与 LiI混合 在惰性气氛中加热 制得LiFePO4 化合物 LiI中碘离子的作用是 3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为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 石墨作为金属锂的载体 电 池反应为 FePO4 s Li s LiFePO4 s 装置如下 该电池不能用电解质水溶液 原因是 充电时 b 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唐玲出品 27 14 分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1933 年出版 纯碱制造 一书 创立了中国自己的制碱 工艺

7、其纯碱制造原理如下图所示 1 由 NaHCO 3制备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 2 过程 通入NH3和 CO2的顺序是 3 过程 析出NH4Cl s 的原因是 4 充分利用副产品NH4Cl 生产 NH3和 HCl 直接加热分解NH4Cl NH3和 HCl 的产率 往往很低 原因是 5 采用 MgO 循环分解NH4Cl 加热 在 300 以下获得NH3 继续加热至350 600 获 得 HCl 气体 利用下列装置 加热及加持装置略 可测量NH3和 HCl 的产率 低于 300 时 干燥管盛装的干燥剂是 NH3吸收完全后 更换干燥剂和 吸收装置中的吸收液 产生 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在 350 600

8、 上图虚线框内应选择的安全瓶是 唐玲出品 MgO可以循环分解NH4Cl 制得 NH3和 HCl 的原因是 结合化学方 程式解释 28 15 分 以 NaCl 为主要成分的融雪剂会腐蚀桥梁 铁轨等钢铁设备 某研究小组探究NaCl 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 1 将滤纸用3 5 的 NaCl 溶液润湿 涂上铁粉 碳粉的混合物 贴在表面皿上 在滤纸 上加几滴检验试剂 再缓慢加入NaCl 溶液至没过滤纸 操作如下所示 实验 的现象说明 得电子的物质是 碳粉的作用是 为了说明NaCl 的作用 需要补充的对照实验是 2 向图示装置的烧杯a b 中各加入30 mL 3 5 的 NaCl 溶液 闭合 K 指针未发生

9、偏转 加热烧杯a 指针向右偏转 取 a b 中溶液少量 滴加K3 Fe CN 6 溶液 a 中出现蓝色 沉淀 b 中无变化 b 中铁片作极 加热后 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 3 用图示装置探究不同浓度NaCl 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 向烧杯 a b 中各加入 30 mL 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 溶液 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a b 指针偏转方向 0 1 0 01 向右 0 1 3 5 向左 3 5 饱和溶液向右 中 b 中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中 铁在饱和NaCl 溶液中不易被腐蚀 查阅资料可知 在饱和NaCl 溶液中 O2浓度较低 钢铁不易被腐蚀 设计实验证 唐玲出品 明 4 根据上述实验

10、对钢铁腐蚀有影响的因素是 北京朝阳高 三二模化学参考答案 2016 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2 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8 分 注 25 28 题答案合理给分 25 17 分 1 CH CH 2 分 2 加成反应 2 分 2 分 2 分 3 2 分 4 a b 2 分 5 2 分 共 3 分 写出 1 个 2 分 2 个全对 3 分 6 7 8 9 10 11 12 C C D B D B C CH3 CH2 C CH2 CH2 C CH2 CH3 唐玲出品 26 12 分 1 不再产生气泡 2 分 2Fe 2 2H H 2O2 2Fe 3 2H 2O 2 分 Fe 3 2HPO 4 2

11、 FePO4 H2PO4 2 分 由于 HPO4 2 可以电离 HPO 4 2 PO4 3 H 又可以水解 HPO4 2 H2O H2PO4 OH 且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所以溶液溶解显碱性 2 分 2 作还原剂 1 分 3 金属 Li 可与水发生反应 或2Li 2H2O 2LiOH H2 1 分 LiFePO4 e Li FePO 4 2 分 27 14 分 1 2NaHCO 3 Na2CO3 H2O CO2 2 分 2 先通 NH3 后通 CO2 2 分 3 NH4Cl s NH4 aq Cl aq 增大c Cl 平衡左移 促进氯化铵析出 2 分 4 NH3 HCl NH4Cl 2 分 5

12、 碱石灰 1 分 MgO 2NH4Cl 2NH3 MgCl2 H2O 2 分 c 1 分 因为 MgO 2NH 4Cl 2NH3 MgCl2 H2O 而 MgCl2水解生成Mg OH 2和 HCl MgCl2 2H2O Mg OH 2 2HCl Mg OH 2受热生成MgO Mg OH 2 MgO H2O 所以 MgO 可以循环应用与NH4Cl 反应制得NH3和 HCl 2 分 28 15 分 1 O2 2 分 与铁组成原电池 作原电池的正极 2 分 用水代替NaCl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2 分 2 正 1 分 温度升高 Fe 还原性增强 反应速率加快 2 分 3 Fe 2e Fe2 2 分 另取两个烧杯 分别往其中加入铁片和一定量的饱和NaCl 溶液 再分别滴加几滴 K3Fe CN 6溶液 然后往其中一个烧杯中通入O2 观察现象 2 分 4 温度 NaCl 溶液的浓度 O2的浓度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