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教学设计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6057478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说汉字,认识“三衢”历史 1.说文解字“衢” (板书:)同学们,老师写的这个字你认识吗?知道它的意思吗?(出示) 四达谓之衢。衢,道也。本义是四通八达的道路。 说文 2.说“三衢”来历 作为一个衢州人,你知道我们衢州还有一个别称是什么吗?相信你读了下面的资料就明白了。(出示) 昔有洪水自顶暴出,界兹山为三道,故谓三衢。 隋志 州有三衢山,故取其名。 唐元和郡志 3.赏“三衢”美景 (1)课件播放三衢山的美

2、景。 (2)因为衢州有座三衢山,故又称“三衢”。三衢山是浙江省衢州市的母亲山。 4.引“三衢”诗文 走在这样的三衢道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宋朝时期,有一位旅游爱好者叫曾几,他游三衢山后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三衢道中。 (设计意图:从“衢”的字理入手,析解诗题,再运用视频初步感知“三衢”之美,激发学习热情。) 二、读古诗,寻找“三衢”美景 1.出示古诗 2.回忆学法 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些理解古诗的方法,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做铺垫。) 3.学生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 学习单: (1)找:诗人是什么时候

3、游三衢山的?旅途中他看到了什么?用“ ”画出。 (2)画:请你画一画诗人游三衢山时的行程路线。 (3)想:想一想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在自主阅读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个性的阅读体验。因此,借助“学习单”,以一个个分解的小建议启发学生充分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 4.汇报交流 (1)出游时间。 作者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从哪儿能看出来? “梅子黄时”是什么时候呢?读了以下诗句你就明白了。(出示)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三旬已过黄梅雨。 苏轼舶趠风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梅子黄时本来是多雨时节,可是诗人当时碰到的却是生:

4、日日晴。 (2)出游路线。 谁能画一画诗人的行程路线? 结合诗句判断行程图是否正确。 “泛”和“却”的意思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借助课文注释你能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设计意图:读诗句找出游时间、画出游路线图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品诗句,寻找“三衢”之情 思考: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表明的仅仅是作者出行的路线吗? 再读古诗,整首古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游三衢山时的心情如何? 你从哪儿感受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1.创设情境假想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是日日晴,假如此时你和诗人曾几一同去游玩,心情如何?诗中哪个词最能

5、代表此时的心情?(理解“晴”) (2)穿越时空,假如你和诗人乘船去游山,“泛盡”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看到了一条幽静的山路,你的心情又如何呢?诗中哪个词最能代表此时的心情?(理解“却”)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结合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时的喜悦之情。) 2.借助插图联想 图文结合联想美景:边读古 诗,边看插图,想象一下诗人走在这三衢道中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理解“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随文补白联想美景:再读古诗,再看插图,想象一下诗人去时路上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

6、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随文补白,想象去时所见景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加关联词概想 (1)你能用一个关联词把两句诗句连成一句话,展示诗人行走于三衢道中来和去时所观察到的美景吗? (不但)绿阴不减来时路,(而且)添得黄鹂四五声。 (2)整首诗道出了诗人的喜悦心情,该怎么读出这份心情呢?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设计意图: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春之生机与和谐,更要让学生感悟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 四、拓诗文,悟“三衢”文化 1.对比“不减”和“添” (1)“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中“不减”的是什么? (2)“添”的又是什么?仅仅是黄鹂婉转动听的鸣

7、叫吗?还有 什么? 2.对比不同诗人写的三衢道中 三衢山独特的地貌背景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历代文人曾留下许多的诗词,其中元朝张雨、清朝方芳佩都写过三衢道中,我们来读一读。 三衢道中 (清)方芳佩 初到三衢问水程, 江乡风物总关情。 滩声澎湃飞流急, 帆影参差夕照明。 山鸟啼来偏悦耳, 野花看尽不知名。 挑灯坐听篷窗雨, 赢得诗怀分外清。 三衢道中 (元)张雨 大溪中道放船流, 船压山光泻碧油。 三百里滩攲枕过, 买鱼酾酒下严州。 (1)自由朗读,想想三位诗人写的三衢道有什么共同点。 (2)同学们,诗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3.总结“三衢”文化 我们发现这些诗描写的不仅仅是我们衢州的山山水水,而是通过这山水的描写,表达的是古代文人乐山乐水的情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的是一种“天人合一”这就是“三衢”文化。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5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