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皖智教育

上传人:真善 文档编号:125638622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识皖智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识皖智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识皖智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识皖智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识皖智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识皖智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识皖智教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识皖智教育胡征善皖智教育是合肥皖智科技教育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是合肥市一家很有实力很有前景的民办教育集团,旗下有研究院、高复学校、艺文中心、皖智中学、培训中心五大板块,公司董事长是徐坤、总裁是郭祖彬。徐董郭总既是老乡又是大学同学加室友,他们原来都是公办老师后同下大海创办私立教育,是一对有魄力干实业优势互补的黄金搭档。2006年秋季我省实行课标课程,且高考自主命题由2005年英语一科拓展到2006年语文数学三科,皖智教育于此时应运而生乘势而上。两位老总抓住大好机遇,为研发适合省情的高考自主命题,为弥补全省教辅短板首创皖智教育研究院。14年来研究院走过了信息交流卷、知名省示范高中联考卷、“A10

2、联盟”卷、全国高考模拟“1号卷”和中考模拟“安徽第一卷”的历程,发展成现在的集基础教育研究、中高考教学资料研发、中高考研讨会务策划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研究机构。在皖智教育研究院创办之初,我就与它有了“交集”,曾受邀命制了十几套高考化学信息交流卷和联考卷,多次参加研究院举办的试卷研磨,也曾3次受邀为皖智组织的全省高考研讨会化学学科专题讲座。为皖智教育研究院命制的化学试卷(部分)皖智教育研究院倘若能在新教材实施和新高考的推进中,组织全省各学科精兵强将开发研制出配套的教辅精品,以品牌供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要求的学生选择性使用,进而冲入全国教辅市场,这不仅是研究院的发展幸事,以达“开发皖人智慧”之使命,也是

3、皖智人的殷切期盼!继皖智教育研究院和舒城高复学校的成功创办,2011年郭总又在合肥市蜀山区苗圃首办高复学校,虽经拆迁波折,学校不得不搬到了现在的合肥市经开区莲花路与耕云路交叉路口,历经艰辛运作,学校学生由首届的300多人、第二届的500多人,发展成现在的近2000人24个教学班。我是经研究院鲍玮副总引荐,于退休后的2013年也就是学校创办的第三个年头来皖智高复学校任教的,4月份的一天我到学校考察签约,郭总亲自驾车和鲍玮到合肥东站迎接,在此结识了特级教师阮凌曦,当天考察结束后已是下午3点多钟,郭总特派学校总务主任送我回屯溪。7月中旬正式成为皖智高复学校的一名任课教师,至2016年高考前因视网膜脱

4、离才结束了在高复学校的任职。在皖智高复学校教师例会、教研会上的两本笔记在皖智高复学校高速发展之际,2015年始两位老总又大手笔在合肥新站区磨店职教城谋划创办皖智中学,并于2016年正式招收高一新生,现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在校生近2000人。我亦于2018年5月2019年6月受学校之聘担任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的辅导老师再次与皖智教育结缘。皖智教育艺文中心是专门从事艺术生文化课考前冲刺和高三美术生专业课教学的专业学校。早期只有“文”而无“艺”即依托其它专业培训学校在高校招生专业课考试结束以后的考前文化课备考班,近两年发展为“艺”“文”兼顾以“文”为主拥有学生近500人的培训学校。皖智教育培训中心是利用学

5、生空闲时间尤其是假期从事培优扬长、查漏补缺个性化教学或是学段衔接针对性教学的多校区散撒式网格化“校外”培训机构,由于教学灵活适应性强,横跨中学各年级,侧重数理化英等学科,依托皖智自身的优势资源,得益于不断攀升的社会需求,近年来呈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学校教学不可或缺的补充和成绩与效益提升的重要途径。郭总原是从合肥二十六中语文老师且担任学校中层干部而“下海”办学的,懂教育会管理,有思想能践行,求极致不畏难,大格局大谋划。行家办教育,说是内行话,做是份上事;由师到总裁,心底敬教师,管理重精细。契约讲信义,制度定方圆,宏观抓班子,量化出效益。办学校师为本,师资队伍、教育水平乃办学之关键,郭总深知其理,

6、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进来”就是请专家学者名师来校讲学,传帮带;“走出去”就是带领教师到全国各名校考察,鉴学效),让教师的育、教、学、研水平快速提升。对我们几个老教师,总能体会到郭总细致的关心与入微的关照,除了专备特级教师工作室、工作时间弹性制,还考虑到租住套房上下班不跨公路;专灶松软饭菜适合老人牙口在衡水中学考察学习初识皖智教育,结缘几多同仁,难忘知遇师朋,常忆当年事人!皖智追梦胡征善人生有梦,亦真亦幻,穿越横跨,何悔有哉;人贵有欲,亦虚亦实,抛求舍得,何难有哉!题记皖智高复任教退休后,不甘寂寞,北上庐州,受聘于皖智教育“3+1”任教,即20132016年担任皖智高复学校化学老师和

7、20182019年担任皖智中学化学竞赛辅导老师,二次就业路上追梦。莫道夕照路渐远,不为今世枉来人。在皖智高复学校任教三年,前两年带两个班的化学课,虽学生程度不尽相同,教学深广度亦各有异,由公立的“自由”到私立的“紧张”,周课时12节+2个晚自习+月(周)考以及后期的培优补缺,但专司教学,定向单一,加上喜静安教,倒也人事顺意,得心应手。到了第三年,学校分配带1个班化学课+理科督导。就教学工作量来说,表面上好像减轻了一半,实则每周仅少站六节课+1个晚自习,因为备课量没有减少,且高复班主要教学任务是练习与考试,周考月考中考末考,尤其是临近高考的前一个多月,理综科目是每周两考,而阅卷工作是学科组内均配

8、,与带几个班的课无关,因此虽只带1个班的课而教学任务并没有多少减轻。反倒是教研工作量增加了,责任加重了,事务琐碎了。每周的集体备课、推门听课、教研组长会、教师例会的教研汇报,公开课听评课活动的情况反馈,等等,工作总量增大了不少。虽然有些事务是“软”任务,仅凭良心做事,有道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尽心竭力乃做人本心为人之道,故工作紧张实不敢懈怠。由于备课与阅卷都是网上(电脑)作业,也许是年老功能性退化也许是工作用眼过度,至2016年5月底患视网膜脱离眼疾,手术后不得不离开了皖智高复学校。以下是任职期间教研活动纪实(发表与百度文库节选):教学是一门艺术皖智教育 胡征善皖智高复学校公开课情况总结教学

9、是一门艺术,艺术就有“明星”,教学就是教师表演的“明星”。现行说法之所以称之为“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不仅是字面上的不同,而是“质”的不同,教案只是关注“教”,“教学设计”除了关注“教”,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学”,“教学设计”除了体现教师的教之策略更要体现学生的学之策略。将教学上升为“设计”,设计就是创新,因此课标课程承认教学就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节节课应有创新,谓之常教常新;“教”后方知不足,从多个角度去进行反思,故而有常教常思;尽管教学内容年年基本不变,但教学对象常变,故而有常教常变,常教常改,不断修改不断进步,故而常教常进。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校举行了五

10、次共有30位教师参加的公开课教研教学活动,每次公开课后各学科组都进行了评课活动,各授课老师先交流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听课老师畅谈对听课后的收获与评价,评课时各位老师态度真诚,公正鉴评,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学校领导和特级教师分别参加各组的听评课活动。在每次听评课活动后,以讲义形式分专题向各位教师介绍了试卷讲评课应该讲评什么?、何谓动态生成问题、课堂提问的艺术、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能力构成。2016届合肥皖智高复学校第一次公开课教研活动情况反馈2015年8月27日下午,我校全体教师分六大组(语、数、英、理、化、生)举行了本学年度第一次公开课,以下六位老师分别为各教研组提

11、供了颇具滋味的教研大餐。授课老师学科课题授课老师学科课题叶老师语文文言文断句杨老师物理牛顿第一、二定律曹老师数学方法技巧:待定系数法林老师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许老师英语短文改错陈老师生物细胞核一系统的控制中心晚上,各教研组进行交流评课。各位授课老师首先交流了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教后反思,每位听课老师均畅谈了对本节课的看法。校长和教务主任、特级教师等参加了相应教研组的听课与评课。多数授课老师善于抓住公开课机遇展示自身的教学风采,课前分析了学情、根据进度认真选题、精心备课制作课件;课中展示特色、挥洒自如、紧扣考点考题、关注师生互动、讲求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后积极反思、虚心倾听、分析得失、备

12、案提升。听课老师态度诚恳、认真记录、收集资料,评课时畅所欲言、互相商讨、公正鉴评。本次公开课显示两大特色:1、 结合全国卷考题 重视方法引导与训练 2016届高考我省转向使用全国课标卷,各科老师在原来研做近年全国课标卷、理解全国课标卷与安徽卷异同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教学思路与教学策略,向全国课标卷靠拢。在教学中力求“(知识)点”、“(高考)题”与“(破题)法”结合,力求寓“法”于“题”、以“题”释“法”,“题”“法”互相渗透。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使“纲”“点”“题”“法”浑然一体。如许老师选取试题难度较大失分较严重的短文改错为专题,分析了近5年高考短文改错题型的考点分布,归纳出短文改错“八改四不

13、改”的解题方法;叶老师以最近多次考试涉及的文言文断句(句读加标点符号)及雨天客留经典断句导入新课,归纳出文言文断句的6种方法和断句口诀;曹老师选题是一“法”多用,多题一“法”,运用待定系数法破解6种不同的题型,详略适宜,重点突出。2、 讲求课堂实效性 了解学情考情定教情以学情定教情,以教情联考情,讲求课堂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知能水平和高考成绩是高复班最终目的,是家长和社会的迫切要求,更是我校的发展动力,这在全体教师中已形成了共识,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但如何结合学情把握考情确定教情快捷达到高考目标,这不仅是每位老师值得研究的问题,更是每位老师操作层面上的具体实践。联系考情不言而喻,结合学情就

14、是要求在了解学生的知能基础上,抓住学生的思维点,设疑激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喜欢你的课想上你的课。本次公开课上面提到的三位老师在结合学情联系考情方面就做得非常到位,杨老师和陈老师课堂的教学范围融洽,重视互动。陈老师结合考纲考点设问步步深入程序层层推进;杨老师提问与启发相结合,借学生回答的问题,挖掘深究、授知解惑,这些都是关注学情联系考情很好的实例。 几点建议1、 问题提出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关注课堂动态生成问题。2、 重点内容要重视“点”“题”结合、“题”“法”结合,让学生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解)。3、 要结合教学实际修改原有的光盘课件,最好自制课件;注意课件的可见度和问题答案的后滞

15、性。4、 提供给听课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必要的学案材料。详见百度文库教学是一门艺术 胡征善深入课堂 教学研究皖智教育 胡征善推门听课总结 在学校校长室、教务处的领导和安排下,本学期(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随堂(推门)听课32节,后期集中听课9节,共41节,涉及全校理科18个班级34位教师。每节课均有听课笔记有结果汇报,每节课均做到及时反馈交流与研讨。 随堂听课与公开课不同,公开课是授课教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技能的展示,而随堂听课具有随机性,更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态度、学科素质和应变技能。一学期来随堂听课的总体感受有以下四点:1、 大多数教师能认真备好课,具有本学科的基本素养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教学层次分明,问题剖析清晰,课堂上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熟悉苯学科的考试大纲和历届高考试题,针对高复班的教学特点,教学中穿插高考试题,让学生了解考纲与考点的联系、知识能力与试题呈现形式的联系,重视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力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2、 如果复习课教学只是用“教辅”依“教辅”不能摆脱“教辅”的束缚,就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教学风格,也是造成教学进度“滞后”的一个原因(也可能有课时不足的因素)。较高的教学境界应该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教材)为“本”,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