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期高中中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629338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期高中中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职业期高中中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职业期高中中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职业期高中中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期高中中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期高中中考试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_班级:_姓名:_(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汶上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级 班 )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第卷(选择题,共43分)一、(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 皮癣( xin ) 粗犷(gung ) 城隅( y ) 汩汩( g )B 憋进( bi ) 按捺( ni ) 骰子( g ) 自诩( x )C 熠熠( y ) 湮没( yn ) 谥号( sh ) 倏地( sh )D 刁难( nn ) 解剖(po ) 风靡( m ) 脸颊( xi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贪赃枉

2、法 犀利 辩解 战战兢兢 B投环道路 劝戒 布署 九宵云外C残羹冷灸 黝黑 摇曳 礼上往来 D衷心喜悦 祈求 荫庇 鬼鬼崇崇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是( )听说那棵驼背,在一次台风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倒在山洪_的溪水里。克劳狄斯谋害了老国王,篡夺了汉姆莱特继承王位的_我们已经把旧街区拆迁的情况_给上级有关部门。不知在什么日子,我们还看到一些女人到这榕树下_地烧一叠纸钱,点几炷香。A暴发 权利 反映 虔诚 B爆发 权利 反应 诚恳C暴发 权力 反应 虔诚 D爆发 权力 反映 诚恳4依次填入下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恰当的是(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3、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_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_,直接的物质的 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_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_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A 就 所以 也 因而 B 才 但是 便 因此C 才 所以 便 因而 D 就 所以 也 因此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新学期,刘刚改变了许多,上课听讲专心致志,不开小差了。B花儿非常漂亮,放在她房里可以说是门当户对。C我不明白这

4、都是什么事,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D剩下的时间,他全都钻进了卷帙浩繁的史书。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不能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是发明创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性因素。B他年年月月地思索着、观察着、试验着,终于在1782年创造出了万能蒸汽机。C鲁迅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高昂的斗志。D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7填入下列文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是( )于是有天夜里,头上响起惊天动地的炸雷!榕树着火烧起来了,烧空了一段树干,烧死了那头蛇精。A狂风摇撼着数枝,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劈开树干,乌云紧压着树梢B乌云紧压

5、着树梢,狂风摇撼着数枝,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劈开树干C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劈开树干,乌云紧压着树梢,狂风摇撼着数枝D乌云紧压着树梢,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劈开树干,狂风摇撼着数枝8在下列情境中,说话最得体的是( )王刚在购书时,不慎将钱包丢在书店里他连忙回去对售书阿姨说:A“阿姨,请你将钱包还给我,我刚才是丢在你这儿的。”B“阿姨,我刚才买书时不小心把钱包丢了,您是否看见了?”C“阿姨,我的钱包放在书柜上的,你现在将它藏在哪了?”D“阿姨,求求你,将钱包还给我吧,我会加倍酬谢你的。”9下列关于启事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启事是将自己的要求,向公众说明事实或希望协办的一种应用文,通常张贴在

6、公共场所或者刊登在报纸、刊物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使用。B启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写明启事的名称;二是具体内容,即要向大家说明的情况;三是启事者的落款和启事日期。C启事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实用性、随意性的特点。D寻物启事和招领启事都要写清楚丢失物件的名称、时间、地点、数量、颜色和形状的特征。10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下列对这则广告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广告语与公司名称巧妙结合。B揭示了保险的作用。C运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D把公司质量服务与俗语巧妙结合起来,使公众过目不忘。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

7、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静女选自诗经邶风。B“缙绅”指一般做官的人。“社稷”指国家。C悼词以介绍逝者生平事迹为主,一般按时间顺序行文。D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结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1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A首句写出了早梅凌寒独自开的风姿。B第二句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远离村路,临近溪水桥边。C第三句写出了“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近水”。D第四句写诗人远望,原来把经冬未消

8、的雪疑作是寒梅。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记得那是12月,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为时两个半钟头.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必须提出或回答问题. 问题或大或小,或严肃或轻松,千般百样,无奇不有.入学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向我介绍过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而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有时,他也提问,且问题刁钻古怪得很.总而言之你要小心,他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我上第一节对话课时,就被教授点着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写我愿意写的东

9、西.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教授弯起一根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首长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的首长发他愿意发的东西.全班哄地一下笑起来.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偷偷地朝我竖大拇指.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吗 班上当即冷场.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有听清楚您的问题.他清清楚楚一字一句,又重复一遍.我看着他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告诉那张脸,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 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雪花在窗外默默的飘.在这

10、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觉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1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同学们都意识到问题的严肃性和复杂性。B.同学们都对教授的提问非常愤怒。C.同学们都在幸灾乐祸。D.同学们都对“我”表示同情。14.下列对教授提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教授在第一节课就提问了“我”,并且知道“我”来自中国,有过记者的经历,这说明他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B. 教授的提问或接过学生的回答而顺势提问,或“另辟蹊径”,这说明他的教学思路十分敏捷。C. 教授提出这些问题,是

11、为了让学生难堪而进行刁难。D. 教授的提问穷追不舍,是因为他在问题上的深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应答自如的语言能力。15.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教授前面所提出的两个问题,其实质是想了解中国人是怎样工作的。B. “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我的首长发他愿意发的东西”,这两个回答的意思是中国人的工作无所顾忌,随心所欲。C. 同学的“窃笑”和“哄笑”反衬我的回答很幽默,苏丹王国留学生“偷偷朝我竖起大拇指”,证明我的回答很成功。D. 对教授前面提问的两个问题,“我”听话听音,回答既理直气壮,又避实就虚。三、(10分,每小题2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

12、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

13、风尚。B而耻学于师 耻:以为耻C 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学习17. 对下面两组句子加点字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3其皆出于此乎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不同,3与4相同C1与2相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不同18.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语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 B小学而大遗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圣人之所以为圣19.下列句子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不拘于时 B学于余 C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D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0.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B这段文字侧面证明了从师的主要途径C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士大夫与巫医乐师的智力差别D这段文字指出了择师的标准。第卷(非选择题共77分)四、(21分)21.将第三题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_22.补写下列句子。(6分)1爱而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