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方言新闻节目的成功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5606207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告传媒)方言新闻节目的成功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告传媒)方言新闻节目的成功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告传媒)方言新闻节目的成功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告传媒)方言新闻节目的成功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告传媒)方言新闻节目的成功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告传媒)方言新闻节目的成功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传媒)方言新闻节目的成功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言新闻节目的成功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方言新闻节目作为一种新的传播表达样式,有其产生的现实基础。方言新闻节目有其市场的依据,有其存在的现实土壤,有其文化上的价值,在它的播报内容上也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但要想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继续发展壮大,方言新闻节目必须突破制约自己发展的几个瓶颈:方言新闻节目不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容易流于小气和俗气;会导致外来人口的排斥,割裂不同族群间的认同;在其内容上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其受众群体不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方言类新闻节目必须克服制约自己发展的缺陷,才能真正做到成功。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作为弱势的地方电视台如何应对中央电视台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显得越来越重要。而

2、具体到各个栏目的制作上时,地方台在选择播出什么样的新闻、如何播出新闻上就变得更为重要。社会软新闻、民生新闻的兴起,都是地方电视台应对的策略方式。最近,各个地方频道又开始采用方言播报新闻,例如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的630新闻,杭州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等等。一些地方台认为以此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是否真的可以作为一个值得推广的模式?一、方言播报新闻节目成功的现实基础 该类节目就其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一定的发展前景。(一)方言节目发端并非偶然方言节目的成功绝非偶然,可以说,创新的节目形式和民生内容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前者为方言新闻节目

3、提供了风格指引,后者则为方言新闻提供了内容指引。“说新闻”这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发端于凤凰卫视,其特点是将人际传播引进大众传播来,强调新闻不是读,而是说和讲。 “说新闻”秉持平等互动的传播地位,使用平民视角运用平民化的语言,其风格表现为故事化、生活化和互动化。方言新闻在继承了“说新闻”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将新闻聚焦于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强调了新闻内容的大众化属性。自2002年起,民生新闻席卷全国,各省市都有类似的节目出现。直到今天,民生新闻依旧在占据着一个又一个收视制高点。借着民生新闻的热度,加上“方言说新闻”的播报形式,方言新闻节目也变得炙手可热。 (二)节目形式新颖、贴近民生从新闻学发展的大视

4、角来说,方言新闻的兴盛仍旧属于“以平民视角关注平民生活”的民生新闻改革浪潮。从本质上讲,方言新闻节目与民生新闻并无区别,它们的差异仅在于播报形式的不同。它们最大的相似点就在于,都是以普通民众作为主要的收视群体。所以,无论从节目内容还是节目的形态和包装,方言新闻节目都沿袭了民生新闻“平民化”的风格。在方言新闻节目中,新闻的主角是平民,素材几乎都是源自老百姓日常生活和体验的原生事件。另一方面,节目在主持人选择上大多是去明星化的。他们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中年男性,长相普通,但感觉非常亲切,在语言上幽默、诙谐,就像是街头巷陌有些贫嘴的普通邻居。节目演播室的设置也是非常平民化的,演播室大多被设置成说书场的形

5、式,这样更容易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这些做法都能够增加平民化色彩和亲和力,引起普通民众的共鸣,得到这些人的支持。(三)方言新闻的节目有其市场的依据著名的媒介经济学家Picard曾经说过,受众最欢迎的节目是本土化的节目,其次是临近地域文化的节目,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好莱坞之类的以世界娱乐为舞台的节目。 这一点,其实在新闻学理论中早就解决了,本土化的节目因为切合了受众的接近性要求,而必然受到青睐。方言节目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以杭州电视台为例,阿六头说新闻这一方言节目出现之前,杭州市区的新闻节目的收视平均只有2左右,而“阿六头”自2003年元旦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从开始几天的2左右,上

6、升到现在的11.3,最高收视率创下了14”, 由此可见,这一节目的确在杭州本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FS:PAGE目前的传播已经进入到窄播的阶段,面对的观众不再是“大众”而是“小众” ;同时,由于地方电视台在与中央电视台竞争中,更多是处于劣势,这就必然导致地方台通过更为明确的方式划定自己的目标受众,调整节目的编排来提高收视率,应对央视的竞争。在各类资源相对稀缺的地方台,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加强节目的本土化、本地化。电视节目的本土化,就是指节目的编派上更关注本地的实际,这种关注,不仅仅指内容上的关注,也强调一种形式上的关注。而方言节目,正是节目本土化在表现形式上的体现。方言作为一种古老的地域文化,必

7、然与特定地域内的受众有天然的心理上的接近感,也就比普通话更能引起本地受众的共鸣。同时,通过方言播报诸如新闻这种一般意义上比较严肃的信息,使方言的地位通过媒体得以承认并巩固下来,从而使持这种方言的普通受众感觉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得以承认,得到一种对其身份尊重的满足感,因此,该类受众就比较容易产生对这一媒体的认同感,从而更乐意收看这类节目。 (四)方言新闻的节目有其存在的现实土壤 中国新闻类节目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怎样能使新闻节目更吸引受众?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方向到底在哪里?这都是目前困扰业界和理论界的话题。 由于中国国情和现实的需要,新闻媒介依然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深层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宣传工具。从这

8、个角度上来说,新闻报道上内容的突破就只能是“戴着脚镣跳舞” ,不可能放得太开。这也迫使各类新闻节目的改革必须转而向“边缘突破”在“新闻表达方式”上下功夫,以方言播的新闻就这样被地方台推上了“新闻改革”的前台。 目前,大多数的方言播报新闻的节目都采用了更为平民化、大众化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平民化的主持人用讲故事的形式“说”新闻,刻意布置的平民化的演播室,以及大量的flash动画的运用,都体现了这类节目在表达方式上的改革与创新,而这种改革,或许正是中国新闻节目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口。 (五)方言新闻节目有其文化上的价值 方言新闻节目文化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民间文化承传的价值。中华民

9、族几千年来就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不断交流的民族,其地域的广博性、民族的多样性都决定了其文化上的多样性,而各个地区的方言就是这种多样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也许方言播报新闻的节目最终会取消,方言也会最终为普通话所替代,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这类节目就像一个流动的、鲜活的语言文化历史博物馆一样,保留了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对后人了解中国,了解各地域文化提供了鲜活的一个窗口和平台。其二是文化认同建构上的价值。有学者认为,民族是想像的共同体。方言播报新闻节目则为建构一个文化地域想像和文化认同提供了一个有效地途径。语言和文化总是紧密相连的,它既是一种文化得以传播的有效方式,更是这种文化的载体和其表现形式。

10、方言是语言的一种,它与特定的区域范围相联系,表现的是一种更加区域化、更加狭窄范围内的文化,这种文化往往是被区域范围内的普通民众普遍接受的文化,该区域的民众也对承担这类文化的方言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媒介利用方言播报新闻的节目,是对方言的承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其对该方言所表现的区域文化的认同,也就相应的表现了对持该方言的民众的社会身份的认同。这样,有助于方言从强势语言(普通话)的挤压下摆脱出来,避免文化上的同化。这一点,对于一个多民族、并强调文化的多元化的国家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其三是文化颠覆与反抗价值。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将“逐步缩小方言的使用范围

11、” 从文化环境来说,方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艰难和狭窄,处于“在衰亡的过程中” 。按照福柯(Foucaul)的观念,语言与权力密切相关,语言里面出权力,现实是语言的现实,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也就是说,语言是一个充满压迫和斗争的场域。方言类新闻节目看作是一种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颠覆与反抗。以方言播报来替代普通话播报,本身就是对本地域文化这样一种弱势文化的扶持,是对诸如普通话之类的强势文化的抵御与反抗。这是现代社会一种典型的心态,它为普通大众保留了一种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窃窃私语的机会,也为后现代社会中颠覆一切权威包括语言的权威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空间。而这就为此类节目的收视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12、。 FS:PAGE(六)方言新闻节目在其播报的内容上也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目前我国的新闻类节目大都政策性导向性比较强,宣传性是主流媒体的首选内容。这些内容多为比较严肃正统的政治和经济新闻等类的“硬新闻” ,而报道的角度多从工作入手,往往宏大而空泛,与普通人的生活情趣多少存在一些隔膜;可是这些方言播报类的新闻节目在其内容上却有了与以前的新闻节目不同的创新与发展,更多的是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新闻等类的“软新闻”、“民生新闻” 。这些新闻的主角不再是以前新闻节目中的政治家、领导者,而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普通通的社会大众,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他们的问题很多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因

13、而,这类新闻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大众的兴趣与关注。 同时,这些方言播报的新闻的角度更多的是从普通受众的角度出发,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用大众的观念和标准审视新闻,判断新闻的价值。这样,也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民众的共鸣,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二、方言播报新闻节目发展的瓶颈(一)方言类的新闻节目过度扩散会引发受众审美疲劳一种新的节目样式的出现总要经历一个测试周期,我们还不能从方言节目一时的红火看出它未来的命运。从目前方言节目的方兴未艾来看,传者和受者之间是互赢的,因此带来了巨大商机。然而正是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各地方电视台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毫无创意的挪借,有的甚至只是同台其它新闻节目

14、的方言化,这样的节目样式势必会引起受众的审美疲劳。业界人士对此不无担忧:方言节目宜精不宜多。否则特色鲜明的方言节目必定会落得和先前流行过的“益智类”节目一样的下场,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而后又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步入衰亡期。尽管我们可以看到方言新闻节目有着很多传统新闻节目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有自己的比较忠诚的受众,但从目前看,用方言播报新闻的节目形式在其发展前景上,也有很多必须突破的瓶颈和障碍,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二)方言类的新闻节目不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作为特定区域内使用的语言,其使用范围已经被其先天的特性给界定了。也就是说,方言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内的特定文化种类的表现形式,只能在可以了解该语言和该文

15、化的范围内使用,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容易让人误解,得出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 因此,只能在一些能够达到文化自足的城市内推出,例如上海、杭州等地。这样,方言播报新闻类的节目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就会受到限制和阻碍。 同时,如果大量使用方言播报,对普通话的推广作用也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是在诸如广州之类方言原本就占优势的地区,更会严重阻碍普通话的推广与发展。 因此,这就决定了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播出与使用,只能控制在一个仅仅面向特定区域内播出的电视台里,即地、市级等播出范围较小的电视台,而不适合在省级电视台尤其是上星的电视台里播出。同时,即便在特定频道内播出,在方言的使用上一定要做到张弛有度,严

16、格控制方言节目的数量。使用的太多,必将造成庸俗新闻的泛滥。 (三)方言类的新闻节目会流于小气与俗气 语言是思想的家园,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家园。相对封闭的语言空间,会影响人的思维和视野。用方言来交流和传播,人的视野必然只能局限于这样的方言区域。就目前此类新闻节目的内容来看,大多也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内容,近则近矣,但眼界不开阔,也不大气。节目虽有较高的收视率,但铸就的是精细与小气的品质。 方言播报新闻使用的是方言也就是俚语,“说新闻”是用方言来说,而方言在使用上良莠不齐,有很多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方言中的“一些成人话和粗话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影响模仿能力强的孩子们学习普通话”。 另外,有些主持人在对方言的使用上,也存在某些误区。方言的使用,是为了拉近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得到受众的认同。但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