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中和反应 习题精选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4836852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和碱中和反应 习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酸和碱中和反应 习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酸和碱中和反应 习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酸和碱中和反应 习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酸和碱中和反应 习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和碱中和反应 习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和碱中和反应 习题精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酸和碱中和反应 习题精选( 一)1欣江同学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测出了从家中带来的某些物质的pH:物质醋肥皂水食盐水牙膏pH31079(1)上述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_、_。(2)马蜂的蜂毒是酸性的,若你被马蜂蜇了,宜用上述物质中的_涂在皮肤上,理由是 。2洗涤有油污的物品,Na2CO3溶液要比水的去油污效果好。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请回答:(1)用pH试纸测溶液pH的具体操作是 。(2)发现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弱和溶液的浓度及温度有关,采用以下四个实验步骤来研究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弱和溶液温度、浓度变化的关系。请简要写出第二、三的实验步骤(不必写实验所涉及的仪器)第一步:分别配制

2、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的Na2CO3溶液;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得出结论。3根据200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南京市公布的2001年环境质量公报,与2000年相比,南京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上升6.9,全市酸雨总发生频率为30.8,比上一年升高7.5个百分点,全市降雨平均酸性略强于上一年。(1)二氧化硫主要来自 。 (2)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以采用_试纸。(3)下列控制酸雨的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_a使用脱硫煤 b加高工厂的烟囱 c用废碱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4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的功能,其化学性质与硫相似。硒的元素符号为Se,相对原

3、子质量为79,对应的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2SeO4。(1)这种酸应读作_。 (2)H2Se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3)H2SeO4中Se元素的化合价为_。5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除去。(括号中是混入的杂质)物质需加入的试剂有关化学方程式HNO3(H2SO4)Cu粉(Zn粉)AgNO3(Ag2CO3)NaCl(Na2CO3)酸和碱中和反应 习题精选(二)一、选择题(共50分)1下列物质是由金属和稀盐酸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4、)AFeCl3BAlCl3CCuCl2DAgCl2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FeSO4BCuOCuCl2CCaCO3CO2DAgNO3AgCl3要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HClBCaCl2CCu(OH)2DCa(OH)24失去标签的氢氧化钠、食盐和盐酸三瓶无色溶液,可用一种试剂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硝酸银溶液D氯化钡溶液5下列气体可用氢氧化钠作干燥剂的是( )AH2BCO2CSO2DHCl6下列物质既能和铁反应又能和铜反应的是( )A稀硫酸BAgClCZnSO4DAgNO3溶液7将下列试剂分别加入到氢氧

5、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和稀硫酸中,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KCl溶液BNa2CO3溶液C石蕊试液DCuCl2溶液8现有:pH试纸酚酞试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蕊试液,均能够用来鉴别稀硫酸、纯水、澄清石灰水的一组试剂是( )ABCD9要将Na2CO3,AgNO3,H2SO4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可选用的试剂是( )A Ba(NO3)2溶液B Na2SO4溶液CKCl溶液D稀盐酸10将下列不同pH的各组溶液混合,得到溶液的pH可能为7的是( )ApH=3 pH=4BpH=11 pH=7CpH=6 pH=8DpH=0 pH=511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适量水中,可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C

6、uSO4、H2SO4、NaClB KOH、FeCl3、CuSO4C KOH、NaCl、H2SO4D HCl、HNO3、AgNO312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能够达到除掉杂志目的的是( )A NaOH中混有少量Na2CO3B Na2SO4中混有少量CaCO3C铜粉中混有少量铁屑D KNO3中混有少量KOH13下列各组试剂中可用来制硫酸铁的是( )A Fe+H2SO4B Fe(OH)2+H2SO4C FeCl3+Na2SO4D Fe2O3+H2SO414下列物质分别与100g36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 MgB MgOC Mg(OH)2D Mg

7、CO315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直接值得的是( )A硫酸锌B硫酸镁C硫酸铁D硫酸铝16向NaCl,NaOH, Na2CO3和Na2SO4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都能生成化合物M,则M是( )A Ca(NO3)2B NaNO3C HNO3D Ba(NO3)217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Ba(OH)2NaOH CuOCu(OH)2HNO3HCl SO2Na2SO3ABCD只有18下列四种物质中,其中有一种物质能和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 )A石灰石B烧碱溶液C硝酸银溶液D稀盐酸19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Cl、AgNO3、K2SO4

8、B KOH、NaNO3、H2SO4C Ba(OH)2、NaCl、CuSO4D KNO3、MgCl2、ZnSO420往56g混有铜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A大于02gB等于02gC小于02gD无法确定21把一定质量的锌和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参加反应的锌和镁的质量比是( )A11B2465C6524D无法确定2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284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A

9、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3要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HCl,加入过量下列物质,其中最合理的是( )A CaCO3B Ca(OH)2C CaOD AgNO324检验一瓶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下列不能作为检验用的试剂是( )A澄清石灰水B氢氧化钡溶液C氯化钙溶液D酚酞试液25将少量下列物质加入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充分搅拌后能使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是( )A氢氧化钠B银片C锌粒D无水硫酸铜二、填空题(共22分)26(本题2分,每空1分)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加入盐酸,反应停止后过滤,取少量滤渣,加入盐酸,仍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_,滤液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

10、(填:“化学式”)_。27(本题1分)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而X,Z则不能,又如X能从Z的盐溶液中置换出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28(本题3分)如下图所示,甲、乙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石灰水的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固体存在。若向试管外盛水的烧杯中加入浓硫酸,请分析推断产生的现象和原因。29(本题4分,每空1分)如下图所示是测定植物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A瓶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30(本题5分,每个化学方程式1分)用石灰石、水、盐酸、纯碱、氧化铜五种物质来制取NaOH, Cu(OH)

11、2,写出制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产物可利用)(1)制NaOH_;(2)制Cu(OH)2_。31(本题4分,第一、三空1分,第二空2分)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CaCO3, KMnO4, BaCl2, KCl, 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取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将固体混合物投入水中,搅拌后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2)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一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的是_一定不存在的是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_。32(本题3分,每空1分)有A,B,C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在溶液中,三者之间可发生如下反应:(1)A+B钠盐+

12、水+二氧化碳(2)A+C盐+碱(3)B+C盐+水反应(2)生成的盐溶于稀硝酸,反应(3)生成的盐不溶于稀硝酸,则A,B,C三种物质的名称分别是_、_、_。三、实验简答题(本题22分)33(本题6分,(1)题每空1分,(2)题3分)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请你对这两种溶液进行鉴别。(1)鉴别它们的三种不同方法是(只写试剂名称)_、_、_。(2)简述其中的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和结论) 。34(本题16分,(1)题每空1分;(2)题第一空1分,第二空3分;(3)题每一空1分,第二空3分;(4)题每空1分)实验室用铁、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1)写出上述两个方案每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方案一 , ;方案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