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529114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周宁县教师进修学校叶润身新课程实施以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正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怎样将理念落实到教学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则远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广大小语教师都在苦苦探索,怎样才能有效地落实课改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校本教研中重点研究并实施“弹性施教,有效指导”的教学模式,落实“大语文”的教育观念,致力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有效性,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文本研读有效教育的基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倡的“吃透教材”到现在的“用教材教”,一脉相承地指出了文本研读的重要。遗憾的是,由于诸多主客观的原因,文本研读并没有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大家总习惯于照搬教学参考书,“唯教参

2、云亦云”。几年来,我们大力提倡老师们研读文本。文本研读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二是文本语言文字运用。平时人们注意前者比较多,因为教学用书所制定的教学目的一般都围绕思想教育,对课文的思想内容也都有详尽的介绍。但是对课文语言却很少涉及。长期下来,大家养成习惯:教学目的照抄教参,课堂教学梳理课文内容。但是,即使教参制定的教育目标也不是绝正准确。比如课文老山羊和狼,按教参的说法:像狼一样的恶人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说,恶人的本质真的永远不变吗,这观点是不是太绝对化了呢,悲惨世界中的沙威不就是一个像狼一样的恶人吗,最后不是被感化而改变了吗?教材中此类绝对片面的观点还有,小孩子看问题本来比较

3、肤浅片面,再加强化后果堪忧。研读文本更重要的应研究课文语言形式,如字词句材料的理解、语言结构的剖析、语言节奏的感受、言语表达形式的习得等。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最近一位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第一次,她引导学生和地球母亲对话,赞美“母亲”的美丽,听“母亲”控诉人类的破坏,最后得出人类是罪魁祸首。这明显背离了文本意图。问题出在哪呢?我们再次研读课文,作者为什么用了三个“如果”?原来,“资源枯竭”还没有成为最终的现实。说“如果不加节制地开发,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必将加速”指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它与“如果”搭配是假设是警示,振耳发聩,正说明作者遣词造

4、句的准确。找准了文中的语言训练点,第二次教学时砍去了华而不实的教学环节,重点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语言,学习作者怎样介绍地球知识,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学生不但习得语言,而且接触到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文本研读还要注意把握整体。王崧舟老师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段“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天怎么蓝,空气怎么清新。很多老师要求学生读出美的感觉,是不对的。为什么?他们忽略了“早先有过”四个字。从整篇文章看,这美好已是过去,早已成为记忆和悲凉的怀念,你怎么还在美的享受之中呢!有条件的老师,还可以将课文与原作对照。一个老师上月光启蒙一课,原来将重点锁定“表现母爱”。经过研读原作,

5、反复研究编者为什么将月光母亲改为月光启蒙?还删去了最动人的一段话“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最后,他将启蒙的经过和内容定为学习重点,课堂中歌颂母爱的情感戏少了,但语言学习的内容多了,整节课显得平实而又扎实。当然,教师还要站在孩子的位置诵读文本,而且研读的收获并不一需要全盘交给学生,而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教。二、弹性施教有效教育的保证理想的阅读教学,应当是师生共同亲近文本,主动地习得语言学习表达的一个动态过程。然而,

6、现实的课堂教学并不理想。问题出在哪里呢?我颇为认同刘仁增老师的看法,许多课重“文”轻“语”,得“意”忘“言”。要彻底改变语文课不姓“语”的弊病,非得下决心改革课堂教学不可。几年来,我县语文教师研究“弹性施教,有效指导”的课堂教学,取得一定成效。所谓“弹性施教,有效指导”就是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点实施灵活而有效的指导。课改之初,我们将“生成”看得很神秘,认为“生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后,发现生成是课堂动态过程的本质特征,生成点随时存在,就看老师能否抓住机会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郑文英老师上小露珠一课,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

7、说。”“早哇,小露珠。小青蛙说。”好几个学生说第一句好,只有一个学生说第二句好,如果是没经验的老师,可能忽略了这个学生。但郑老师及时抓住这个生成点,让学生进行比较,得出第二句的优点是简单明了。同是这节课,有个学生读这句话时漏掉了小青蛙前面那“的”字,郑老师微笑着追问:“怎样的小青蛙呀?”她故意将“的”字读音拖长,学生立刻明白了:“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这样见机指导是否比“注意别读漏字。”的提醒更有效?学生改正了错误,提高了朗读能力、感受到“怎样的什么”的语句结构图式,一举而三得。再比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常见的训练环节,但是年复一年,学生就是没有进步。三年级掌声一课,概括课文内容,第一个学生

8、说得很详细,教师评价“很好!谁能说得比他简单些?”第二个学生仍然就着课文内容说,老师再评价:“真棒,谁能说得比他更好?”就这样连叫四五位同学,答案差不多,白白浪费时间。张碧丹老师上这节课,第一位学生概括以后,教师立即将他的答案看作生成点进行指导:“你说的很详细。我从你的概括中听出来你讲到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谁能用一句话将四个内容全说出来?”第二个同学的概括就简洁多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就这样在教师到位的有效的指导中得到了发展。课改以来,不少老师追求课堂形式多样、气氛热烈。我们对此保持了冷静的态度。有一次上镜泊湖奇观一课,第一次试上时,老师问:“谁知道哪些风景名胜区?”九个学生此起彼伏:“九龙

9、漈”“鲤鱼溪”“白水洋”老师满意地说:“很好”我们觉得课堂虽然热闹但是只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四年级的学生还只是用词语回答问题,语言怎能得到发展。第二次,老师问:“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跟谁去哪里玩过啊?”“有,上个星期天,我和刘明去鲤鱼溪玩,看到很多鲤鱼。”“你的回答中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样四素俱全的话写具体就是一篇作文啊。还有谁要说?”这一次,虽然只有两位同学回答,课堂远不如第一次热闹,但是学生经历了有效的语言实践,他们还知道了作文和句子之间关系原来这么密切,作文并不可怕。教师则明白了自己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以前老是怪学生学不好,原来主要原因是自己指导不到位所致啊。当然,要实现有效指

10、导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具备比较扎实的语文功底和教学机智。请看贾志敏老师指导学生写校园一角的反馈环节。生:我写“喷水池”。在我们校园的西北角,有一个喷水池师:点出喷水池的位置。生:喷水池呈梅花形师:写出了喷水池的形状。生:许多高低不平的假山耸立在里边师:马路可以说“高低不平”,假山也能这么用吗?这四个字中只须换一个字就行了。另外,“耸立”用在这里也不妥。生:高矮不平。师:不对。生:高底不一。师:比原来好一些,但还是不贴切。生:高低不等。师:对。一字之差,意思迥异。这样写显出假山的变化。把“许多”删去,“耸立”改成“竖立”。试想,贾老师如果没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敏锐的语感,能随机进行如此有效的指导吗

11、。下面是我县实小一年级识字课的片断。生:老师,课文“一”的读音怎么和生字的注音不一样?师:你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这个“一”字呀很调皮,它在不同的地方读音会变呢。请看(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三行板书:一、二、三,我说一,你说一;一个人,算一算;猜一猜,玩一玩,在一起)生:(轻声读、讨论,有的人发现“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读音)师:有什么发现吗?生:(高兴地)我发现“一”字在第四声前面读“y”,在其他声调前面读“y”教师很敏锐地将一个看似寻常的问题信手拈来妙手生成,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一”字变调的规律。由于重视学习名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有效的指导艺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我县的语文课以“平实自然”的风

12、格得到普遍认可,多次在市内赛课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三、生活学习有效教育的根本这里讲的生活学习即“大语文教育”。因为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每个人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所以我称之为生活学习。如果将生活中的语文学习同课堂学习加以比较还发现,它比课堂课堂学习有效得多。从空间看,生活学习以社会为课堂,因而范围大;从时间说,人只要进行语言交流,无时无刻不是在学语文与用语文,因而无所不在;从内容讲,生活学习包含了人整个社会生活和言语实践,因而丰富多彩;从形式论,不但有听、说、读、写、思,而且有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因而灵活多样。需要说明的是

13、,“生活学习”不只是读几本课外书,而是要达到语文学习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融为一体。如果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成为有意无意的语文学习课堂,那该是怎样理想的局面啊!我的外孙是个小学生,喜欢语文,成绩较好,曾5次获得市级以上演讲、说故事比赛一等奖,参加“知荣辱树新风”故事比赛获全省第一名全国第四名。经常有人问我怎样教的他,其实我从未刻意教他读书作文。主要是几任语文教师重视培养孩子课外学习的兴趣,家庭氛围也较好。他的阅读面广,不但看寓言童话,也读名著。三四岁时喜欢唱好汉歌、看水浒电视剧,随后引导他接触水浒传。因为他喜欢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玩三国游戏,我又给他买了三国演义。傍晚散步时我们玩游戏猜梁山英雄

14、的名字,我背诵诸葛亮的出师表他评价我“不熟悉”的三国人物;外出游玩关注有趣的对联、漂亮的广告进城的路边竖着宾馆的广告牌子:豪华地段,优质服务。我们就讨论这广告语好吗,他思考再三觉得“豪华”应该换成“繁华”。这些不正是语文学习吗,但是孩子并不觉得负担,我以为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收获更大。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翟京华老师身在学校心系广阔的语文“课堂”,红楼梦热播时,她想方设法和学生聊红楼、评人物,无形中将语文学习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于永正老师为了能够和学生讨论“UFO”而学习飞碟研究,他在“家庭教育”学习班中与家长探讨怎样进行智力投资,他逛书店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书讯,他班学生有买书热、读书热、背书热。我县广大语文老师在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和实际工作。九十年代的“四三二一”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每学期办四期手抄报,十几年来竞成为全县中小学一项雷打不动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嗣后陆续开展的“生活与习作”“生活与阅读”“弹性认字”等课题研究,都将着眼点放在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结合上,促进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融合,重视拓宽学习的渠道,重视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养成。成果十分显著。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断研究实践,目的非常明确: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