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4217081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生动数学教学课堂【摘 要】:在新课程模式背景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已成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效合理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为知识载体,在多彩的知识传授途径中充分协调学生的生理器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现在教育技术带来的愉悦感,极大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实质性的作用。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从创造情境、展现过程、变枯燥为形象三方面入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三个效果进行详细分析,深刻阐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对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兴奋、愉悦、

2、渴求上进状态起到的作用。【关 键 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生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其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已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生动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现代信息技术数学课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优化了教学过程,

3、让教学课堂更加生动、高效。一、创造情境,激活感官,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充分运用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形象化数学教学中的信息通道。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1、创造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乐学的欲望。例如: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首先,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内在求知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工具动手作一个任意等腰

4、三角形,画出底上的中线、高线和顶角平分线,并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拖动顶点,观察在三线的长度发生变化时,点的位置所发生的变化(学生很直观地就会发现、互相重合),再与学生交流结果,启发学生从实验结果中去寻找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最终形成感性认识。这种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和计算功能,构造动态数学模型和数据图表,可以动态的保持给定的几何关系,便于学生自行动手在变化的图形中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老师利用动画功能制作课件,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在感性认识上已确定无疑了。剩下问题,如何利用学过知识从理论去论证。分组讨论,探索证明途径,在这个过程中,

5、教师可适时点拨,引出辅助线概念,学生完成分析证明过程。在以上过程中,以几何画板为工具,让学生动于实践,亲自操作经历了知识的生成和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必然是深刻的、牢固的。几何画板所创造的学习过程的快捷、形象、生动性必然会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2、创造应用情境。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知识的获得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是在不断的运用中提升的,然而在常规教学由于受到空间、时间等限制,无法有效的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1。而信息技术教学媒体却具备这样的长处,通过创设丰富的虚拟应用情境,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的现实世

6、界,通过对方法和策略的思考及实践操作的想象,收到培养应用能力的效果。如在教学一次函数复习课中,给出顾客乘坐出租车的图像,让学生求出解析式,并问,你若乘坐3千米,花多少钱;给你18元,乘坐多少千米;乘机举一反三,生活中的个人工资所得税、乘飞机的行李费、电费等问题。由于信息技术演示具有“复原”功能,因而这种练习可以不断重复,练习效果不断强化。借助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让教材“活起来”。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

7、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3、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大都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进而提高了学习主动性2。二、展现过程,举一反三,提高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将会运用到大量的思维思考,是培养思维

8、基础和关键。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的思考能力有限。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是老师唱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得很吃力,学生不但记不住或记不牢,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厌学情绪,低效率的学习过程教学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思维运用能力2。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展现运算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产生、形成过程,把思维的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利用生动的画面把由圆转变为长方形的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半径与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从而更容易地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的安排,学生

9、既容易理解掌握知识,也能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多媒体技术,空间化展现运算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空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对于立体图形、计量单位等知识来说,学生是否能建立起相应的空间观念是致关重要的。如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时,用动画、闪亮等方式来演示这三种线的特征,学生对于是否有端 点、是否能延长、是否能测量这些知识就能在脑海中形成较清晰的空间观念,这些对于传统的直观教具来说是难以呈现的。这样既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使学生突破了现实的局限,能在脑中展开发散思维,建立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又渗透了“无限”的思想。 三、变枯燥为形象,激发潜能,提高创造能力

10、数学课是一门枯燥、空洞、无味、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提高的课程,有了信息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声、形、画来激发学生的器官,使学生对新学的内容充分注意,激发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使讲解更直观、更清晰、更具吸引力,不仅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和轻松,还加深了理解。例如,学习二次函数图象这一节课时,对于yax2 、 yax2+k 、 ya(x-h)2+k的三者图象关系,如果一个个逐个作出图象,需要时间多,效率又低;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师生就可从图形的动态中,分析它的发生和变化过程,能在短时间内由学生有目的的选择较多的函数图象演变的规律,发现归纳出它的有关性质,还学会

11、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如,在因式分解教学中,传统做法只是进行式子运算,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我运用计算机的FLASH,设计一些互动类的题目,先让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做对了,电脑会给出答案并显示一些鼓励的话;做错了,会提示是否重做或查看答案的选择;然后,教师再次使用电脑演示刚才的计算过程,在演示过程中,着重闪烁其中的关键点,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因分式解的变化过程;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下解决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4、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信息量更大,更直观、形象,易被学生理解传统数学教学

12、中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能力,一味注重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让学生经历探究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合作交流”。因此,学生认为数学是高深莫测、枯燥乏味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把信息技术引进数学课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整广泛应用,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Power Point”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和“Flash”制作动画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种媒体技术,以其声音、图象、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学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主突破教学难点。教师

13、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按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从过去的“听数学”被动的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现在的“研究者”,可以自己去发现探索知识。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利用“”进行“”点游戏。在游戏中,计算机自动出示张牌,我们可以通过鼠标拖动各张牌,病添加“、”和括号进行计算,计算机除了给出评判外,还可以列出所有的解法,大大提高了学生训练的效果。再如,学

14、生在学习二次函数时,运用画图、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较为直观的表现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交点、性质以及平移等知识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同时,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制成很多情景交融,形象逼真的课件。它使学生接受知识更便捷,获得知识更迅速,从而激发创造潜能。例如:在教“圆的认识”中,利用动画,大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小汽车行驶的画面,汽车的轱辘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方的有的是三角形的。学生看到这个画面觉得新奇,心里马上产生疑问: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车轱辘都是圆的呢?车轱辘不是圆的会怎么样

15、呢?教师趁机可以让学生讨论一番,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播放演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总而言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仍然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为教学服务的,运用它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千万不能为赶“时髦”,而让计算机替代了“人”的作用,否则就成为了人机对话,而失去了师生互动,这样情感沟通的确实,必然带来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作为教者,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辅以各种先进手段,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化的实现电教设备的优势,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 顾长明.运用信息技术 提升数学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2)【2】 何伟坚.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09(15)【3】 叶加淦.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1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