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61354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走进芦笛岩,你就走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神话世界。B . 在深海中有许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可理喻的。C . 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 , 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D . 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担心绝不是杞人忧天。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B . 我们清晰地听到小溪里潺潺的水声和粼粼的波纹。C .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

2、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D . 中山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_”(欧阳修卖油翁) (3)诗中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的诗句是:_,_。(王维竹里馆)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木兰诗) (5)默写韩愈的晚春。 _,_。_,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出)泰兴古

3、银杏公园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护最好的古银杏群落。延绵的古银杏树青郁cng lng_,犹如华盖云集,形成了独特的银杏森林风景。在这里,四季景色各有千秋:春季嫩枝照绿,入夏nng yn_遮日,秋天金果累累,寒冬银枝傲天。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请你结合下面图片上的信息,向同学们介绍说明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去向。要求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120字)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4、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 偶得

5、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一狼洞其中_ 再就枕将寐_(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B . 久之 , 目似瞑/犬阻之 , 不使前也C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学而不思则罔D . 将啮其喉/其一犬坐于前(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_的共同特征,最后的下场都是被人类杀掉。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像上述两只狼一样的敌人,我们应该_。 (6)(甲)(乙)两文都以反问结尾,但是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却有所不同,请结合文章加以

6、解说。 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节选)【乙】初至涧底,芳叔急于出峡,坐待峡口,不复入。余独缘涧石而进,踞潭边石上,仰视双瀑从空夭矫 , 崖石上覆如瓮口。旭日正在崖端,与颓波突浪,掩晕流辉。俯仰应接,不能舍去。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之穷。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断磴间 , 乱流而渡,

7、可以攀跻。(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节选)【注】夭矫:层曲。危矶:水边突出之石。磴:石阶。(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水尤清冽 清冽:_往来翕忽 翕忽:_余独缘涧石而进 缘:_涧右之路已穷 穷:_(2)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断磴间B . 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断磴间C . 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断磴间D . 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断磴间(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坐待峡口,不复人。(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水,指出【甲】文侧面写水的句子,并说说它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找出【乙】文正面描写水的句子,并

8、说说它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烽火台的诉说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静享;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竞争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

9、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蒋来接应,同御外敌。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故事片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一笑,可美人一直无动于(zhng)。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建有20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为壮观。附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这些年为,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王后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

10、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昏庸的幽王居然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其下场我们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此终结。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

11、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南朝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这些都是当时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据汉书记载 , 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今甘肃省)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

12、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取材于陈芳烈的作品)(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并解释这个词语。 无动于zhng_释义:_。(2)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我国“烽火通信”方式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 (3)第段和第段中两个划线的词语分别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加以分析。 悄悄告诉:_。据汉书记载:_。(4)第段和第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结合其内容加以分析。 (5)作者在说明过程中或讲述故事,或引用诗句,请任选一个方面,举例分析其作用。 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

13、舍先生汪曾祺北京东城道兹府丰盛胡同有一座小院。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挈青亲自莳弄的。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

14、,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要求画卷心的芭蕉。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