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相关实施方案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23681056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相关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相关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相关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相关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相关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相关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相关实施方案(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9 2020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 实施方案 一 试验目的 为客观 公正 科学地评价新育成小麦品种的丰产性 稳 产性 适应性 抗逆性 品质及其利用价值 鉴定品种的适宜 种植区域 为国家品种审定提供依据 根据 主要农作物品种 审定办法 有关规定 制定本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实施方 案 二 试验组别 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分别在西南冬麦区 长江中下游冬麦 区 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组织开展 试验设长江上游冬麦 组 长江中下游冬麦组 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 黄淮冬麦区 北片水地组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 黄淮冬麦区旱薄组 北部冬 麦区水地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等 8 个区组 分别由四川

2、省农 科院作物所等 5 个单位主持 伍玲等 6 位同志负责 各试验组 别 主持单位和主持人详见表 三 参试品种及承试单位 本年度共安排试验 36 组 参试品种 380 个次 含对照 下 同 试验点次 675 个 其中 区域试验 19 组 参试品种 282 个次 试验点次 406 个 生产试验 17 组 参试品种 98 个次 试验点次269个 参试品种和承试单位详见表 1 15 3 四 试验设计 一 区域试验 一 区域试验 参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不能按方案中各品种序号的 顺序排列 3 次重复 小区面积 0 02 亩 全区收获 设置优质 对照的组别 优质对照品种不进行产量汇总 只作为品质对照

3、除品质分析供样试点 承试单位中带 的单位 在同一地块种植 一小区供品质分析取样外 其他试点均不种植优质对照品种 另外 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设置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设置 2 个节水试验点和个节水试验点和 1 个节肥个节肥 试验点 探索鉴定品种的节水试验点 探索鉴定品种的节水 节肥特性 试验数据单独汇总 节肥特性 试验数据单独汇总 二 生产试验 二 生产试验 参试品种顺序排列 设 2 次重复 对照品种为当地主栽品 种 小区面积不小于 150 平方米 全区收获 五 抗性鉴定 一 抗病性鉴定 一 抗病性鉴定 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抗病性鉴定 采用接种鉴定 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相结合的方式 由中国农科

4、院植保所出具 综合抗病性鉴定报告 根据年会决议 如果参试品种区试两年根据年会决议 如果参试品种区试两年 的条锈病和赤霉病鉴定结果相差两个等级以上的 可以申请再的条锈病和赤霉病鉴定结果相差两个等级以上的 可以申请再 次鉴定 次鉴定 总负责人 陈万权 联系人 刘太国 地址 北京市 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南2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邮政编码 100193 联系电话 15001069069 各试验组别病害鉴定对象 4 长江上游冬麦组 条锈病 叶锈病 赤霉病和白粉病 长江中下游冬麦组 条锈病 叶锈病 赤霉病 白粉病和 纹枯病 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 条锈病 叶锈病 赤霉病 白粉 病和纹枯病 黄淮冬麦

5、区北片水地组 条锈病 叶锈病 赤霉病 白粉 病和纹枯病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 旱薄组 条锈病 叶锈病 白粉病和 黄矮病 北部冬麦区水地组 条锈病 叶锈病和白粉病 北部冬麦区旱地组 条锈病 叶锈病 白粉病和黄矮病 具体抗病性鉴定方案见附件具体抗病性鉴定方案见附件 2 二 抗旱性鉴定 二 抗旱性鉴定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 旱薄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参加区域 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抗旱性鉴定 抗旱性鉴定由洛阳农林科学 院承担 负责人 杨子光 联系人 孟丽梅 地址 河南省洛 阳市洛龙区农科路 邮政编码 471022 联系电话 18537988157 三 抗寒性鉴定 三 抗寒性鉴定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 黄淮冬麦区旱薄组

6、 北部冬麦区水地 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 黄淮冬麦区北片 水地组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抗寒性鉴定 河北遵化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承担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 5 组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和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参试品种田间抗寒 性鉴定 地址 河北省遵化市东新庄镇兴隆店 邮政编码 064209 负责人 刘继印 联系人 李瑞杰 联系电话 0315 6664501 15930548300 山西农业大学承担黄淮冬麦区北 片水地组参试品种田间抗寒性鉴定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 县铭贤南路 1 号 邮政编码 030801 负责人 高志强 郭杰 联系人 郭杰 联系电话 18935469767

7、 北京市延庆县种子管 理站承担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参试品种田间 抗寒性鉴定 地址 北京市延庆县京张路口东农业技术推广站 院内 邮政编码 102100 联系人 侯淑敏 联系电话 010 69184167 六 品质检测 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品质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容 重 蛋白质含量 湿面筋含量 吸水率 面团稳定时间 最大 拉伸阻力和拉伸面积 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北 京 承担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 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 黄 淮冬麦区旱肥组 黄淮冬麦区旱薄组 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和北 部冬麦区旱地组等 6 个区组参试品种的品质检测 负责人 王 步军 联系人 胡学旭 地址 北京市

8、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12 号 邮政编码 100081 联系电话 010 82108625 82109620 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 承担长江 上游冬麦组和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参试品种的品质检测 负责人 6 张瑞英 联系人 戴常军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 368 号 邮政编码 150086 联系电话 0451 86617248 86668752 七 DNA 指纹检测 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DNA指纹检测 以监测品种的真实性和与现有品种是否有明显区别 北京杂交 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 黄淮冬麦 区北片水地组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 黄淮冬麦区旱薄

9、组 北部 冬麦区水地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等 6 个区组参试品种的 DNA 指纹检测 负责人 赵昌平 刘丽华 联系人 刘阳娜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 9 号 邮政编码 100097 联系电话 010 51503966 51503767 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 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 承担长江上游冬麦组和长江中下 游冬麦组 2 个区组参试品种的 DNA 指纹检测 负责人 张瑞 英 联系人 关海涛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 368 号 邮政编码 150086 联系电话 0451 86617411 86668752 八 冬春性鉴定 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和黄淮冬麦区 旱薄

10、组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冬春性鉴定 冬春性鉴定 由洛阳农林科学院承担 负责人 杨子光 联系人 孙军伟 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农科路 邮政编码 471022 联系 电话 13698890781 7 九 节水鉴定 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节水 鉴定 节水鉴定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承担 负 责人 张文英 地址 河北省衡水市胜利东路 1966 号 邮政编 码 053000 联系电话 13831877212 九 转基因成分检测 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品种同年由资质单位进行转 基因成分检测 十 试验要求 一 供种 一 供种 1 种子质量及供种要求

11、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种用标准 种子未经包衣处理 用结实的包装物包装 包装内外标注品种 名称 参试组别 供种单位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抗性鉴定 DNA 指纹检测 冬春性鉴定 转基因成分检测和标准样品等用 种均要与试验用种一致 品种选育单位必须对其提供种子样品 的真实性负责 一旦查实提供不真实种子样品的 须承担因提 供虚假样品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2 种子数量 1 田间试验用种 田间试验用种 品种选育单位在区试主持单位指定 日期前按照试验方案规定的参试品种 含对照 供种 每试点 每品种供种量 区域试验不低于 1 5 公斤 生产试验不低于 8 0 公斤 并提供种子发芽率 千粒重等技术数据 长江上游冬麦

12、 8 组 长江中下游冬麦组 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 黄淮冬麦区 北片水地组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 黄淮冬麦区旱薄组 北部冬 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参试品种种子统一寄送到区试 主持单位 由区试主持单位分样寄送到各试点和检测单位 北 部冬麦区水地组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品种由供种单位取 30 克种子样品寄到区试主持单位留样 2 抗性鉴定 抗性鉴定 DNA 指纹检测 冬春性鉴定 节水鉴定指纹检测 冬春性鉴定 节水鉴定 用种 用种 品种选育单位在区试主持单位指定日期前将鉴定检测用 种和试验用种一起寄到本组指定试点 承担单位中带 的单位 各区组指定试点需供种量见表 由该指定试点从试验用种中 分出相应数

13、量的抗性鉴定 DNA 指纹检测 冬春性鉴定用种统 一寄到相应的负责鉴定 检测的单位 DNA 指纹检测用种一式 两份各 0 5 公斤分别寄送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 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 3 转基因成分检测用种 转基因成分检测用种 品种选育单位在指定日期前 将 1 公斤转基因成分检测用种和试验用种一起寄到本组指定试 点 承担单位中带 的单位 由该指定试点从试验用种中分出 相应数量的转基因成分检测用种统一寄到 DNA 指纹检测单位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系人 刘阳娜 地址 北 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 9 号 邮政编码 100097 联系 电话 010 5

14、1503966 51503767 由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将转基因成分检测用种收齐后再提交转基因成分检测单 9 位 表表 各区组指定试点各区组指定试点需需供种量 单位 公斤 供种量 单位 公斤 试验组别试验组别 区试区试 抗病抗病 抗旱抗旱 抗寒抗寒 DNA 检测检测 冬春冬春 性性 转基转基 因因 合计合计 长江上游冬麦组 长江中 下游冬麦组 1 5 0 5 1 0 1 0 4 0 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 1 5 0 5 1 0 0 5 1 0 4 5 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 1 5 0 5 1 0 1 0 1 0 5 0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 旱薄 组 1 5 0 5 0 5 1 0 1

15、0 0 5 1 0 6 0 北部冬麦区旱地组 1 5 0 5 0 5 1 0 1 0 1 0 5 5 北部冬麦区水地组 1 5 0 5 1 0 1 0 1 0 5 0 4 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 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由育种单位将每品 种种子 3 公斤寄到 DNA 指纹检测单位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作为该品种的标准种子样品进行保存 每品种分成 3 个独立包装 每个包装的具体数量要求如下 1 5 公斤 1 公斤 和 0 5 公斤 包装物应结实牢固 包装物内外标注品种名称 参试组别 选育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二 品质检测供样 二 品质检测供样 由相应试点供样 承试单位中带 的单位从当年区域试验收

16、 获种子中提供样品 包括对照种 要求各点及时收获 挂起风 干 保管好种子 确保品质检测种子质量 主持单位和有关省 区 市 种子站负责督促试点邮寄种子 每品种每点供种 1 公斤 种子寄到相应的品质检测单位 种子在以下规定时间之 前用特快专递特快专递寄出 长江上游冬麦组 6 月 20 日 长江中下游 冬麦组 6 月 25 日 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 黄淮冬麦区北片水 地组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和黄淮冬麦区旱薄组 7 月 5 日 北部 冬麦区水地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 7 月 15 日 寄种时应使用结 10 实的包装物牢固包装 包装物内外同时加注试验组别 试点名 称 品种名称 收获时间标签 收获期遇雨的试点在应特别注 明 其他要求由品质检测单位另行通知 三 试验地选择及试验管理 三 试验地选择及试验管理 选择土壤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的地块 播期和行距配制按 当地生产实际确定 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 试验 管理应及时施肥 排灌 旱地组除外 治虫 中耕除草 但不 应对病害进行药剂防治 不应使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应保 证同一试点各品种 各重复间的各项管理措施一致 包括播期 密度 施肥量与方法等 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